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脾散长期毒性试验

颜少明;林建榆

关键词:养脾散, 长期毒性试验, 大白鼠
摘要:目的观察长期服用养脾散的毒性作用.方法实验用大白鼠(SD品系),6~7周龄,体重:87±15g,♀82±15g,每组2 0只,雌雄各半,按阴性对照组、养脾散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进行灌胃给药,每天定时给药,每周给药6d,连续9周.结果未见毒性反应.结论 养脾散的临床使用较为安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气相色谱法测定香丹注射液中苦橙油醇的含量

    目的建立香丹注射液中苦橙油醇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以正十四醇作为内标,色谱柱为DB-5(30m×0.32 mm×0.25μm)毛细管柱,汽化室温度200℃,柱温:100℃~180℃,程序升温;载气:N2 ,1ml/min;检测室温度200℃,尾吹50ml/min,进样量1μl.结果注射液 中苦橙油醇的线性范围为0.2534mg·ml~2.281mg·ml,相关系数为0.9997,回收率为97 . 55%~101.4%.结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可用于香丹注射液中苦橙油醇的定量分析.

    作者:蔡梅;赵陆华;陈玉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预防围手术期感染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围手术期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查阅本院手术病历300份,分析预防围手术期感染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围手术期感染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苏清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使用中药饮片颗粒剂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中药饮片颗粒存在着疗效有争议、价格高贵、品种及规格不全等问题,应从理论上、临床实践中以及厂家联手,降低成本,增加品种等方面解决,使 中药饮片颗粒剂得到推广使用.

    作者:陈坤全;陈益强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定浓度

    目的探讨用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拉啶浓度可行性. 方法用乙腈-1 mol·L-l 盐酸(95:5)混合沉淀血浆蛋白,在Spherisorb C 18柱 上,以水-甲醇-3.86%醋酸钠溶液-4%酸醋溶液(800:240:15:3)为流动相进行分离,于 254mm检测.结果线性范围为1.0~128.0μg·mL-l,加样回收率为97 .8%~100.3%,日内RSD为0.93%~1.92%,日间RSD为1.65%~4.8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患者临床血药浓度检测.

    作者:庄江兴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旋光法快速测定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半成品的含量

    目的快速测定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半成品含量 .方法根据妥布霉素具有旋光性的特性 ,采用旋光法,样品不需任何处 理,直接测定.结果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浓度在1-5万uml-1范围内,与旋光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620x-0.263 r=0.9999,平均回收率99.90%,RSD0.4 2%(n=5),与微生物法基本一致.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尤其适用于药厂 医院对该品种的质量控制与半成品含量的快速测定.

    作者:李秀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无花果、猕猴桃、红豆杉等中草药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

    本文对近几年来无花果、猕猴桃、粗毛淫羊藿、红豆杉等中草药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作者:施友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双黄连含片致急性腹痛1例

    患者女性,40岁,教师.因咽部不适1个月来我院就诊. 平素体健,无腹痛、呕吐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咽部充血,扁桃腺 Ⅰ°肿大,无分泌物.给双黄连含片(福建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批号010104)2片,每 小时含服1次.首次含服约5min,药物溶化约1/2时,患者即感恶心难忍,全身寒颤,继尔上 腹部出现阵发性绞痛,频繁呕吐,吐出胃内容物,后又呕吐出黄色苦水,此时大汗淋漓,急 来我院就诊.查体:T37.6℃,P每分钟85次,R每分钟25次,BP16/1 0.5kP a.呈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楚,呻吟不止.

    作者:傅金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药学高职《有机化学》教材教法的研究

    本文针对药学高职有机化学的教学教法进行研究。从注重学生的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的掌握;突出教学重点.讲清教材难点;结合常见药物的结构和性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促进学生全面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实践证明上述方法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苏爱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养脾散长期毒性试验

    目的观察长期服用养脾散的毒性作用.方法实验用大白鼠(SD品系),6~7周龄,体重:87±15g,♀82±15g,每组2 0只,雌雄各半,按阴性对照组、养脾散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进行灌胃给药,每天定时给药,每周给药6d,连续9周.结果未见毒性反应.结论 养脾散的临床使用较为安全.

