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与磁共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参数测量比较

黄松涛;赵嘉英;刘兰祥;王占秋;程流泉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参数测量, 超声心动图,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比较超声与磁共振(MRI)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参数测量差异.方法 选择41例临床诊断为DCM的患者,使用MRI及超声[分别在心脏垂直长轴位(CLA)、水平长轴位(HLA)和短轴位(SA)]两种方法检测患者的心功能指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每搏输出量(SV),对2种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①LVEDV和LVESV值比较:MRI测得LVEDV值[(262.6±117.0)ml]和LVESV值[(196.4±109.8)ml]均比超声测量值高[(211.4±90.6)、(216.5±71.5)、(219.1±80.1)ml;(153.3±76.1)、(153.9±54.1)、(157.0±61.1)ml,P均<0.05].②SV和LVEF值比较:MRI测得SV值[(66.2±21.3)ml]高于超声VLA[(58.1±14.4)ml,P<0.05];MRI测得LVEF值[(25.2±7.2)%]低于超声的HLA、SA所测值[(28.9±6.1)%、(28.3±6.1)%,P均<0.05].③超声SA测得LVEDV、LVESV值与MRI测量值存在相关性(r=0.785、0.653,P均<0.05);超声VLA测得LVEF值和MRI测量值存在相关性(r=0.690,P<0.05);超声HLA、SA测得SV值和MRI测量值存在相关性(r=0.734、0.701,P均<0.05).结论 超声与磁共振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同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差异,需区别对待.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与磁共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参数测量比较

    目的 比较超声与磁共振(MRI)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功能参数测量差异.方法 选择41例临床诊断为DCM的患者,使用MRI及超声[分别在心脏垂直长轴位(CLA)、水平长轴位(HLA)和短轴位(SA)]两种方法检测患者的心功能指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每搏输出量(SV),对2种方法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 ①LVEDV和LVESV值比较:MRI测得LVEDV值[(262.6±117.0)ml]和LVESV值[(196.4±109.8)ml]均比超声测量值高[(211.4±90.6)、(216.5±71.5)、(219.1±80.1)ml;(153.3±76.1)、(153.9±54.1)、(157.0±61.1)ml,P均<0.05].②SV和LVEF值比较:MRI测得SV值[(66.2±21.3)ml]高于超声VLA[(58.1±14.4)ml,P<0.05];MRI测得LVEF值[(25.2±7.2)%]低于超声的HLA、SA所测值[(28.9±6.1)%、(28.3±6.1)%,P均<0.05].③超声SA测得LVEDV、LVESV值与MRI测量值存在相关性(r=0.785、0.653,P均<0.05);超声VLA测得LVEF值和MRI测量值存在相关性(r=0.690,P<0.05);超声HLA、SA测得SV值和MRI测量值存在相关性(r=0.734、0.701,P均<0.05).结论 超声与磁共振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同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差异,需区别对待.

    作者:黄松涛;赵嘉英;刘兰祥;王占秋;程流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09-2012年云南省曲靖市克山病病情分析

    目的 掌握近年来曲靖市克山病病情现状和消长趋势,评估克山病防控效果,为“十二五”规划消除克山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曲靖市搜索近3年心肌病病例,筛选疑似克山病病例.同时,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试行)》要求,在曲靖市2个克山病病区县(会泽县、麒麟区)进行重点监测,每个病区县根据病例搜索结果,选择1~2个患者较多的病区乡,每个乡选择1个患者相对集中的病区村作为监测点,对监测点居民进行临床检查和心电图描记,可疑患者拍摄胸部正位X线片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按照《克山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2009-2012年,共搜出心肌病例300例,疑似克山病病例10例,确诊0例.2个县的3个村共监测1 505人,检出潜在型克山病3人,检出率为0.20%.心电图检查1 505人,异常62人,异常率为4.12%.胸部X线片检查3人,心胸比例≤0.50的2人,0.51~0.55的1人.结论 曲靖市克山病病情处于低发势态,但克山病致病因子依然存在,应加强对病区儿童克山病病情监测和干预.

