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平;郑伯承;田本淳;王林昌
目的判明砷中毒病区水中以砷为主的各种复杂化学成份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预测砷中毒发病率.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进行研究.结果首次建立了内蒙古砷中毒病区水砷与砷中毒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结论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和仿真功能,用模型预测砷中毒发病率有较高的精度,绝对误差为0.57,因此,该模型具有很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林年丰;汤洁;杨建强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柯萨奇B组病毒(Coxsackie virus B,CVB)感染与克山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陕西省黄陵县克山病病区潜、慢型克山病患者血清CVB1-6IgM和CVB1-6IgG进行检测.结果①潜在型、慢型克山病组血清CVB1-6Ig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28.57%vs7.5%,P<0.05),但明显低于心肌炎组(60.00%,P<0.05).②潜、慢型克山病组血清CVB1-6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病区健康对照组(38.10%vs7.5%,P<0.05),但与心肌炎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病区潜、慢型克山病患者有CVB感染存在.
作者:邱芬;徐仓宝;宋鸿彬;刘作功;王亚文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降氟改水打井工程水氟含量和工程使用情况.方法选择17个打井工程较多的县(市)作为调查点,对其1982~1994年间全部所建工程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共调查工程1226处,其中停用一年以上工程189处,占15.42%,停用原因主要是管理组织瘫痪、机械管道损坏与丢失、管理费用无保障.在使用的1037处工程中,水氟大于1.0mg/L者又占163处,超标率为15.72%;40米以内、40~60米、61~99米和100米以上的不同井深工程水氟含量超标率呈依次递减,分别为28.86%、16.35%、13.40%和6.52%;井深在100米以上的水泥管和钢管井壁结构工程水氟超标率分别为9.57%和1.45%,二者间差异显著(χ2=4.6594,P<0.05).结论 (1)水氟含量与井深呈高度负相关(r=-0.9138,P<0.01).(2)钢管井壁结构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水氟相互渗漏.
作者:银恭举;侯国强;余波;张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新疆1997年食用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的现况,并为全面评估防治效果和制定防治决策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逐级汇总上报的方法;首先由各地在规定时间内依照批质量保障抽样法(LAQS)在加碘企业、零售店、居民户进行抽样,统一采用定量滴定法检测,结果汇总后逐级上报.结果新疆1997年县、市级共检测盐样941批,其中合格782批(83.10%);各抽检点的合格率分别为加碘企业(83.46%)、零售点(91.56%)、居民户(71.38%),不同抽检层次间批合格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新疆碘盐合格率虽较1996年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距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还有差距,尤其应重视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的提高.
作者:王锋锐;徐训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配合做好'97全国碘缺乏病监测工作,做为监测工作技术准备和质量保障工作的一部分,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专门制备发放了实验室检测所需的各种质控样品,并依此在监测工作开始前对各有关实验室测定质量进行了评价.本文仅报道尿碘外质控样品测定结果,盐碘全面TSH外质控样品的测定结果见另文报道.
作者:刘颖;苏明;于钧;魏红联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建立定位检测细胞或组织中柯萨奇B病毒RNA的原位RT-PCR方法(直接法).方法对柯萨奇B病毒(1~6型)感染HeLa细胞,经核酸酶(DNase和RNase)处理后的病毒感染HeLa细胞以及非感染的HeLa细胞进行原位RT-PCR检测.结果经扩增后,病毒感染的HeLa细胞呈蓝黑阳性信号;并且这种阳性信号经RNase A作用而消失,却不受DNase作用的影响;而非感染的HeLa细胞则不着色.结论原位RT-PCR法可特异地检测柯萨奇B病毒感染HeLa细胞中的病毒RNA,是一种特异和敏感的定位检测方法,可应用于研究该病毒的持续性感染及其与克山病等相关疾病的关系.
作者:张凤民;赵德超;郭淑元;郭彩玲;谷鸿喜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T-2毒素与Coxsa ckievirus B3m的双重作用对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析因设计,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I正常对照组;Ⅱ病毒组;ⅢT-2毒素组;Ⅳ病毒+毒素组.病毒组常规腹腔接种0.1ml内含1000TCID50的1640营养液;毒素组隔日按1.0mg/kg体重T-2毒素灌胃,直至实验结束;病毒+毒素组先T-2灌胃,3周后腹腔接种同稀释度病毒.各组鼠于病毒接种后第7天,14天,21天,30天,50天分批处死测定肝脏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显示病毒和T-2毒素均可非常明显(P<0.01)引起小鼠肝脏LPO含量升高.两者双重作用更为明显,但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结论 Coxsackievirus B3m和T-2毒素作用于生物体可导致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其效应强于单纯给予T-2毒素或Coxsackievirus B3m感染.
作者:曲波;尹新华;刘立志;于维汉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解亚硒酸钠对人周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转化与增殖产生有益或不利影响的临界剂量.方法用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处理培养中的淋巴细胞72h,观察T细胞转化率及增殖指数.结果在培养物中添加0.05μg/ml亚硒酸钠能显著促进转化细胞增殖;添加0.25μg/ml可促进转化细胞增殖,但显著抑制细胞转化;添加0.75μg/ml和1.50μg/ml,不仅不能促进细胞增殖,而且强烈抑制细胞转化.1.50μg/ml剂量的亚硒酸钠使非转化淋巴细胞发生葡萄状聚集甚至核融合.结论亚硒酸钠影响淋巴细胞增殖的临界剂量在0.25~0.75μg/ml之间,影响其转化的临界剂量在0.05μg/ml以下,淋巴细胞转化较之增殖对亚硒酸钠作用的反应更加敏感.毒性剂量的硒可能破坏细胞膜性结构的稳定性.
