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希希;张波
目的:观察生脉四物汤治疗高胰岛素血症合并频发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胰岛素血症合并频发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服用二甲双胍片+生脉四物汤治疗,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前后行24h动态心电图、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查,并观察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4h动态心电图、血清胰岛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赵巧雅;张世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流感发热临床疗效.方法:60例流感发热患儿予柴葛解肌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观察患儿退热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痊愈34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2例合并肺炎),总有效率96.67%.结论:柴葛解肌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流感效果显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体温、改善流感症状.
作者:赵金玉;郝瑞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证型规律及其与血脂检测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E(ApoE)的相关性.方法: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检测患者血脂指标,统计分析各中医证型之间血脂指标的差异.结果: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共178例,其中痰浊阻遏证42例(23.6%),脾肾阳虚证27例(15.2%),肝肾阴虚证45例(25.3%),阴虚阳亢证9例(5.0%),气滞血瘀证55例(30.9%);TC、TG、ApoA1、ApoB、HDL-C、LDL-C、ApoE在各证型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LP(a)各证型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脾肾阳虚证LP(a)显著高于其它症型.结论:原发性高脂血症以痰浊阻遏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较多见,中医证型与血脂检测指标TC、TG、ApoA1、ApoB、HDL-C、LDL-C、ApoE没有相关性,与LP(a)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程涌江;林柳青;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宫颈环形电切术是近年来诊治宫颈疾病的新技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术后宫颈创面自然愈合缓慢等并发症仍然存在,近年来临床医师运用中医西医不同方法防治术后并发症取得一定进展.
作者:刘莹;董忠芳;黄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医毒邪致病,其与六淫及其他邪气如何鉴别,此是临床与理论需要明确的问题.因毒邪易入血,干血,毒邪与血分关系密切,识辨毒邪只有以血证为着眼点.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江一平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此病乃因感受湿热毒邪与正气不足内外相合而致,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虚损为主.从明辨肝脾气血,分期辨证论治,清利湿热毒邪,常取肝脾同治,活血化瘀相兼,重视饮食情志六方面介绍江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经验.
作者:魏鹏辉;江一平;邓陈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南宋旴江名医陈自明,精于内、妇、外、喉科,善治喉喑、咽痛、喉咳、咽喉口舌生疮、梅核气等喉科疾病,是旴江喉科流派的主要创始人.撰有《管见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及《外科精要》,有关喉科辨治思想独到,内容丰富,论述精辟,对后世旴江喉科流派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有关声病喑哑的未病先防思想和经验甚为可贵,在我国医学史上首先提出了备孕预防小儿聋哑观,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方晓颖;谢强;曾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全国名老中医宋南昌治学严谨,承古拓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药并施治疗肩周炎,耳压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方面有独到经验,疗效显著.
作者:潘浩;周奕;钟光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盆炎1号方合耳穴压豆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慢性盆腔炎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至本院就诊的60例中医诊断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自拟盆炎1号方内服,经期停用,4周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记录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慢性盆腔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73.3%,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采用自拟盆炎1号方合耳穴压豆法比单用自拟盆炎1号方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穗;戴志红;邹芸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刺腧穴治疗肾虚型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肾虚型卵巢早衰的患者采取中药联合针刺腧穴的方法治疗.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月经改变情况及血清激素FSH、LH、E2值.结果:临床综合总效率高达87.5%,月经复潮率为75%,且治疗后FSH、LH值均下降、E2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配合针刺腧穴治疗肾虚型卵巢早衰疗效显著.
作者:周莹;蒋贵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山居四要》是元代的一本养生著作,其主要版本为《寿养丛书》本、《格致丛书》本和清抄本.“四要”为摄生、养生、卫生、治生之要.从起居、营宅、饮药、饮食宜忌,解救饮食中毒、保存食物、人畜疾病的预防方法等方面阐述养生知识,并收录了13首常用方剂,详细记载了方剂的主治、组成、加减、服用方法等.书中还有一些农学及古代的生活知识等,在研究古代养生学上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李崇超;范崇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通过调节氧化/抗氧化系统,改善有关酶活性及蛋白的表达,调控生长因子和胃肠激素,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等达到保护胃粘膜,抗溃疡,助消化等作用.常用于消化系统的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等疾病.本文主要通过对黄芪建中汤在消化系统中的临床运用进行探讨和总结,确定黄芪建中临床运用的思路.