    作者:徐守先;钱媛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2年青海省黄河流域循化、化隆、尖扎3个县的大骨节病病情调查

    目的 掌握青海省大骨节病分布范围、流行强度、流行趋势,为大骨节病防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按照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方案要求,2012年对青海省黄河流域地区循化、化隆、尖扎3个县6个乡镇35个自然村7~13岁儿童进行大骨节病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及右手X线拍片.结果 6个调查点大骨节病临床总检出率为0.32%(4/1 246),检出范围为0~ 0.85%;X线总检出率为5.46%(68/1 246),检出范围为1.44% ~ 8.97%.其中干骺端检出率为4.17%(52/1 246),检出范围为0.59% ~ 6.84%,骨端检出率为1.36%(17/1 246),检出范围为0~ 2.46%.循化县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0.24%(1/420),X线检出率为5.95%(25/420);化隆县大骨节病临床检出率为0.58%(3/518),X线检出率为7.34%(38/518);尖扎县检查7~ 13岁儿童308名,未检出大骨节病患者,而X线检出率为1.62%(5/308).结论 青海省循化、化隆、尖扎3个县6个调查点均有大骨节病患者存在,病情相对严重.病情以化隆县为重,循化县次之,尖扎县轻.

    作者:李强;杨佩珍;赵志军;周昕;陈勋;蒲光兰;李生梅;曹建英;祖雅智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4年全国克山病病区居民异常心电图指数分析

    目的 通过异常心电图指数来描述2014年全国克山病病区居民及克山病患者心电图异常程度,为防治克山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采用病例搜索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全国15个省250个克山病病区的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并进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克山病异常心电图指数的判定依据《克山病诊断》(WS/T 210-2011)标准.结果 共对109 307人进行心电图描记,检出异常心电图17 617人,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为16.1%.共检出各型克山病患者923人,检出率为8.4‰,异常心电图指数为1.13±0.35;其中潜在型克山病患者异常心电图指数为1.10±0.31,慢型克山病患者异常心电图指数为1.30±0.53,慢型克山病患者异常心电图指数高于潜在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6,P<0.01).心电图异常变化以T波和(或)ST段改变、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除外)为主.结论 通过使用异常心电图指数,将其作为量化指标,结合心电图异常率,能更好地综合评估克山病患者心电图情况.

    作者:王哲;侯杰;王铜;冯红旗;李丹丹;徐春艳;甄荣霞;陈向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水碘地区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水碘地区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探讨血清TSH水平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在山东省菏泽市所属单县、曹县、牡丹区3个县区的医院,收集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血清TSH水平、病理报告等.利用水碘监测数据对病历患者所在地区进行分类,并按照病理报告分为甲状腺癌患者和良性肿瘤(非甲状腺癌)患者,比较其血清TSH水平;按血清TSH水平(<0.38、0.38~1.50、>1.50 ~ 2.50、>2.50 ~ 5.57、>5.57 mU/L)分组,分析甲状腺癌患者构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水碘与甲状腺肿瘤患者TSH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甲状腺癌患者(n=190)血清TSH的中位数(M)为2.55 mU/L,范围为(0.10 ~ 20.46)mU/L,显著高于非甲状腺癌患者[n=549,M=2.24mU/L,范围为(0.01~ 24.90)mU/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3,P<0.05).按血清TSH水平(<0.38、0.38~1.50、>1.50~ 2.50、>2.50 ~ 5.57、>5.57 mU/L)分组,甲状腺癌患者构成比有随着TSH水平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分别为21.6%(8/37)、21.2%(39/184)、25.8%(46/178)、27.8% (64/230)和30.4% (34/112),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086,P>0.05).水碘与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TSH水平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0.539,P< 0.05].结论 在水源性高碘地区,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血清中TSH水平对于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吕春鹏;高彦辉;蒋雯;姜丽欣;曲丽莎;崔晓慧;张锦慧;杨丹;孙殿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氟中毒对人肝癌细胞线粒体凋亡及其相关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氟中毒对人肝癌细胞(HepG2)线粒体凋亡及其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HepG2细胞24h,分别采用0(对照)、1、3、6、9 mmol/L氟化钠(NaF)处理细胞24 h(n=5).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毒性作用;提取对照组和3 mmol/L NaF处理组(氟处理组)细胞RNA和蛋白(n=6),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HepG2细胞中线粒体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 inducing factor,AIF)mRNA和蛋白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ells lymphoma-2,Bcl-2)与Bcl-2共沉淀的X蛋白质(Bcl-as-sociated X protein,Bax)、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9和3蛋白的表达.结果 0、1、3、6、9 mol/L氟处理组MTT法检测结果分别为0.307±0.031、0.333±0.028、0.230±0.011、0.178±0.001、0.152±0.00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224,P<0.01).氟处理组AIF mRNA表达[(153.14±5.41)%]高于对照组[(100.00±4.70)%,t=-4.73,P<0.05];AIF、Bcl-2、eytochrome C(在细胞质中)、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152.16±47.30)%、(171.90±51.52)%、(458.00±19.48)%、(527.17±200.67)%、(432.70±64.27)%]均高于对照组[(100.00±48.86)%、(100.00±34.44)%、(100.00±116.59)%、(100.00±19.58)%、(100.00±137.16)%,t=-3.80、-3.96、-15.76、-4.67、-5.06,P均<0.05];而Bax、cytochrome C(在线粒体中)蛋白表达[(24.66±26.04)%、(72.99±45.34)%]均低于对照组[(100.00±44.01)%、(100.00±34.14)%,t=6.35、0.68,P均<0.05].结论 线粒体凋亡相关蛋白以及线粒体细胞凋亡途径可能参与了氟化物诱导HepG2细胞凋亡发生的病理机制.

