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几种复方制剂的临床配伍禁忌

郑守忠;黄峰

关键词:复方制剂, 临床医师, 配伍禁忌, 疗效确切, 举例分析, 基层医院, 使用量, 副作用, 不完整, 药物, 性能, 配制, 含量, 成份
摘要:随着药物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复方制剂的临床使用量也不断加大,由于复方制剂的配制合理、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因而深受临床医师的欢迎.但由于许多复方制剂的成份、含量及配伍等说明并不完整,致使临床医师在使用时不能完全了解其性能,以致屡屡出现配伍禁忌,现将基层医院常用复方制剂的配伍禁忌,举例分析如下.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治疗高血压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自从第一个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在临床上应用以来,对高血压的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此后又有10多种ACEI相继问世,目前成为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但ACEI都还存在一定的缺点,促使人们继续寻找新型抗高血压药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A)是一个更新换代的抗高血压药物,它的发现与应用给高血压的治疗药物增添了一个新的门类.

    作者:叶蕊;胡世云;施卿卿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盐酸培他啶引湿性探讨及贮存措施

    药用培他啶为甲胺乙吡啶的盐酸盐,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其极易潮解,为医院制剂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理论性与实验性探讨,兹介绍如下.

    作者:张淑梅;褚衍立;张淑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他巴唑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机理

    对他巴唑影响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催化的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反应及酪氨酸碘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他巴唑不抑制TPO,主要是通过夺去反应中必需的活性氧影响TMB的显色及酪氨酸的碘化.

    作者:冯修高;徐向进;薛昭卿;陈敏;吴学贵;王爱民;陈凤平;陈频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静滴抑肽酶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女,住院号120559,因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剧绞痛,并向腰背部反射痛,无发热、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收住院急查白细胞11.0×109/L,中性0.88,淋巴0.12,血淀粉酶1200 U/L,血糖7.5 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0.1 mmol/L,尿素氮5.0 mmol/L,电解质报告正常,B超检查胰腺显示不清,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胰源性)入院第一天给予补充能量,支持疗法,抗炎、及5%葡萄糖液500 ml+善得定0.3 mg静滴,1日2次,一切正常,于第2天加用葡萄糖盐水500 ml+抑肽酶20 u静滴,(抑肽酶本院缺货,外院购入),静滴15 min后,病人突然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继而意识不清,于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等圆大,直径2.5 mm,对光反射敏感,脉搏细弱,血压测不到,呼吸急促,即刻停用抑肽酶,立即肌注非那根25 mg,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 mg,0.1%肾上腺素1 mg,以及生理盐水40 ml加10%葡萄糖酸钙10 ml静推,15 min测脉搏110次/min,呼吸24次/min,意识转清,脉搏细弱,呼吸较促,心电监护显示窦性心律,节律齐,持续吸氧,并给予生理盐水34 ml加多巴胺160 mg推注泵推5 mg/h,次日病人逐渐恢复,继续心电监护,其它药物继续使用,至第3天完全恢复,说明系抑肽酶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作者:黄淑萍;梁美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医院建立药品卫生检验室的实践

    <无菌检查法>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已载入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无菌检查法系指检查药品与敷料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是指非规定灭菌制剂及其原、辅料受到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染菌量及控制菌的检查.国家卫生部颁(86)卫药字第81号<药品卫生标准>于1987年12月1日起供内部执行,卫药字(89)第50号文<药品卫生标准补充规定和说明>对中药和含中药及化学药的复合制剂的卫生标准作了补充规定.对中药(口服药品、外用药品等)、化学药品及生化药品的卫生标准作出了规定.

    作者:王国权;杨韶明;周金生;陈元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HPLC分析庆大霉素发酵液C组份条件的探讨

    系统考察了HPLC分析庆大霉素发酵液C组份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不同型号的ODS柱,不同的流动相配比,用甲酸代替冰醋酸以及不同的发酵液前处理方法等.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建立的在Waters-Nova-Pak C18 4 μm 3.9×150 mm柱上,以庚烷磺酸钠浓度(5.0 g/L)甲醇∶水∶甲酸=74∶21∶5为流动相系统,在20 min内即可完成样品分析,且C1峰与相邻杂质峰获得了良好分离.本法首次采用甲酸取代药典规定的流动相中的冰醋酸,使庆大霉素发酵液组份C1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效果显著,为今后庆大霉素发酵液的质量控制及其质量标准的改进,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径.

    作者:林小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蘑菇粉等中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本文探讨了应用HPLC法对食物中的水溶性维生素测定的一种方法.样品采用稀盐酸提取,经μ Bondapak C18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系中加入0.1 mol/L NaAc,0.02%三乙胺用HAC调pH为4.18,254 nm处紫外测定.梯度洗脱,样品中7种水溶性维生素完全分离并定量测定.回收率为91.6~104.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90%,线性相关系数在0.9950以上.

    作者:黄红霞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川杜仲与藤杜仲的鉴别

    川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种(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别名丝棉皮、扯丝皮,是中医常用补肝肾、壮筋骨、安胎、强壮药.近年来由于杜仲需用量较大,供不应求,全国各地出现多种混用品.为去伪存真,现将川杜仲与常见伪品藤杜仲的特征鉴别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作者:刘美娥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垂体后叶素在门脉高压性胃病胃粘膜灌注中的作用

    部分结扎大鼠门脉主干2周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计(LDF)测定大鼠胃粘膜血流量(GMBF),观察了垂体后叶素输注前和输注后30 min,门脉压力(PVP)的变化;测定了输注垂体后叶素30 min后血浆胰高糖素的含量.结果显示输注垂体后叶素10 min PHG大鼠的GMBF开始降低(P<0.05),15min显著降低(P<0.01);输注垂体后叶素30 min后显著降低PHG大鼠PVP(P<0.01),而血浆胰高糖素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垂体后叶素能有效降低PHG大鼠GMBF,而对血浆胰高糖素无明显影响.

