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艳
目的:收集整理现代中医应用《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炎的文献信息,为临床应用《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炎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关于《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炎的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分析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方治疗肺炎的文献总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探讨性文献,个案报道、非RCT文献和RCT文献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RCT文献近年来上升趋势相对较大。现代中医运用多类经方治疗肺炎,运用范围较广,常用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真武汤、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小青龙汤、白虎加人参汤、承气汤加减类方、理中汤等。现代中医多运用经方原方或加减治疗各类肺炎,如非典型肺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等。结论:经方治疗肺炎越来越得到现代中医的重视,研究设计方案亦较前严谨,现代中医常灵活运用各类经方加减治疗各种类型的肺炎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尹苏平;欧爱华;何文星;莫晓文;徐国峰;颜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无论治疗抑或摄生方面,朱丹溪学术思想中蕴含的节欲保精理论都是显而易见的。其节欲保精理论,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保易乏之阴精乃强身之要;二是从静养和节欲出发,主张静养以制君火,节欲以制相火,素食茹淡以保阴之化源,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
作者:董晓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江一平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对于脾胃湿热证的辨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江教授在治疗脾胃湿热证时,辨证上强调四诊合参,尤其注重对舌象的观察;治疗上主张清利湿热,调理脾胃气机,调摄生活,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魏鹏辉;江一平;邓陈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为了全面掌握妊娠呕吐治疗的临床治疗思路及方法,笔者在复习近三十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选择治疗方法的角度将其归纳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别进行综述,并分别从其概念、临床运用的角度进行总结、归纳;同时举出笔者用热敏灸治疗妊娠呕吐的案例,供广大医者临床治疗参考。
作者:姚欣;胡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孟河医派出现至今已有两三百年历史,他们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上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骨质疏松症近来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备受医者们关注,中医上又以骨痿与骨质疏松为贴近,本文对孟河医家治疗骨痿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加以收集、整理,希望能对现代医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卞胡伟;蒋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通心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功效,临床可用于因气虚、血滞(血瘀)导致疼痛的内科、妇科和老年科病证的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春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糖尿病多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予降糖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两组均15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57.9%。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多汗症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崔晓云;赵巧凤;王河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菟丝子及菟丝子多糖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大鼠Th1/Th2炎症因子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STZ建立GDM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另设正常妊娠组。西药对照组予二甲双胍200mg/kg,菟丝子总提物组、菟丝子多糖组分别予6倍成人等效剂量相应提取物,正常妊娠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用药15d后测定血清P、E2、TNF-α、IL-10,计算子宫、卵巢指数、总胎数及流产率。结果:菟丝子总提物及菟丝子多糖均能提高GDM大鼠血清P、E2水平(P<0.01),降低TNF-α水平、提高IL-10水平(P<0.01),提高子宫、卵巢指数及总胎数(P<0.01或P<0.05),降低流产率(P<0.01)。结论:菟丝子总提物与菟丝子多糖均能通过提高血清E2、P水平,纠正GDM造成的母体Th1/Th2炎症细胞因子的失衡,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黄长盛;邢娉婷;周汝云;张宁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从中医角度多归为“肺萎”范畴,郑心教授自拟间质1号、间质2号方,以分期辨证、标本同治、活血通络为特色,治疗间质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欣;郑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危亦林为元代旴江名医,其伤科名著《世医得效方》中艾灸疗法内容丰富,运用于内、外、妇、儿诸科。危氏急症宜灸,热证可灸的主张,扩大了艾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其辨证施灸、喜重灸、脐灸与隔物灸的方法,提高了艾灸的临床疗效。且其重视灸法治未病、灸后调养等思想,为灸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潘毅;付勇;何晓晖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肿瘤血瘀证是一种病理现象,也是机体的一种应激限制肿瘤发展、转移的保护反应。对肿瘤瘀血证治疗不能停留在低层次的辨证论治水平,而应把握其形成的深层机制,辨病、治病为主,辨证、除证为辅。因此,肿瘤治疗以清毒、祛湿、软坚散结等祛邪法为先、为要,再辅以活血化瘀以达到抽丝剥茧、助益祛邪。
作者:梁启军;熊墨年;杨光华;周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紫黄生肌膏应用于肛瘘术后切口换药对创面愈合的疗效,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肛瘘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紫黄生肌膏纱条和呋喃西林纱条对伤口进行换药处理,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切口疼痛程度、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几方面进行疗效观察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率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紫黄生肌膏基于中医学“煨脓长肉”理论,可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作者:甄曙光;杨建华;王晓鹏;文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药三七抗肿瘤的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集中探讨三七总皂苷以及三七单体皂苷和人参皂苷抗肿瘤的机制。结论:三七中抗肿瘤的成分不仅有三七总皂苷,其他的一些单体皂苷任然具有抗肿瘤的作用,但目前研究仍停留在细胞水平,如果继续深入从基因的层次研究,将会对三七抗肿瘤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张利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邵文全认为,正气亏虚、湿热蕴肤是湿疹贯穿始终的基本病机。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中药现代药理研究,内外同治,以通阳化气为大法,流通一身之阳气,自拟通阳化气方治疗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刘浩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优选建昌帮蜜炙谷糠的佳制备工艺。方法:以5-羟甲基糠醛、水分、水浸出物和外观性状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查加蜜量、加水量、炒制时间和温度对蜜糠制备工艺的影响,确定佳制备工艺。结果:蜜糠佳制备工艺为加谷糠量20%的蜜,加蜜量40%的水,在90℃下炒制120s。结论:优选的制备工艺切实可行。
作者:王文凯;张晓婷;翁萍;杨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高泌乳血症为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中医对此并无记载,刁军成教授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肾虚肝郁,临床治疗多以补肾固精,疏肝散结为法,现将其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案例介绍如下,为临床高泌乳素血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琪;刁军成;刘宇翔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通过分析增液汤的组成、功效及其与承气汤的区别,探讨增液汤和《温病条辨》中7个加味方的关系,以期更好地在临床应用这些方剂。
作者:赵文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治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关于穴位埋线疗法的不良反应却少有报道,规范标准的处理方式则更少提及。笔者通过对《伤寒论》《肘后备急方》等古籍中相关条文的学习,综合采用电磁疗及隔蒜灸,使1例严重线结反应的患者恢复正常,未造成不良后果。
作者:偶鹰飞;李剑虹;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明代旴江金溪名医龚廷贤一生著作宏富,其著作中所记载的方剂备受历代医家推崇,近代医家对其方剂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从未间断。对近年来龚氏方剂的现代研究进行分类整理概述,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冯倩倩;李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刁军成教授认为绝经综合征病机以肾气虚衰,天癸亏竭,肝肾不足为主。肾阴阳的虚衰,导致肾之阴阳偏盛偏衰现象,从而导致脏腑阴阳失调。临床证型以肾阴阳失调为主,累及心、肝、脾等脏腑,可表现为寒热错杂证,故治疗大多从调整阴阳着手,以调整阴阳为主兼以调肝养心健脾,辨证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夏莉莉;刁军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