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彭;覃海龙;云雪林
目的:观察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静脉曲张性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第2、7、10d肛门疼痛评分,以及观察术后两组患者肛缘水肿、术后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等指标。结果:术后第2、7、10d观察组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肛缘水肿、术后出血、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狭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式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实用。
作者:陈光华;李国华;盛忠兰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四妙温胆汤治疗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少弱精症患者辨证为痰湿瘀热证,予四妙温胆汤加减,1剂/天,30d为一个疗程,连续服药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受孕及精子数量、活动力指标。结果:少精症组有效率90.00%,弱精症组有效率88.88%,少、弱精症有效率82.36%;80例患者治疗前后精液指标变化情况比较,a级精子、(a+b)级精子、精子活动率以及精子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妙温胆汤清热除湿、化痰活血,治疗痰湿瘀热型少弱精症患者疗效肯定。
作者:曾艺文;刘泽军;李晚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透皮给药系统疗与口服给药相比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其常见促渗方法包括物理、化学促渗、微针、微乳等。三伏贴是传统中药透皮给药的一种形式。三伏贴在防治肺系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疗效显著,并有医者已将现代透皮给药技术应用于三伏贴的研究中。但三伏贴存在制剂方法落后、个体差异明显、有效成分透过率低等问题,如果借助现代透皮给药的技术和方法,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经络腧穴,合理改进剂型,必将使中医经皮给药尤其是在三伏贴治疗慢性疾病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作者:乔夕;陈磊;黎明修;尚俊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比较耳针沿皮透刺法与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治疗脊髓损伤后癃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采用耳针沿皮透刺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方法进行处理。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膀胱压力容积、排尿次数、膀胱功能积分,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膀胱压力容积、排尿次数、膀胱功能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沿皮透刺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癃闭的疗效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耳针沿皮透刺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癃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留置尿管、间歇导尿法。
作者:部爱贤;王立国;侯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防治中晚期肺癌患者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12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肿瘤(如放化疗)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21d为一疗程,观察2个疗程,记录每个观察点患者症状积分、KPS评分、凝血酶谱、D2聚体、血常规。结果:2个疗程后观察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后,D2聚体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D2聚体水平与同疗程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可改善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未见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适用于中晚期肺癌高凝状态患者门诊防治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形成。
作者:彭涛;欧阳喻璐;李志丹;朱伟伟;左芬;孙锦茂;童康尔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慢性肾脏病的基本病机一般为“虚”“湿”“瘀”“毒”,治疗也大多从这四方面入手。《内经》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介绍导师王茂泓运用升清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慧;王茂泓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探讨旴江医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有关外治法的临床运用,发现危氏外治方法多样,包含灸法、脐疗、放血、刮痧、敷药等,运用范围广泛,包括内、外、妇、儿诸科;认为危氏很好地推动了外治法的发展,同时对外治法的现代临床运用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潘毅;付勇;黄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前在艾灸治疗过程中偶见的身体过敏现象尚未有准确的解释。为进一步对临床艾灸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和研究,笔者通过案例导引,分析归纳出艾灸过敏反应主要由艾灸燃烧烟样物质、艾灸温度、艾火光辐射、精神紧张、遗传基因五个因素引起。过敏者也许由其中一个因素起作用,或许由其中两个及两个以上因素综合引起,因而在临床灸疗时应积极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
作者:郝峻;彭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苦参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探讨苦参素与5-氟尿嘧啶(5-Fu)联合使用时是否具有增敏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苦参素分别干预SMMC-7721细胞24,48,72h,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5-Fu单独及与不同浓度的苦参素联合分别干预SMMC-7721细胞24,48h,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SPSS14.0统计软件计算5-Fu单独及其与苦参素联合干预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不同浓度的苦参素与SMMC-7721细胞作用24h后,能够明显抑制瘤细胞的生长(P<0.01)。20、40mg/ml的苦参素作用48,72h后对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40mg/ml的苦参素与瘤细胞分别作用24,48,72h的抑制作用高于50μg/ml 的5-Fu(P<0.05或P<0.01)。5-Fu单独与SMMC-7721细胞分别作用24,48h后的IC50值分别为102.77μg/ml和69.44μg/ml,在与不同浓度的苦参素联合作用于瘤细胞后,其IC50值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苦参素浓度组为5.0,10.0,20.0mg/ml(P<0.01)。结论:苦参素不仅能够明显地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而且在与5-Fu联合使用时能够明显地提高肿瘤细胞对5-Fu的敏感性。