    作者:刘咏妍;禹文峰;单可人;邓成敏;官志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疆南疆地区地方性克汀病现患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南疆地区地方性克汀病的流行现状,为该病的诊断与防控提供参考和有效措施.方法 以2006-2009年新疆南疆地区碘缺乏病高危调查在册的地方性克汀病患者作为主要随访对象,除去以往调查结果的死亡、迁出、失联病例,增加新发病例,对所有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及体检.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近亲婚史、家族史,体检内容包括患者的智力障碍、听力言语障碍、神经系统障碍、甲状腺触诊、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以及克汀病面容,同时抽取静脉血3ml测定其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 共确诊新疆南疆地区16个县市216例地方性克汀病患者,其中男性122例,女性94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1~20岁.各型患者中以神经型克汀病患者(167例)居多,主要表现为智力障碍、听力言语障碍以及神经系统障碍;黏夜水肿(黏肿)型克汀病患者(22例)以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为主,无神经系统障碍;混合型克汀病患者(27例)兼具神经型和黏肿型两者的临床表现.甲状腺功能指标检查结果显示,神经型和混合型克汀病患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含量[(2.41±0.48)、(2.38±0.38) nmol/L]、甲状腺素(thyroxine,T4)含量[(118.72±20.92)、(120.77±21.55) 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含量[(5.25±0.98)、(5.14±0.83) pmol/L]、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含量[(15.81±2.60)、(15.58±2.99) pmol/L]均高于黏肿型患者[(1.51±0.73)、(39.25±16.95) nmol/L,(3.02±1.05)、(6.42±1.99) pmoL/L,P均<0.05],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含量[(2.26±1.04)、(2.83±0.91) mU/L]低于黏肿型患者[(58.56±24.83)mU/L,P<0.05].黏肿型患者呈现典型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和临床表现相符合,三种类型的患者均具有较低的甲状腺抗体阳性率.结论 新疆南疆地区是地方性克汀病的流行地区,防控工作任重道远,除需要改善外环境缺碘,提高人民经济水平也刻不容缓.

    作者:崔燕;黄佳;王生玲;阿巴斯·乌斯曼;丁莹;艾亥特·艾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中西药物治疗大骨节病效果观察

    成人大骨节病广义上讲就是骨性关节炎[1].迄今为止尚无治愈大骨节病软骨病变的疗法,但可通过减轻疼痛、炎症来延缓软骨退变.大骨节病治疗大致可分为非手术和手术2种方式.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理疗、针灸等,临床上常用非甾体类消炎药、激素类药物,这些药物大多能短期缓解病症,但不能修复软骨病变、阻止疾病的发展.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关节清理术、关节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等,费用较高,患者承受能力有限.作者观察了采用3种中西药物治疗青海省540名大骨节病患者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强;马静;陈黎林;刘海青;王雪;白生录;何多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青海省玉树市藏系绵羊鼠疫病原学分析及流行病学意义

    目的 探讨青海省玉树市藏系绵羊鼠疫菌生物学特性及流行病学意义,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1975-2005年从玉树市境内藏系绵羊体内分离的10株鼠疫菌为研究对象,进行生化试验、毒力因子鉴定、毒力测定、质粒分析、差异片段(DFR)分型研究.结果 10株鼠疫菌的生物型均为古典型;9株菌生态型为青藏高原型,1株为祁连山型;基因型均为5型.10株菌的质粒谱相同,相对分子质量都为6×106、45×106、65×106.50.00%(5/10)的鼠疫菌具备4个毒力因子,毒力检测结果显示,均为强毒菌.结论 玉树市藏系绵羊分离的菌株均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藏系绵羊鼠疫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仍然存在潜在威胁,应加强对其的监测及相关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力度.