    作者:颜少明;林建榆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盐酸达克罗宁溶液稳定性预测

    目的探讨盐酸达克罗宁溶液稳定性的预测效果 .方法采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稳定性.结果盐酸达克罗 宁溶液室温贮存期6.5个月,为制定保存期提供依据.结论以各温度下样 品含量的自然对数对时间进行线性拟合,结果呈一直线,说明样品分解为表现一级反应.

    作者:黄颂;李枝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止咳露对小鼠的止咳、祛痰作用

    目的证实止咳露的止咳、祛痰作用. 方法采用二氧化硫刺激法和气管段酚红法进行试验.结果止咳 露使咳嗽潜伏期延长,使气管酚红排泌量明显增加.结论止咳露具有明显的止咳、祛痰作用.

    作者:李昇刚;杨晓峰;朱爱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抗分枝杆菌抗生素Fw98-160的HPLC-PDA分析

    目的对从福州湖底土壤样品中筛到的具有抗分枝杆菌作用的小单孢菌FIM98-160的活性产物进行组份分析.方法采用HP LC-PDA分析技术.结果活性粗提物含3个组份,其中组份A的紫外光谱特征,与链霉菌产生的脂溶性抗生素易毁霉素完全一致.结论 HPLC-PDA分 析是新药筛选中早期化学鉴别很好的手段.

    作者:连云阳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近年来国内银杏叶研究的概况

    对近年来国内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药理学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银杏叶提取物在清除自由基,保护脑缺血,脑水肿改善脑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有新的进展,在治疗脑缺血性病,视网膜动脉硬化,脑功能障碍及肺心病的防治和癫痫的辅助治疗等方面有新的突破.

    作者:潘家炘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羧甲司坦颗粒剂中羧甲司坦的含量

    目的测定羧甲司坦颗粒剂中羧甲司坦的含量. 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Hypersi C18柱(4.6×300mm ,5μm);流动相:pH2.0磷酸盐缓冲液;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 进样量:10μL;柱温:室温.结果羧甲司坦进样量在2~20μg·ml-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85%,RSD=0.4%(n=9). 结论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作者:陈秀琳;许永鹏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泽桂癃爽胶囊致药物疹1例

    患者,男,36岁,农民.因患膀胱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症 , 遵医嘱服用泽桂癃爽胶囊(江苏省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020101),0.8 8g,1日3次,第一次服药后6h,颈部、前臂、大腿、腰间、腹部本继出现散在的、淡红色斑 状皮疹,伴有瘙痒感,搔抓后皮疹颜色加深,变为暗红色.嘱其停药,给予特非那丁60mg, 1日2次口服,服药两次后,症状明显减轻.

    作者:林惠卿;黄清秀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雪莲酒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雪莲酒中总黄酮含量;方法铝离子络合比色法;结果比色线性范围0.012~0.042m g·ml-1,平均加样回收率100.17%,RSD2.03%;3批雪莲酒样品的总黄酮的平均含 量为0.022mg·ml-1,RSD为4.45%.结论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可靠.

    作者:苏银法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诺和灵R30R笔芯家庭应用的指导

    目的探讨诺和灵在糖尿病合并骨关节疾病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例糖尿病合并骨关节疾病患者进行诺和灵应用的出 院指导并随诊.结果除1例放弃应用外,其他11例均达到预期目标且无并发症.结论诺和灵家庭应用的指导能使出院患者主动参与家庭康复治疗, 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翁春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谈谈中药复方研究的几点思路

    本文加强中药复方标准化、建立动物模型、开展中药血清药理学以及中药方剂药化学研究等方面探讨中药复方研究的思路.

    作者:林国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糖尿灵中葛根素的含量

    目的通过测定糖尿灵中葛根素的含量,控制该药的质量 .方法 色谱柱∶YWG-C18;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25∶98∶2);流速∶1.3ml·min -1;检测波长∶250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1.22%, 线性关系∶y=3906695.283x+1930.1,相关系数:0.9993.结论本法可用于测定糖尿灵中葛根素的含量.

    作者:施夏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叶下珠的药用价值与生药鉴定

    目的本文为开发叶下珠药用价值,对其进行鉴定研究。方法从药材性状及各部位组织特征进行解剖及绘图。结果建立了不同部位的组织显微图谱。结论为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苏素莲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