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因时制宜在《儒门事亲》的应用

王非;郭育汝

关键词:因时制宜, 儒门事亲, 张子和
摘要:张子和重视因时制宜治疗原则,在论病施治用药诸方面均注重时间因素的影响,论病法天应时、治病因时制宜、制药服药以时为度.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仲景《伤寒论》之解表法治下利

    《伤寒论》源自1800多年前的西汉中末年,为中医辨证论治观的理论渊源,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甚广[1].其虽总言六经辨证,但其所涉及的疾病论治方法仍是现代临床实践的理论基础;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仍是现代中医学子学习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其中很多治法非常独特,现就其所论述的运用解表法[2]治疗兼有表证的下利谈谈个人看法.

    作者:章美玲;胡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李培治疗胃脘痛经验

    李培教授临床多年,对胃脘痛的诊治有着独特的见解,本文从胃脘痛的病因病机、临证要点、诊治特色等方面总结介绍李培教授诊治胃脘痛的经验.

    作者:罗梦霞;袁嘉仪;韦长林;李丽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高血压(血瘀阳亢痰浊证)患者左室重构构型与血压、病程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血瘀阳亢痰浊证”患者左室重构构型与血压、病程的关系.方法:通过采集200例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一般资料、中医症状,结合四诊进行中医辨证,并对患者血压、心超及中医症状积分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构型组患者病程短于向心性重构组(P<0.01)、向心性肥厚组(P<0.01)和离心性肥厚组(P<0.01),离心性肥厚组患者病程长于向心性重构组(P<0.01)和向心性肥厚组(P<0.01);正常构型组患者收缩压低于向心性重构组(P<0.01)、向心性肥厚组(P<0.01)和离心性肥厚组(P<0.01),向心性重构组患者收缩压低于向心性肥厚组(P<0.01),向心性重构组与离心性肥厚组收缩压低于向心性肥厚组(P<0.05);正常构型组患者舒张压低于向心性肥厚组(P<0.01)和离心性肥厚组(P<0.01),向心性重构组舒张压低于向心性肥厚组(P<0.05)、离心性肥厚组(P<0.05);离心性肥厚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高血压(血瘀阳亢痰浊证)患者左室重构构型以正常构型及向心性重构为主;该类患者心室重构构型与病程呈正相关,血压随着心室重构构型的加重而升高,离心性肥厚组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高.

    作者:李建华;符德玉;周训杰;桂明泰;姚磊;胡盼盼;芦波;戴健;邓中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灸法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动物的实验研究进展

    本文检索了近1999-2013年间有关针灸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通过对文献资料中灸法改善化疗后骨髓抑制实验研究内容方面的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灸法提升白细胞、诱生集落刺激因子、改善造血微环境等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灸法改善骨髓抑制的机制、穴位的选择配伍、治疗时机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作者:史勤;陈文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顺气通腑合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4例

    目的:探讨我院成方“顺气通腑合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顺气通腑合剂,观察并记录腹痛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顺气通腑合剂可提高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

    作者:姚建根;周绍荣;焦兰农;何国华;陈秋兰;毛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塌渍、TDP、超短波结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22例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TDP、超短波结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5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观察组治愈率40.9%,对照组治愈率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塌渍、TDP、超短波结合股四头肌训练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满意,有推广价值.

    作者:韦汉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量子共振检测技术与肝系亚健康状态

    量子共振检测技术是应用物理波谱检测的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概括论述了量子共振检测的方法、原理、表达方式.并简述了肝系亚健康状态,从疲劳、精神情志异常、睡眠障碍三个方面来说明量子共振检测肝系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学意义.

    作者:张铁峰;孟建宇;张邶;于京芳;韩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方探析及运用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由桂枝汤加龙骨、牡蛎而成,主治阴阳失调之男子失精,女子梦交.在分析该方的组方特点、煎服方法、病机病症特点、与桂枝汤证群方的比较、现代药理研究诸方面,可以得出本方适用于多科疾病的治疗,不管何种疾病,只要符合“阴阳失调”之病机,用之均可取得满意疗效,更是中医“异病同治”特色的具体体现.

    作者:崔文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从少阳辨治面瘫验案2则

    介绍了从少阳论治面瘫医案2则,并从中领悟中医临床取效关键在于详细问诊、灵活辨证.

