学术投稿

中药西红花指纹图谱研究

李彬;周素娣;周锦祥

关键词:西红花,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摘要: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上海、浙江、江苏三大产地的药材进行全面质量考察.方法采用ShimadzuVP-ODS柱(150mm× 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55:45),流速1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440nm.结果 10批西红花药材得到的色谱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5.结论本文可提供清晰的HPLC指纹图谱,图谱特征性及专属性强,可结合含量测定用于全面控制药材质量,确保每批产品的稳定性.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降血糖机制的研究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与日俱增,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癌症之后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我国糖尿病患者约4000万人,是糖尿病患者多的国家之一.

    作者:王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HPLC测定无极膏中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无极膏中的丙酸倍氯米松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结果线性范围在5.14~11.98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84%.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有效地控制无极膏的质量.

    作者:陈振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我院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研究我院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04年1月~12月消耗的所有该类药物的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用药金额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药物,口服用药物、外用药物的用药频度分别为46142.50、69004.60、988;用药频度居前4位的分别是:诺氟沙星胶囊、洛类沙星针、环丙沙星片、洛类沙星片,日均费用高的为加替沙星针,低的为诺氟沙星胶囊.结论我院用该类药物基本合理,国产药占主流地位.

    作者:丁跃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西索米星生产培养基优化

    在西索米星发酵与生产过程中,培养基组份品质、培养基配比极大地影响菌体生产与产抗能力.我们对西索米星发酵主氮源黄豆饼粉加工方法进行考察,发现采用热榨黄豆饼粉的稳定性优于冷榨黄豆饼粉;应用均匀设计优化发酵培养基也取得好效果.

    作者:黄启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温经化瘀合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制定温经化瘀合剂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当归和益母草,用HPLC法测定阿魏酸的含量.结果定性定量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结论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温经化瘀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叶宓曚;俞索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酚氯伪麻缓释片中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的HPLC测定

    目的拟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酚氯伪麻缓释片中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前处理方法:取血浆0.5mL,加20%高氯酸100μL,涡旋离心取上清液,供HPLC/UV分析.色谱柱:PhenomenexLunaC18(150mm×4.6mmID);流动相:甲醇:水=H:86;检测波长271nm.结果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在0.2~20.0μg·mL-1范围,色谱响应线性关系良好,r=0.9994.低检测限为0.1μg·mL-1;低、中、高3种浓度的平均提取回收率在90.3%~93.4%,方法回收率在101.6%~101.9%范围内.

    作者:陈惠玲;田媛;张尊建;叶飞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的红外光谱鉴别

    目的寻找能够鉴别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的新方法,为进一步探索石斛类药材、饮片快速、有效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药材原粉末加KBr直接压片法测定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的红外光谱,所获得的指纹图谱进行特征峰指认和对比分析.结果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的红外吸收频率、吸收峰的峰形和相对强度都存在较显著的差异.结论首次采用红外光谱法鉴别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结果快速、准确,为控制铁皮石斛商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兆奎;孙彩华;李美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液消渴冲剂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液消渴冲剂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采用Lichrospher-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甲醇-0.4%醋酸溶液(26:74)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长为250nm.结果葛根素在0.0103μg~0.20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4651796.7x+2955.3,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1.1%(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玉液消渴冲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立兴;陈庆伟;黄俊雄;史中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含葡萄糖输液配制工艺改进

    采用高浓度的浓配方法配制葡萄糖输液;高浓度混合方法配制葡萄糖氯化钠输液.结果可以有效降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特别是>5μm、>2μm的微粒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邱逢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甘散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芍甘散中芍药苷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固定相:Kromasil 5u100AC1s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5 : 8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 230nm;柱温:室温.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145~1.16μg(r=0.9998,n=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6%,RSD为1.02%(n=9).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端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蛇毒解离素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

    解离素是蛇毒中的一类活性蛋白质,因含特异性RGD(精-甘-天冬氨酸,Arg-Gly-Asp)或KGD(赖-甘-天冬氨酸,Lys-Gly-Asp)基序,可阻断细胞膜表面的整合素与其配体结合,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影响细胞迁移和抑制血管生成等作用,从而在多个环节遏制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作者:陈燕;许云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对2004年我院门诊应用抗高血压药进行统计分析,应用较为合理,在患者经济能力能承受的前提下,提倡多用长效制剂,以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

    作者:林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

    本文就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从原植物、自然环境、播种季节、采收、生产年限、初加工、贮藏保管、重金属和农药残留、以及人为掺假等诸多方面予以论述,探讨提高中药材质量的途径.

    作者:黄坚航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混合压力灭菌法的灭菌效果验证

    目的验证蒸汽-空气混合压力灭菌法对软体包装输液灭菌的效果,建立混合压力灭菌法的验证方法.方法通过空载热分布、满载热穿透实验来测定软包装灭菌器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值来确定灭菌器内的冷处,并通过冷点处的生物能力测定及Fo值来验证灭菌效果的可靠性.结果空载热分布实验结果显示在空载状态下混合压力灭菌时灭菌器腔内各部温度分布基本均匀一致,满载状态下灭菌器腔内冷点处在底层.但通过Fo值、生物能力测定结果、灭菌后输液质量及破损率表明灭菌效果符合要求.结论蒸汽-空气混合压力灭菌法完全适合于PVC等软体包装输液的灭菌要求,通过空载热分布,满载热穿透实验以及微生物能力测定等实验可对混合压力灭菌法的灭菌效果进行验证.

    作者:张荣;蔡亚松;田文君;郑绍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近年来不合理用药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一系列不良后果,如药害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医药资源严重浪费;使医院、医生声誉受损;耐药菌珠增多等.

    作者:朱国延;姬广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含中药原粉药品的梭菌调查

    目的调查含中药原粉药品的梭菌存在情况.方法参照破伤风梭菌检查法,以厌氧培养和接触酶试验为主要方法,对19个品种27个批次的含中药原粉药品进行梭菌检查.结果 8个品种11个批次的药品检出梭菌,检出率为40.74%.

    作者:房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药品调剂对药物治疗质量的影响

    目的讨论药品调剂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对药物治疗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方法分析药品调剂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药物治疗质量的客观因素与环节,有针对性提出解决办法.结果调剂工作者应对药品调剂全过程中存在的影响药物治疗质量的因素与环节有足够的重视,从硬件、制度两个方面手加以解决.结论购置能保证药品质量的相关硬件设备,制定一系列相关操作规程,才能保证药物治疗的质量.

    作者:吴朝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空栓剂的研究概况

    目的介绍中空栓的研究概况和进展.方法从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从中空栓的处方设计、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作一概括.结果中空栓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副作用小,制剂稳定性好等优点,便于个体给药,尤其适于小儿、呕吐及慢性病患者应用.结论中空栓有良好的可行性和开发前景.

    作者:王芳;刘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乌鸡白凤丸市场透析

    目的了解我国乌鸡白凤丸的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介绍乌鸡白凤丸的应用进展以及生产和销售概况,并对其热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我国乌鸡白凤丸市场潜力较大,企业应在密切关注市场变化的同时,逐步完善自身条件,以求进一步发展.

    作者:吴智坚;王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在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经2倍稀释可消除干扰因素,用标示灵敏度为0.25EU·mL-1的鲎试剂可有效检测该药细菌内毒素.结论可用鲎试验法对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控制热原.

    作者:张建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