作者:湛学军;谢大泽;胡银英;赵林;周南进;戴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通过对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分析,辨别其与伤寒体系辨证的区别,简评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的特点。
作者:宋颖星;马伯艳;肖兰;段润章;任月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磁热疗法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性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诊断肿瘤骨转移伴有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总剂量30-42Gy/10-14次,每周放疗5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每次放疗前30-60min给予疼痛部位磁疗照射15-30min;设定治疗温度控制范围40℃-45℃,照射距离30-40cm,每周3-5次,共10-14次。治疗结束后4周,评价两组疼痛缓解率。结果: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70%,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3.33%,两组间止痛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活动能力改善总有效率为9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磁热疗联合放疗疗效优于单纯放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景鑫艳;李仁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总结陶凯教授运用自拟加味麦门冬饮子治疗慢阻肺危急重症的经验。陶凯教授认为,慢阻肺危急重症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治疗当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因本病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若肺虚久病,每遇六淫之邪乘袭,可引起慢阻肺急性发作。患者体质虚弱急性反复发作终致危急重症发生。慢阻肺危急重症以标实为急,标实为热毒、痰饮、瘀血之邪。而慢阻肺以多脏虚损为其病机本质,主要表现为肺肾气阴两虚。陶凯教授指出,慢阻肺为慢性病,按照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此病不可急治,只可在补虚的基础上加以祛邪宣肺。加味麦门冬饮子以“补益肺肾,益气养阴生津兼清肺活血”为组方基本原则,经临床多年实践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举典型病案为例加以说明。
作者:张煜潇;马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初步探索和发现古代中医治疗恐惧症方剂的内在用药配伍特点。方法:运用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同时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R型聚类指标)等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整理。结果:发现中国古代医家治疗在现代常见情志病之一的恐惧症更偏重于应用安神、补气养血、温补阳气等药物。结论:安神、补气养血、温阳等药物在治疗恐惧症中应用较多,这为更好地分析恐惧症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证治机理等都具有良好的借鉴和理论性的指导性意义。
作者:刘舒;王臻;秦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临床上,阴挺中医多责之气虚、肾虚,治以补虚、举陷等。介绍胡小荣教授在补中气,益肾气的同时,佐以振奋阳气,尤以温通肾阳,以达到升提目的的临床验案。
作者:叶正园;胡小荣;熊秀林;温梦雪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自拟消肿膏治疗早期踝扭伤肿胀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踝扭伤肿胀患者30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50例、治疗组153例,治疗一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消肿膏治疗早期踝扭伤肿胀疗效明显优于U型树脂绑带托外固定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赖晓榕;何建平;陈彦震;黄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合旋覆代赭石汤防治化疗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全身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静脉注射(在顺铂前15min静脉注射盐酸托烷司琼5mg),观察组25例加服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合旋覆代赭石汤治疗(1剂/d),化疗前3d开始服用,连服1周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总改善率为85%,优于对照组的75%(P<0.05);观察组纳差改善率86%,优于对照组的55%(P<0.05),观察组化疗消化道反应比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合旋覆代赭石汤配合盐酸托烷司琼注射液防治化疗消化道毒副反应效果优于单用盐酸托烷司琼组。
作者:赵莉莎;李仁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介绍丛慧芳教授从心论治不孕症的理论和经验。方法:分析现代社会中的情志因素对不孕患者的影响,心与焦虑、急躁等情绪的联系,以及五脏的相互关系,来治疗不孕症。结果:从心论治不孕症收到良好效果。结论:不孕症的治疗需要考虑情志因素,不能单从补肾入手,丛慧芳教授独特的诊治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阳;丛慧芳;徐晓宇;姜学英;邵含;姜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在长期临床灸疗实践中,笔者发现在艾灸过程中医者和患者双方共同守神易激发热敏灸感,同时热敏腧穴存在着“喜热”特性,即热敏腧穴较非热敏腧穴更耐热的临床现象,同时热敏腧穴存在着潜伏期、激活期、高峰期和衰退期的时间-灸感强度变化规律,其表现在一次治疗的全过程和治疗疾病疗程的全过程,发现和研究以上热敏腧穴规律现象可以更好的了解热敏腧穴特性,激发热敏灸感,增强经络感传,判断疾病预后。
作者:谢秀俊;朱希法;陈日新;焦琳;葛腾;郑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笔者从病因病机、遣方用药、生活调理等三方面介绍葛来安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证经验,并附其典型案例2则。葛师辨证以虚实为纲,治以养阴润肠、调畅气机为法,再随证加减,可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王小辉;葛来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泻白散出自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主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该方配伍严谨,用药精当,疗效显著,临证不局限于小儿,一直为临床采用。笔者选取袁红霞教授采用泻白散治疗右上腹胁肋胀满、发热、牙痛、口疮等验案,探讨泻白散的临床运用效果,以此说明泻白散或与他方合方,能调达气机、清泄郁火,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思想。
作者:笪如桥;袁红霞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