    作者:靳娟;杨晓艳;熊浩明;代瑞霞;李存香;祁美英;杨汉青;李积成;张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饮水型砷暴露人群甲状腺激素受体mRNA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不同水平砷暴露对人群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 receptors,TRs)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砷的内分泌干扰效应.方法 采用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在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依据饮水砷含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10μg/L)、低剂量组(10~<100 μg/L)、中剂量组(100~<200 μg/L)、高剂量组(≥200 μg/L);按性别分层后共抽取调查对象273人(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为58、49、66、100人),开展问卷调查、尿砷测定及心电图检查.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其血液TRs mRNA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人群血液甲状腺激素α受体(TRα)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2±5.7)×10-4、(12.2±5.0)×10-4、(12.3±5.4)× 10-4、(12.2±4.3)×10-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09,P>0.05).各组人群血液甲状腺激素β受体(TRβ)mRNA相对表达量均较低,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为(5.7±4.1)×10-6、(8.6±7.6)×10-6、(6.3±4.2)×10-6、(6.2±3.8)×10-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8,P<0.05).TRβ mRNA相对表达量随水砷含量及尿砷含量的增加均呈倒U型曲线(R2=0.035、0.067,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人群血液TRβ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剂量组相比,高剂量组人群血液TRβ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显示,砷致心律失常多表现为窦性心律过缓,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心律失常检出率分别为12.1%(7/58)、10.2%(5/49)、13.6%(9/66)、19.4% (19/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77,P> 0.05).心率与TRβ mRNA相对表达量lg值呈正相关(r=0.218,P<0.05).结论 慢性砷暴露可干扰人血液TRβ mRNA的正常表达,砷致心律失常可能与TRβ mRNA的异常表达有关.

    作者:韩晓红;郭志伟;杨卫红;武克恭;李艳红;夏雅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肠道毛首鞭形线虫感染1例

    人是毛首鞭形线虫(简称鞭虫)唯一的传染源和宿主,主要居于回盲部,多数可蔓延至结肠,少数见于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广东省广州市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确诊1例肠道鞭虫感染,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林某,女,54岁,家庭主妇,广州番禺人.1.2 诊断方法: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鞭虫虫体而确诊.2 结果2.1 病史与症状:患者咳嗽21 d、腹泻10 d,于2015年10月5日人院.21 d前,患者开始不明原因的干咳,无胸痛、胸闷、气促,无畏寒、发热.9月26日起腹泻黄色稀烂便,每日2~3次,每次量约50~ 200 g,仍有干咳,无腹痛、恶心、呕吐等.9月29日开始频繁干咳,在当地医院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16.02×109个/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3.98×109个/L.患者10年前曾行子宫肌瘤摘除术,否认酗酒,否认家族中类似病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

    作者:李桃源;梁旭竞;陈友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补硒提高抗氧化能力对慢型克山病预后影响的随机化试验

    目的 采用随机化试验评价补硒提高抗氧化能力对慢型克山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试验设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39例慢型克山病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1和68例.试验组每天口服硒酵母胶囊,对照组口服等量不含硒的酵母胶囊.随访观察9个月,采血检测血硒含量,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含量.比较两组人群血硒和抗氧化指标的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用Log-rank法检验结局发生率曲线之间的差异.结果 干预9个月后,试验组血硒[(141.2±71.0)μg/L]、GSH-Px活力[(109.7±22.0)U/ml]、TSOD[(76.6±31.8)U/ml]高于对照组[(67.9±29.4) μg/L、(93.8±12.9)U/ml、(62.7±20.9) U/ml,t=-6.93、-4.53、-2.66,P均<0.05],两组TAOC、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1±4.0)比(14.2±4.2)U/ml、(8.8±2.7)比(9.0±2.6) nmoL/ml,t=0.12、0.35,P均>0.0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人群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P>0.05),且患者的生存率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水平,但补硒140 d后,试验组的生存状态开始好于对照组.结论 慢型克山病患者在正常治疗条件下,每天补硒200 μg 9个月,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但未见生存期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延长.