作者:陈贤均;赵红刚;徐爱芹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碘代谢,我们采用恒温消解方法测定了85例不同病期老年COPD患者尿碘,并与20例健康老人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宝刚;孙文钊;马霄男;张伟兵;刘颖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改水降氟后影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波动的因素,为调整今后的改水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苗庄村改水前后14年来的各项监测资料.结果氟斑牙患病率和尿氟水平随饮水氟含量的变化而变化;改水降氟工程的管理仍存在隐患.结论改饮低氟水能够完全控制地氟?关键在于要有规范的、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做保证;研究改水降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乃当务之急.
作者:余波;张莉;银恭举;韩旻雁;刘淑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1935年首发于黑龙江省克山县,遂因地命名为克山病.1969年8月利川县克山病暴发流行,经充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而证实.后被全国克山病病因座谈会定为克山病病区,为湖北唯一克山病区.现将近30年来本市克山病流行状况报告如下并试作其病因探讨.
作者:陈佐贤;覃吉永 刊期: 1999年第03期
柯萨奇病毒B3在心肌病中的作用与其基因组的特定核酸序列有关,其毒性尤其决定于5′端非编码区的第234位核苷酸上的碱基(是U还是C);可能与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可能与柯萨奇病毒B3无毒株在特定条件下(缺硒)的遗传突变有关;柯萨奇病毒B3蛋白与硒蛋白的结构有相似性.
作者:黄振武;夏弈明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砷中毒对人体的危害已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其毒作用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近年来,脂质过氧化(LP)学说在阐述砷毒作用机理上成为热点,这里将近年的一些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富君;孙贵范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内蒙古城镇、农牧区、病区、非病区碘盐和碘缺乏病现状.方法对1997年全区碘缺乏病中期评估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精制盐的碘化效果较粉碎盐好,但在内蒙古由于生活习惯,有50%以上居民食用粉碎盐.城镇碘盐合格率高于农牧区,但因为多数城镇为历史非病区,碘盐普及时间短,故儿童甲肿率仍偏高.结论经过多年防治,病区儿童甲肿率已下降到5%以下,可粗制碘盐的质量尚有待提高.非病区碘盐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但需要有可持续性的保障机制.
作者:李素梅;张志忠;贾海澄;于广军;沈薇;田守丽;程香云 刊期: 1999年第03期
为了探讨大骨节病病情自然消长的变化与硒元素之间的关系,我们于1982~1997年对河南省大骨节病区儿童病情及发硒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红阳;杨改霞;黄培新;郑学修;王道顺;黄文豪;崔才磊;刘景国;夏仲禹;李月梅;张广鑫 刊期: 1999年第03期
龋病被WHO列为三个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龋病的主要致龋菌为变形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属兼性厌氧或微需氧菌,本菌被公认是龋病的主要致病菌,其致龋机制在于该菌能利用宿主口腔中的蔗糖合成葡聚糖,其中一部分为不溶于水的葡聚糖,这种多糖是牙菌斑的主要成份.变链菌可代谢这些多糖产生各种酸,从而使牙齿造成破坏[1].在我国龋病的发病率为40%左右,其主要病原菌-变链菌的检测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病原微生物学检测方法,一般依据细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免疫血清分型,不但准确性差而且费时.
作者:康雪梅;王晓萍;冯维佳;于景翠;路娟;刘彦;王柏秋;傅松滨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山东省克山病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了山东省克山病32年的防治研究资料,分为克山病高发年、低发年和基本控制年三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虽然克山病病因现在不十分清楚,但和下列因素有关:缺硒;生活贫困,食物单调,以地瓜及其制品为主食,营养缺乏;如果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再感染上柯萨奇B组病毒;人体免疫功能紊乱,引起心肌代谢障碍,导致心肌损伤、坏死.结论增加硒的供应量,改善生活水平,预防病毒感染对控制克山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宋继金;相有章;王林;屈福荣;宋术亮 刊期: 1999年第03期
胃癌发病率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我国胃癌的发病有地理分布的特点[1],不同地区微量元素的分布有较大差异,胃癌患者体内微量元素的变化与癌变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并可作为胃癌诊断、复发、转移的判断指标[2,3],本文测定了胃癌患者血清中Cu、Zn、Fe、Mn、Ca含量及Ca/Zn比值,以探讨微量元素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及在临床诊治中的意义.
作者:庞达;刘凤玉;邓中慧;孙金霞;曲宏岩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低大鼠肝核T3受体特性的变化,为阐明甲状腺激素对肝细胞核T3受体的作用提供实验资料.方法用0.5%NaClO4诱导大鼠甲状腺功能低下,采用该室建立起来的T3和离体肝细胞核结合实验的方法,观察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大鼠肝核T3受体的影响.结果甲状腺功能低下大鼠肝核T3受体的亲合常数(Ka)增加,大结合容量(MBC)明显下降,T3受体占位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别,且MBC与血清T3、T4呈正相关.结论肝核T3受体的数目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与控制,甲状腺激素对肝脏的作用主要通过调节核T3受体的结合容量,而非通过改变受体占位率来实现的.
作者:肖建英;刘用璋;朱燕凌;高淑贤;王翠瑶;马克玲 刊期: 1999年第03期
目的报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影像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应用彩超与CT联合检查,对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的超声显像及CT扫描进行分析.结果 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8例累及双侧叶,引起不规则、不对称肿大,超声诊断的显像率较CT扫描高.结论应用彩超和CT联合诊断,可以克服各自仪器性能所造成的不足,起到互补的作用;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刘晓杰;张艳华;郑秀兰;关承华 刊期: 199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