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国
目的调查含中药原粉药品的梭菌存在情况.方法参照破伤风梭菌检查法,以厌氧培养和接触酶试验为主要方法,对19个品种27个批次的含中药原粉药品进行梭菌检查.结果 8个品种11个批次的药品检出梭菌,检出率为40.74%.
作者:房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药品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良反应的救济也变得更为迫切.我国台湾是继德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三个实施药害救济政策的地区,本文将对台湾的药害救济法进行简要的介绍.
作者:李龙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本文主要介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改造是中药饮片现代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需要和如何实施中药饮片生产GMP硬件改造.实践证明,通过GMP硬件改造,能够满足我公司中药饮片生产的需要,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顺应市场的需要.
作者:陈建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头孢曲松钠分别与氨甲苯酸、酚磺乙胺、氨甲环酸、维生素K14种止血药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曲松钠与4种止血药配伍后6h内各药的含量,同时测定混合液的pH值,观察外观的变化.结果6h内配伍基本稳定.结论头孢曲松钠与4种止血药配伍后,6h内其配伍液各药含量、pH值及外观无显著变化.
作者:潘浩;欧阳山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在制定标准及实际工作中,采用不同型号的C18柱,由于性能存在差异,难免出现系统适用性难以达到标准[1]规定要求.本文通过实验选择更合适的流动相,使原标准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卡托普利片中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含量更适用于实际检测工作.方法本文采用日本岛津公司shim-packCLC-ODS色谱柱(4.6mm×150mm,5μm),比较在不同流速及柱温条件下,不同流动相对卡托普利二硫化物的洗脱及分离效果色谱图.结果流动相C(乙腈-0.05%磷酸溶液(25:75))为其中佳,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0.6%(n=9).结论HPLC法测定卡托普利片中卡托普利二硫化物含量,可使用流动相C.
作者:谢循策;汤林海;高慧球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寻找能够鉴别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的新方法,为进一步探索石斛类药材、饮片快速、有效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药材原粉末加KBr直接压片法测定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的红外光谱,所获得的指纹图谱进行特征峰指认和对比分析.结果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的红外吸收频率、吸收峰的峰形和相对强度都存在较显著的差异.结论首次采用红外光谱法鉴别铁皮石斛与几种常用混淆品,结果快速、准确,为控制铁皮石斛商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李兆奎;孙彩华;李美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苯妥英钠是常用的抗癫痫药,其副作用小,表现为嗜睡、头昏、乏力等.但苯妥英钠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少见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长余;姚雪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芍甘散中芍药苷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固定相:Kromasil 5u100AC1s柱,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5 : 8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 230nm;柱温:室温.结果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145~1.16μg(r=0.9998,n=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6%,RSD为1.02%(n=9).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徐端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应用MTT比色分析法比较研究有机硒化物-硒化壳聚糖和无机硒化物-亚硒酸钠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硒在体外实验浓度范围内均对K562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有剂量反应关系:硒化壳聚糖的抗白血病效应明显高于含同样硒量的亚硒酸钠,约为其3倍,有机硒比无机硒具有更高的抗白血病活性.
作者:邓守恒;孙各琴;周有利;邓守平;陈崇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丹栀逍遥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制剂中的茯苓、柴胡、牡丹皮、白术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甘草进行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栀子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显微检出茯苓、柴胡、牡丹皮、白术,TLC法检出当归、甘草,栀子苷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57%(n=9).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南淑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药剂科的建设和发展要靠信息导向,计算机在处理、存储、检索、交流信息资料方面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本文阐述要如何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化对医院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性,如何实现计算机网络化资源共享和新药品种的管理体系.
作者:高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美洛昔康对Luminol电化学发光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建立了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美洛昔康含量的新方法.美洛昔康浓度在2.5×10-7~3.0×10-5mol·L-1范围内与发光减少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10-7mol·L-1.对5.0×10-6mol·L-1美洛昔康平行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为4.05%.该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的特点,应用于美洛昔康片的测定,结果满意.
作者:叶桦珍;陈穗;耿莹莹;邱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液消渴冲剂中葛根素的含量.方法采用Lichrospher-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甲醇-0.4%醋酸溶液(26:74)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长为250nm.结果葛根素在0.0103μg~0.206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4651796.7x+2955.3,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1.1%(n=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玉液消渴冲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立兴;陈庆伟;黄俊雄;史中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验证蒸汽-空气混合压力灭菌法对软体包装输液灭菌的效果,建立混合压力灭菌法的验证方法.方法通过空载热分布、满载热穿透实验来测定软包装灭菌器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值来确定灭菌器内的冷处,并通过冷点处的生物能力测定及Fo值来验证灭菌效果的可靠性.结果空载热分布实验结果显示在空载状态下混合压力灭菌时灭菌器腔内各部温度分布基本均匀一致,满载状态下灭菌器腔内冷点处在底层.但通过Fo值、生物能力测定结果、灭菌后输液质量及破损率表明灭菌效果符合要求.结论蒸汽-空气混合压力灭菌法完全适合于PVC等软体包装输液的灭菌要求,通过空载热分布,满载热穿透实验以及微生物能力测定等实验可对混合压力灭菌法的灭菌效果进行验证.
作者:张荣;蔡亚松;田文君;郑绍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我院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儿科2004年4月~2005年4月的门诊处方样本6240份进行调查,依据统计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儿科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60%,有药敏试验的极罕见,使用种类前2位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用药比例为15.98%,单一用药比例达83.84%,属基本合理范围;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用药以头孢菌素类为主,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应当制定相应措施,提高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詹海容;郭新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应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法同时分析几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方法用Hypersil ODS2(250×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三乙胺(68:32:0.1,V/V)为流动相用1mL·min-1的流速洗脱;DAD检测器检测波长230nm;柱温40℃;液相出口分流20%进入离子阱质谱,以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MS+)进行质谱数据采集.结果得到样品液相色谱图和质谱图,并对谱图进行分析和归属.结论本方法方便、快速、灵敏、可靠,对临床药学、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等的检测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方东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采用高浓度的浓配方法配制葡萄糖输液;高浓度混合方法配制葡萄糖氯化钠输液.结果可以有效降低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数量,特别是>5μm、>2μm的微粒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于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邱逢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我院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2004年1月~12月消耗的所有该类药物的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用药金额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药物,口服用药物、外用药物的用药频度分别为46142.50、69004.60、988;用药频度居前4位的分别是:诺氟沙星胶囊、洛类沙星针、环丙沙星片、洛类沙星片,日均费用高的为加替沙星针,低的为诺氟沙星胶囊.结论我院用该类药物基本合理,国产药占主流地位.
作者:丁跃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为高血脂症选择一种简单有效的中药制剂.方法根据验方合理组合制备成纯中药散剂,给高血脂患者服用.结果复方山楂散能显著降低血脂.结论本品组方简单,服用方便,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无毒的特点,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杨小英;黄琼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鳖甲为鳖科动物鳖的干燥背甲.历代炮制经历了醋炙、童便炙、酒制、醋炙、酥制等方法,现代研究得出砂炒醋淬法比较合理.酶解法、热解法和食用菌法3种净制工艺鳖甲质量比较,鳖甲食用菌法净制品中游离氨基酸、乙醇浸出物、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传统炮制品.古籍中常将鳖甲和童子小便煮,从卫生学方面考虑,确实不妥,现代也没有研究的价值.食用和未食用的鳖甲以动物胶、角蛋白为指标,二者相距甚远.因此食用的鳖甲能否入药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陆维承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