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横县茉莉花挥发油积累动态的研究

梁丹;陈丽玫;龚月嫔;谢金利

关键词:茉莉花, 挥发油, 动态积累
摘要:目的:研究广西横县茉莉花挥发油总量及其主要药用成分在不同时期含量变化,揭示茉莉花挥发油主要成分的积累动态规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茉莉花挥发油,并比较茉莉花在花期中其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情况,确定其佳采收期。结果:GC-MS联用法测定茉莉花挥发油的含量,其动态积累有一定的规律。通过比较顺式二十三烯(Z-9-Tricosene)、亚麻酸(LNA)和二十五烷(Pentacosane)这三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得出,在4月到6月期间,其含量比较低,到8月时其含量都达到了高,后面呈下降趋势。结论根据茉莉花挥发油其中三种成分的积累动态规律,茉莉花的佳采收期为8月份。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干预呃逆从肺论治

    通过针灸迎香、太渊、膻中、中脘为主穴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呃逆从肺论治的临床意义,为针灸治疗呃逆提供临床参考。

    作者:邓陈英;刘建武;吴玉婷;黄征;郑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郑心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2则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从中医角度多归为“肺萎”范畴,郑心教授自拟间质1号、间质2号方,以分期辨证、标本同治、活血通络为特色,治疗间质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欣;郑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陈旧老伤”的辨治心得

    根据“老伤”局部刺痛、晚上明显、变天加剧的疼痛特点,认为病因病机主要是瘀血与风寒湿邪相合或再兼有肝肾精血不足,多种病因叠加,导致“老伤”缠绵难愈。依据这个理论,以活血行气与祛风散寒除湿并用或再配伍补益肝肾之品为法,运用身痛逐瘀汤加减,取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方涛;黄利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电磁疗加隔蒜灸治疗穴位埋线后线结反应1例

    穴位埋线疗法是针灸治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关于穴位埋线疗法的不良反应却少有报道,规范标准的处理方式则更少提及。笔者通过对《伤寒论》《肘后备急方》等古籍中相关条文的学习,综合采用电磁疗及隔蒜灸,使1例严重线结反应的患者恢复正常,未造成不良后果。

    作者:偶鹰飞;李剑虹;刘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刁军成运用乌梅丸治疗绝经综合征验案1则

    刁军成教授认为绝经综合征病机以肾气虚衰,天癸亏竭,肝肾不足为主。肾阴阳的虚衰,导致肾之阴阳偏盛偏衰现象,从而导致脏腑阴阳失调。临床证型以肾阴阳失调为主,累及心、肝、脾等脏腑,可表现为寒热错杂证,故治疗大多从调整阴阳着手,以调整阴阳为主兼以调肝养心健脾,辨证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夏莉莉;刁军成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自拟降脂护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

    目的:客观评价自拟经验方降脂护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收集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降脂护肝汤观察组和荷丹片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影像学B超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降脂护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田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与外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采取钢板内固定术与支架外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患者69例,分为两组,其中外固定组28例,采用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内固定组41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通过术后随访,再采用影像学测量参数及腕关节背伸、掌曲以及Dienst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定,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时间1~3年,平均为2年。在腕关节的背伸、掌曲、影像学评估及Dienst功能评分方面,内固定组比外固定组疗效更优。结论: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明显优于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术。因为它能够较好的恢复桡骨高度,做到解剖复位,并且对腕关节早期功能锻炼方面也比较有利,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行之优效的固定方式。

    作者:余征;万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妇人规·经脉类》滋阴药配伍应用浅析

    通过归纳剖析《妇人规·经脉类》中滋阴类药的配伍,认为张景岳在月经病的治疗中滋阴药的配伍应用广泛灵活,阴虚者滋补五脏精血,配伍活血化瘀药寓消于补以防克伐正气,配伍温阳药阳长阴生以温养气血,配伍清热药养液生津以顾护阴津,配伍补气药益气固血以塞流复旧,体现了其调经重滋阴固本的思想。

    作者:王婵;张建伟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江医家龚廷贤名方现代研究概述

    明代旴江金溪名医龚廷贤一生著作宏富,其著作中所记载的方剂备受历代医家推崇,近代医家对其方剂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从未间断。对近年来龚氏方剂的现代研究进行分类整理概述,为以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冯倩倩;李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葛根素缓释微丸的制备