    作者:潘鑫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抗氧化作用机制在预防和治疗压疮中的应用进展

    本文通过研究抗氧化作用在压疮预防和治疗中的新进展,阐述了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素和中药制剂等的抗氧化作用机制,在压疮预防与治疗中都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陈赟;张广清;钟印芹;谢宇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电针评价与H-B量表在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估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高频断续波电针评价与H-B量表在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针刺后接入100HZ断续波,以面部轻微刺痛为度,观察面部肌群的收缩运动状态,籍此评价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与H-B量表评估结果作相关性对比.结果:二者在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价比较中未见有显著性差异,相关性高,呈负相关.结论:高频断续波电针评价也可以作为周围性面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价的临床标准之一.

    作者:刘明清;刘俐;黄启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益气升津法治疗口干燥症21例

    目的:观察益气升津法治疗口干燥症的疗效.方法:将42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分别给以改善生活习惯及按摩牵正穴和益气生津法中药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用药前、用药4周后的数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4周后治疗效果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生津法对改善口干燥症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茂茂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蔡根兴从脾胃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介绍蔡根兴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认为治疗本病既要强调辨证论治,更应重视脾胃在本病发病、复发、加重中的作用,在辨证的同时采用健脾理气、滋脾养胃、健脾消食等方法,从根本上治疗本病.

    作者:刘奔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材干燥研究现状及基础理论探讨

    目的:综述中药材干燥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现有中药材的干燥研究多为经验知识的总结,关于中药材干燥特性与影响因素深入系统的研究未见报道,缺乏了解中药材干燥的基本过程与特性,未建立中药材干燥机制理论以及适合不同中药材干燥特性的数学模型,对中药材干燥的了解仍停留在直观描述和猜测等感性认识阶段,在干燥方法、工艺及设备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结论:需加强对中药材干燥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参数,在保证中药材质量和药物疗效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工艺及设备,降低干燥过程的能量损耗,提高干燥效率.

    作者:熊耀坤;李斐;刘志勇;周翔;曾文雪;朱根华;吴亚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0例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加减治疗+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经治疗后在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左室射血分数上均明显改善,6分钟步行实验距离延长,BNP均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可靠.

    作者:史默怡;李志鸿;邓晓威;金娟;隋艳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伸直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通过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探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运用手法整复及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1例,其中Gartland Ⅰ型18例、GartlandⅡ型26例、GartlandⅢ型17例,手法整复44例,手术治疗17例;并进行追踪调查,对伤肘功能的恢复状况、骨折愈合时间及畸形出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3~6个月,平均3.4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结论: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Ⅰ型及GartlandⅡ型可选择手法复位,Gart-landⅢ型可选择手术.

    作者:晏新;华水生;刘小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美心定悸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60例

    目的:观察美心定悸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旱搏属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机理.方法:在本院门诊及住院部收集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痹阻的冠心病室性早搏病例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予阿司匹林、美托洛尔、辛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标准化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美心定悸颗粒,1袋/次,3次/日,餐后用温开水冲服.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心电图及Hoter检查,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室性早搏出现的次数、ST段、T波的改变,并观察其症状与体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在改善患者室性早搏次数总疗效方面与单纯西药治疗对照组相比(65%)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心悸、胸闷等症状及舌脉方面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在观察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结论:美心定悸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室性旱搏属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证比单纯西医治疗有一定优势,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昕;罗冬珍;李秋琼;卢利员;臧清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从心肺肾同治顽固性心衰

    心、肺、肾无论在五行藏象还是在经络中都息息相关,顽固性心衰病位虽在心,但与肺肾密切相关,故在治疗中应心肺肾同治,起到标本同治的效果.

    作者:陈芳;何怀阳;黄琳;容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因时制宜在《儒门事亲》的应用

    张子和重视因时制宜治疗原则,在论病施治用药诸方面均注重时间因素的影响,论病法天应时、治病因时制宜、制药服药以时为度.

    作者:王非;郭育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产业化信息平台的关键性需求分析

    中药产业化信息平台主要从经典信息学型数据库的角度,为中药产业研究者提供服务.平台在对信息进行小粒度组织的同时,可以提供中药知识元和百科工具服务.从多角度、多层次建立信息间的关联性,充分展现知识的体系性.对信息来源作规范、细致的标注,提高信息服务的可信度.同时,平台的个性化服务也是在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的.

    作者:邵运峰;陈根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