    作者:高祥芝;刘增超;王铜;李奇;梁娜;侯杰;徐伯楠;刘红;邓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4年青海省人间布鲁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青海省2014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掌握人间布病的地区、人群、职业分布情况.方法 依据2014年“中央转移地方公共卫生资金补助项目-青海省人间布鲁杆菌病防治实施细则”,在青海省选择9个县1个市开展人间布病调查,重点调查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密切的重点人群.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进行布病抗体检测,根据《布鲁杆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进行诊断.结果 在9个县1个市共检测3 083人,感染人数为96人,感染率为3.11%,患病人数为46人,患病率为1.49%.确诊新发病例46例.感染率和患病率,其性别、年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766、2.236、11.053、10.160,P均>0.05);职业分布以牧民为主,占73.91%(34/46);民族分布以藏族为主,占73.91%(34/46).除玛沁县未出现患病病例外,其余县市均有患病.结论 青海省局部地区人间布病疫情仍然活跃,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宣传和职业干预,提高自我的防控能力;对感染者和患者高发地区需要进一步开展传染源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逐步控制青海省人间布病疫情的发生.

    作者:王建玲;胡桂英;徐立青;薛红梅;赵延梅;杨旭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食盐碘含量调整前后山东省烟台市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山东省烟台市食盐碘含量调整前后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方法 分别于食盐碘含量调整前(2010年)和调整后(2014、2015年),抽检了烟台市居民户盐碘、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孕妇尿碘、饮用水水碘,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调整前分别为98.27%和97.28%,调整后分别为97.44%和96.14%.盐碘均数由调整前31.45 mg/kg降为调整后21.96 mg/kg,调整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9,P< 0.05).调整前全市8~ 10岁儿童触诊法甲状腺肿大率为0.92%(22/2400),调整后B超法甲状腺肿大率为1.89%(34/1 800).调整前8~ 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191.0 μg/L,调整后降为173.0 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6,P< 0.05).调整前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54.0 μg/L,调整后降为130.4 μg/L,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4,P< 0.05).调整后烟台市水碘中位数为5.4 μg/L,60个乡镇中有52个低于10μg/L.结论 食盐碘含量调整前后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国家标准之内(>90%),调整后的盐碘均数较调整前明显降低.调整前后8~ 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均在低于5%的消除范围之内.目前的食盐碘含量对于8~ 10岁儿童更科学合理,但是孕妇碘营养不足,建议孕妇增加高碘食品的食用频次.

    作者:秦玉君;蒋雯;刘静;王茂波;向继平;姜桦;徐小雯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将论文写入克山病防治的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近号召科技人员“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和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至21世纪初,克山病防治的先辈和前辈取得了许多可喜成果,包括克山病的治疗方法、补硒预防措施和卫生标准,这些成果为有效控制克山病的流行和指导全国克山病防治工作发挥了关键的科技支撑作用.近十多年来,我们一直继续完善技术规范,以指导全国克山病防治工作;开展转化研究,以应对新形势下全国克山病防治工作的挑战.为实现克山病防治的中国梦,我们还须努力去实现全国克山病的完全消除和可持续消除,并总结克山病消除的经验,使其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疾病的防控和消除中,续写这篇克山病防治中国梦的大论文.

    作者:王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田鼠巴贝虫抗原组分免疫鉴定与质谱分析

    目的 分析田鼠巴贝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组分,寻找敏感、特异的诊断候选抗原.方法 用田鼠巴贝虫感染BALB/c小鼠,待红细胞感染率达到高峰时(感染率>70%),收集虫体,制备可溶性抗原;同时收集BALB/c小鼠的本底血清和感染田鼠巴贝虫7、14、21、28、35、42、49和56 d后的血清;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分析可溶性抗原的蛋白组分,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可溶性抗原的免疫反应性,选择阳性反应条带进行质谱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 可溶性抗原经SDS-PAGE分析,可观察到9条主带和12条次带,蛋白条带的相对分子质量(Mr)介于(12~185)×103(kDa);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感染后7d的混合鼠血清可识别Mr为40和45 kDa的蛋白条带且反应较强,感染后14d的混合鼠血清可识别Mr为40、45、54和95 kDa的蛋白条带,感染后21 d的混合鼠血清可识别Mr为27、40、45、54、95和110 kDa的蛋白条带,感染后28 d至感染56 d的混合鼠血清均可识别Mr为27、40、45、54、95和110 kDa的蛋白条带且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出现其他的弱反应条带.阳性反应条带通过质谱鉴定和序列分析,共确定336个蛋白,包括表面抗原、热休克蛋白70、血清反应抗原、含t-复合物多肽伴侣蛋白的Eta亚基1和未命名蛋白.结论 田鼠巴贝虫可溶性抗原中Mr为40、45、54 kDa的组分是较好的诊断候选抗原,在田鼠巴贝虫病诊断中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卢艳;陈韶红;储言红;艾琳;蔡玉春;简莎娜;陈家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