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日房;温预关
目的研究人工肾透析液A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及其指导原则进行干扰试验.结果将人工肾透析液A液1:4稀释可消除干扰作用,结果快速有效.结论用标示值为0.125EU.ml-1的鲎试剂对人工肾透析液A液进行细菌内毒素的限度检查.
作者:陈金花;林朝阳;陈玉谊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通过试验考察了60℃、70℃、80℃、90℃温度下ATP(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的降解规律,回归出我公司ATP注射液的降解速度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ogK=6.6846-3061.93×l/T,并测算了我公司ATP注射液在10℃,20℃,30℃时的T0.9分别为3.88年,1.66年,0.75年.根据以上结果提出三点提高ATP注射液稳定性的建议.
作者:林天锡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皮肤性病防治院是性病患者较为集中的场所.为了控制蔓延,预防交叉感染,我们从加强对病人的管理、医疗用品的管理、医务人员的管理入手,不仅杜绝了院内交叉感染而且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邱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等二萜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用比色法对ade,orid,scul,iso,ame等5种二萜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由Fe2+-cys体系在鼠肝线粒体内产生的自由基用不同浓度的Ade,Ame和Iso,orid,scul均有消除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且Ade和Iso,Ame,orid等几种二萜类化合物在剂量160μmol*L-1可以抑制由Fe2+-cys引起的鼠肝线粒体细胞膜流动性下降.且ade,ame可以抑制Fe2+-vit*C引起的线粒体肿胀.结论此5种二萜类化合物有抗氧化作用.
作者:徐霞;张小莉;闫素清;李淑荣;王瑞;贾法云;寇娴;张雁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根据痤疮的发病机理,合理地研制治疗痤疮的处方.方法设计新处方,对2000例不同程度患者观察疗效.结果临床观察2000例.轻型900例:痊愈720例,显效180例;中型1100例:680例显效,好转400例,20例无效.无1例过敏.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青青;许亚农;胡甜;庄淑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胸腺因子D对垂体-甲状腺轴内分泌衰老的延缓作用.方法雌、雄21月老龄SD大鼠各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隔日背部皮下注射胸腺因子D 2mg*kg-1,另一组及6月青龄雌、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处理3个月后,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腺垂体组织、血清TSH和血清FT4、FT3.结果腺垂体组织中TSH在雌、雄大鼠各组间均无差异.雌性老年组血清FT3低于青龄对照组,但无统计意义;雄性老年组血清TSH高于青龄对照组(P=0.099),血清FT4和FT3明显低于青龄对照组(P<0.05),给药后,上述老年性改变可得到逆转,使其水平更接近青龄对照组水平.结论胸腺因子D可逆转老龄大鼠垂体-甲状腺轴内分泌激素的老龄性改变,从而延缓衰老.
作者:彭宗根;过贵元;刘小朋;李东良;杨才生;陈少华;陈紫榕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等作一概述,并提出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治疗时应注意几个问题.
作者:郑幼兰;朱惠;黄庆标;林建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对养真补肾胶囊质量检查鉴别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药品中所含的淫羊藿和补骨脂进行鉴别.结果制定的检查方法排除了药品中其它成分对被检成分的干扰,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结论本法可用于养真补肾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洪海军;夏志林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正确认识非处方药(OTC),按说明书或药师指导服用.不能随意滥用.只有通过科学、合理使用非处方药物,才能提高全民自我保健能力.
作者:冯东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解决泻定胶囊中丁香酚含量不稳定和损耗问题.方法采用丁香药材与已制成的干颗粒直接混合粉碎法加入,避免了烘干加热过程对丁香酚造成的影响.结果泻定胶囊中丁香酚的损耗率由原来的8.86%下降到2.20%,丁香酚含量比较稳定.结论改进的工艺合理,简单,可靠,有效地保留泻定胶囊中丁香药材丁香酚有效成份.
作者:陈志春;林秀丽;谢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反相HPLC法同时测定血浆中艾司唑仑(EZ)和阿普唑仑(AZ)浓度的方法.方法以Techsphere-ODS色谱柱为分析柱,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硝西泮(NZ)为内标,紫外254nm处检测.结果 EZ和AZ血浓线性范围为0.25~3.0μg*ml-1,低检测浓度分别为12.5ng/ml、12.5n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7%,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50%,96.14%.结论本法可用于临床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王淑君;熊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对近年来异丙酚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及药代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方面异丙酚合理用药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异丙酚生物样品可用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核磁共振法(MRI)等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测定异丙酚生物样品常用,系统有效的方法.
作者:许雄伟;王长连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建立脑乐静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流动相超声提取样品,Hypersil-C18柱,乙腈-水-36%醋酸(35∶62∶3)为流动相,流速1ml.min-1, 检测波长254nm.结果甘草酸在0.7343μg~3.6715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71%,RSD=1.23%(n=9).结论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吴春敏;谢敏;王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简述中药专利的概念、申请和保护,阐明中药专利的申请与保护是中药科技成果管理的重要形式,并探讨如何加强中药专利工作,为如何加强中药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王锦菊;王瑞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方剂体内外化学成分研究的成果与进展,表明目前方剂体内外化学成分的研究尚处于一个多方法、多途径的探索阶段.
作者:陈志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雌、雄激素对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SD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设加睾酮1μg*ml-1的雄激素组,加雌二醇1μg*ml-1的雌激素组和不加性激素的对照组,以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各组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获差异片段以NORTHERN杂交鉴定,阳性片段以自动测序仪测序并与GENBANK数据库资料比较.结果发现7个差异条带,其中两个分别与BCL-2和BAX基因同源,另5个条带为假阳性.结论 BCL-2和BAX基因直接参与了甾体性激素作用下的大鼠卵泡颗粒细胞凋亡,雄激素组BCL-2表达下调,BAX表达上调;雌激素组则相反.
作者:蔡泽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中药制剂、制剂工艺研究与质量控制.
作者:吴智高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测定感冒通片的溶出速率.方法:转篮法,以双氯芬酸钠为溶出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提取参数,并对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各厂家溶出参数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有必要对感冒通片增加溶出度检查项目.
作者:沈春鸣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以磷酸盐缓冲液-无水乙醇(2∶1 V/V)混合溶剂溶解凝胶小球.方法采用二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于239.2nm处测定小球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结果得回归方程:D=3.1×10-3+1.5×10-3C,r=0.9979(n=3),平均回收率为101.30%,RSD=±0.23%.结论此方法简便、节省时间
作者:陈增;黄仁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测定荧光偏振度分析了解亚硫酸盐对鞣质分解的影响.方法从虎杖中提取鞣质,加入亚硫酸盐使鞣质分解,随着亚硫酸钠浓度配比的变化,观察鞣质溶液的荧光偏振度值的改变.结果两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亚硫酸钠浓度对鞣质配比的增大,鞣质溶液的荧光偏振度变得越来越小.结论测定鞣质溶液荧光偏振度,可以用来检测鞣质结构的改变.
作者:曾伟成;杨辉;蔡钦榕;罗友华;黄亦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