    目的:研制葛根素骨架型缓释微丸,考察体外释放规律。方法:通过挤出滚圆法制备缓释微丸,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缓释微丸的释放度为指标,考察卡波姆974P、氯化钙,微晶纤维素(MCC)3个因素的影响。结果:佳工艺处方为4%卡波姆974P,1%氯化钙,65%MCC,5%吐温-80。结论:制备的缓释微丸符合设计要求,可应用于临床。

    作者:童敏;谭梅英;詹利之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江一平治疗脾胃湿热证经验

    江一平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对于脾胃湿热证的辨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江教授在治疗脾胃湿热证时,辨证上强调四诊合参,尤其注重对舌象的观察;治疗上主张清利湿热,调理脾胃气机,调摄生活,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魏鹏辉;江一平;邓陈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邵文全通阳化气法治疗湿疹经验

    邵文全认为,正气亏虚、湿热蕴肤是湿疹贯穿始终的基本病机。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中药现代药理研究,内外同治,以通阳化气为大法,流通一身之阳气,自拟通阳化气方治疗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刘浩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通心络胶囊临床应用拓展举隅

    通心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功效,临床可用于因气虚、血滞(血瘀)导致疼痛的内科、妇科和老年科病证的辅助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刘春援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经方治疗肺炎的文献计量分析

    目的:收集整理现代中医应用《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炎的文献信息,为临床应用《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炎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关于《伤寒论》经方治疗肺炎的文献,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计量分析对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经方治疗肺炎的文献总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探讨性文献,个案报道、非RCT文献和RCT文献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RCT文献近年来上升趋势相对较大。现代中医运用多类经方治疗肺炎,运用范围较广,常用的方剂如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真武汤、白虎汤、竹叶石膏汤、小青龙汤、白虎加人参汤、承气汤加减类方、理中汤等。现代中医多运用经方原方或加减治疗各类肺炎,如非典型肺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肺炎等。结论:经方治疗肺炎越来越得到现代中医的重视,研究设计方案亦较前严谨,现代中医常灵活运用各类经方加减治疗各种类型的肺炎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尹苏平;欧爱华;何文星;莫晓文;徐国峰;颜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多汗症57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14例糖尿病多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予降糖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两组均15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57.9%。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结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多汗症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崔晓云;赵巧凤;王河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广西横县茉莉花挥发油积累动态的研究

    目的:研究广西横县茉莉花挥发油总量及其主要药用成分在不同时期含量变化,揭示茉莉花挥发油主要成分的积累动态规律。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茉莉花挥发油,并比较茉莉花在花期中其中三种成分的含量情况,确定其佳采收期。结果:GC-MS联用法测定茉莉花挥发油的含量,其动态积累有一定的规律。通过比较顺式二十三烯(Z-9-Tricosene)、亚麻酸(LNA)和二十五烷(Pentacosane)这三种成分的质量分数得出,在4月到6月期间,其含量比较低,到8月时其含量都达到了高,后面呈下降趋势。结论根据茉莉花挥发油其中三种成分的积累动态规律,茉莉花的佳采收期为8月份。

    作者:梁丹;陈丽玫;龚月嫔;谢金利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37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予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测定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0.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时间、关节功能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值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效果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作者:汤志利;席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妊娠呕吐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为了全面掌握妊娠呕吐治疗的临床治疗思路及方法,笔者在复习近三十年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选择治疗方法的角度将其归纳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别进行综述,并分别从其概念、临床运用的角度进行总结、归纳;同时举出笔者用热敏灸治疗妊娠呕吐的案例,供广大医者临床治疗参考。

    作者:姚欣;胡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0例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观察组予口服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匹维溴铵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症状积分均有降低,但观察组症状积分改善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D-IBS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辉;黄慧芝;葛来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孟河医派“脾肾相关、活血化瘀”治疗骨质疏松初探

    孟河医派出现至今已有两三百年历史,他们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上占有了很重要的地位。骨质疏松症近来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备受医者们关注,中医上又以骨痿与骨质疏松为贴近,本文对孟河医家治疗骨痿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加以收集、整理,希望能对现代医家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所帮助。

    作者:卞胡伟;蒋涛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