作者:李云梅;张秀;伍文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男,56岁,因“呃逆3d”于2014年1月8日就诊于针灸门诊.自述近日与他人争执后出现呃呃连声,声音高亢,不能自止,醒时尤甚,近几日内几乎无缓解,纳差,寐欠安,二便可,舌红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诊断:呃逆(气机郁滞证).西医诊断:单纯性膈肌痉挛.给予放血及针刺治疗.
作者:高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大鼠模型,观察其对血液中血小板生成素(TPO)和骨髓微环境中基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依据外周血小板数量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于1、3、4、6、7、8天腹腔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正常组大鼠注射相应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动物外周血象的变化,实验结束后进行骨髓涂片,ELISA检测血浆中TPO的含量,体外培养并观察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状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小板数量、TPO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数目没有明显变化(P>0.05),基质细胞贴壁时间和贴壁率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大鼠模型血小板数目降低可能与TPO含量和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彭文虎;卢晓南;徐国良;严小军;刘红宁;尚广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茵梅大黄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茵梅大黄汤汤剂口服.结果:42例中,病程短2小时,长者5天,治愈35例,占83.3%;好转5例,占11.9%;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95.2%.结论:中医药治疗胆道蛔虫有独到优势,且安全、简便、经济、有效.
作者:刘睿;皮鹰;李拥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艾灸对运动训练小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艾灸组,每组均为20只.运动对照组、艾灸组每日进行运动训练,艾灸组于运动训练后进行艾灸关元和肾俞穴,检测运动训练后小鼠的血乳酸和肌酸激酶、耐缺氧时间.结果:艾灸后,小鼠的耐缺氧时间由24.8±1.7提高到32.8±2.7(P <0.01).结论:艾灸可以防止小鼠骨骼肌微细结构在运动训练中的损伤,从而提高耐缺氧时间.
作者:顾任钧;李忠仁;顾一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药膳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各指标及骨密度变化,探寻食疗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途径.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补肾壮骨药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治疗,期间检测疼痛积分、骨代谢指标及肝肾功能等确认安全性,治疗6个月后复查骨密度.结果:(1)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84%,二者无显著差异;(2)改善症状方面:治疗1个半月、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3)骨代谢指标:两组B-AL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同期非参数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4)骨密度方面:治疗6个月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组药物均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疗效,观察组在改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骨代谢增强骨密度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翁绳和;丁宗平;马小燕;黄兰珠;曾良成;曾修钗;沈梦茜;黄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新型健脾疗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新型健脾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生活方式干预,连续观察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体重、BMI、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体重、BMI、腰围、血压、FPG、0.5 hPG、2hPG、血脂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新型健脾疗法能有效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体重、BMI、血压、血糖、血脂水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整体干预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方案.
作者:张桂成;李辰慧;陈丁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胡珂“胃复康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郁脾虚,湿热瘀毒证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0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胃复康方+西药组(观察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对照组50例口服维酶素片及多潘立酮片;观察组50例口服胃复康方,西药同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3个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66%,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胃镜疗效: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好转,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活检:治疗后观察组固有腺体萎缩块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舌像: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脉象: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安全性观测: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及造血系统、心、肝、肾功能损害等.结论:胡珂“胃复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湿热瘀毒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秀梅;胡珂;周城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气感传的可接力性特征,探讨谢强教授“通经接气”针灸理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艾条悬灸委中穴,并采用“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循经接引,使经气朝大肠俞方向上行;对照组用艾条悬灸委中穴方法,两组均在艾灸1h后,观察灸感的感传程度.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分别为86.00%和41.50%,两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强感觉出现率分别为28.26%和12.20%,两组经气传导感觉程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气传导达全程的出现率分别为47.83%和17.07%,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能大幅度提高经气传导的程度,甚至气至病所,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波;陈丹;谢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