    作者:乐桥良;张贤康;张兴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甲巯咪唑片致药疹2例

    甲巯咪唑(Thiamazol),又名他巴唑(Methimazol),是一种咪唑类抗甲状腺药,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阻止摄入到甲状腺内的碘化物氧化及酪氨酸的偶联,从而阻碍甲状腺素(T4)和三碘甲状腺氨酸(T3)的合成.其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症、恶心、呕吐、口中有苦味等,过敏性反应报道较少见.

    作者:戴永北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急性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1例

    患者,男性,70岁.因突发呕吐、腹泻、头晕伴晕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2 h服用中药汤剂(含川乌、草乌)后出现上腹部不适,呕吐胃内容物2次伴水样便1次,30 min前突感头晕,继即晕厥,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大小便失禁.经2 min后神志自行转清.临床诊断为急性乌头碱中毒.

    作者:杨文振;薛丽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含糖输液5-HMF均匀度考察

    常用的含糖输液10%葡萄糖注射液(10%GS)、5%葡萄糖注射液(5%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NS)因品种与热压灭菌时位置的不同,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分布呈不均一性,本文应用正交试验对此进行考察,以期指导工作实践.

    作者:游翠芳;李枝端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维思通致抑郁反应2例

    维思通系新型的抗精神病药,与传统抗精神病药不同,维思通不但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有治疗作用,而且又能够治疗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已被列为第一线抗精神病药.我们在治疗护理中发现维思通引起抑郁反应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秀琴;郭湘榕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头孢类抗生素致肾功能衰竭1例报告

    患者×××,男,70岁,退休干部,于1998年12月患左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单位医务室给头孢拉定胶囊口服,1日4次,每次0.5 g,连服1周,因病情未见好转,改用头孢唑啉钠1 g静注,1日2次共用1周,以后患者症状仍未见好转,且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而入院诊治.体检:T36.5℃,P85次/min,BP:16/10kPa,神志清楚,精神欠佳,面部巩膜未见黄染.血常规:白细胞总数6.2×109/L,中性0.79,淋巴0.21,血红蛋白120 g/L,尿常规(-);胸透心电图、肝功均正常.入院后继用头孢唑啉钠,1日4 g加入10%葡萄糖液500 ml静滴,共静滴14 d,用药期间下肢症状好转,但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加剧,在排除胃肠道疾病后,行肾功能检查,发现尿肌酐1007 μmol/L;尿素氮13.7 mmol/L,并作肾彩超检查:见双肾弥漫性病变,确诊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即给予血液透析治疗.

    作者:洪安围;李明秋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北沙参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Fr.Schmidt ex.Miq.的干燥根.具有润肺,化痰,养胃生津,用于肺燥干咳,热病伤津,咽干口燥等症,为常用中药.现在市场上时有发现北沙参混用现象,经鉴定发现用伞形科植物迷果芹[Sphallerocarpus gracilis(Bess.)K.-pol.]的干燥根混同为北沙参使用.为了准确区分药材真伪,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现将北沙参及其混淆品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进行比较如下.

    作者:谢敏;周继斌;高磊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黄柏及其混伪品的鉴定

    黄柏为小檗碱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1].笔者在我省闽南地区抽验中发现大量的水黄柏伪充黄柏出售.水黄柏为芸香科植物湖北吴萸Erodia henryi Dode的干燥树皮[2][3]经鉴定水黄柏在性状及显微组织上与正品黄柏极为相似,直观地采用药典方法在性状、显微鉴定上就下结论,很容易被忽略,因而造成鉴定上的失误,本文经反复实验,采用TLC、紫外光谱、荧光、理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分析,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苏素莲;庄晖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红色诺卡氏菌对S180的抑瘤效应研究

    本文研究红色诺卡氏菌菌体对小鼠S180A的抑瘤活性.皮下注射给药,剂量分别为0.2、2、4、8、16 mg/只,进行抑瘤试验.结果表明红色诺卡氏菌菌体具有明显的抑瘤活性,其抑瘤适宜量为8 mg/只,抑瘤率达90%以上.

    作者:张祝兰;林善;金静君;唐文力;洪金基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用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脂质过氧化物

    脂质过氧化物(LPO)是游离的或结合的不饱和脂质酸受自由基作用而形成的过氧化物,可进一步断裂生成丙二醛.人体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与某些生理病理过程的关系极为密切,其含量的测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曾伟成;袁文杰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杜仲几种栽培方法的比较

    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干燥树皮,系落叶乔木,全树除木质部外,各种组织和器官都含有硬橡胶(杜仲胶)亦是制造海底电缆的优良绝橡材料,因此可大力发展种植.主产于四川、陕西、河南、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等地.现我国大部份地区都有人工栽培,笔者对杜仲的几种人工栽培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圣慧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定量产色基质鲎试剂检查药品注射剂内毒素的研究(之一)

    目前国内主要用凝胶试管法鲎试剂检查药品注射剂的内毒素,属于半定量的限量试验,不易判断内毒素稀释浓度的准确量值.我国2000年版药典将扩大增加应用品种,首先需要对该品种进行内毒素限值(L)与干扰试验等.我们应用定量产色基质鲎试剂检查药品注射剂内毒素量值,采用内毒素各个稀释浓度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研究,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刘端华;高丹玲;林秀明;陈引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