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绳和;丁宗平;马小燕;黄兰珠;曾良成;曾修钗;沈梦茜;黄斌
全国名老中医宋南昌治学严谨,承古拓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药并施治疗肩周炎,耳压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方面有独到经验,疗效显著.
作者:潘浩;周奕;钟光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从肝与五季的关系、肝的生理功能以及肝应春的临床指导意义入手,结合王惠珍教授辨治绝经前后诸症、月经病、月经前后诸症、腹泻等病案,探讨了肝应春理论在临床的应用及其对养生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素敏;王惠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胡珂“胃复康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郁脾虚,湿热瘀毒证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0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胃复康方+西药组(观察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对照组50例口服维酶素片及多潘立酮片;观察组50例口服胃复康方,西药同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3个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66%,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胃镜疗效: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好转,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活检:治疗后观察组固有腺体萎缩块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舌像: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脉象: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安全性观测: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及造血系统、心、肝、肾功能损害等.结论:胡珂“胃复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湿热瘀毒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秀梅;胡珂;周城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及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附近的脊神经根,产生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中医学“腰痛”范畴,因内伤、外感与跌仆挫伤致筋脉痹阻,腰府失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不一,治疗方法众多.我们采用力敏腧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希希;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女,杨某,55岁,因“双眼内眦溢泪、溢脓10年,加重2个月”于2013年7月14日前来就诊.患者于10年前始有双眼内眦溢泪、溢脓、疼痛,近2个月来情况逐渐加重,每日需擦拭脓泪20余次,且风吹、日晒后症状更为明显.曾于西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泪囊炎,10年间除进行长期的抗生素局部滴药治疗,还多次接受泪道冲洗及探通术,但病情反复,终未能治愈,多次检查双眼远视力均在1.0左右.
作者:张静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大量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瘀热阻窍”是脑出血急性期的核心病机,主张以凉血通瘀法治疗,使得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临床疗效得到大幅地提高.肾虚肝旺,络热血溢是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基础,继而瘀热髓损,神机失用是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状态,凉血通瘀法治疗本病在临床实践中得以验证.
作者:陈顺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生脉四物汤治疗高胰岛素血症合并频发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胰岛素血症合并频发早搏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服用二甲双胍片+生脉四物汤治疗,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前后行24h动态心电图、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查,并观察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24h动态心电图、血清胰岛素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赵巧雅;张世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柴芩温胆汤为《医宗金鉴》所载温胆汤加柴胡、黄芩,入少阳以清热化痰、疏肝解郁.此方在临床上运用广泛,对邪郁少阳,痰气互结的各种病症有着良好的效果.冮顺奎主任医师是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云南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笔者有幸跟随冮顺奎主任,学习冮老师运用柴芩温胆汤治疗多种疾病的经验,现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张仕杰;赵泽滢;侯敏;冮顺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艾灸对运动训练小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艾灸组,每组均为20只.运动对照组、艾灸组每日进行运动训练,艾灸组于运动训练后进行艾灸关元和肾俞穴,检测运动训练后小鼠的血乳酸和肌酸激酶、耐缺氧时间.结果:艾灸后,小鼠的耐缺氧时间由24.8±1.7提高到32.8±2.7(P <0.01).结论:艾灸可以防止小鼠骨骼肌微细结构在运动训练中的损伤,从而提高耐缺氧时间.
作者:顾任钧;李忠仁;顾一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总结近10年国内期刊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归纳妇科针灸适宜病症,以更好的指导针灸疗法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期刊系列研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4个数据库中所有关于针灸疗法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类文献,统计针灸疗法治疗妇科疾病的文献频次,病例总数,高频病种等.结果:共纳入1066篇合格文献,涉及27个病症;其中,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5个病症为高频病种.结论:针灸疗法干预的妇科病症较广泛,但分布不均,优势病种相对集中,进一步挖掘其适应症及优势病种是有价值的.
作者:马赛花;夏天;蒋龙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自拟盆炎1号方合耳穴压豆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慢性盆腔炎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至本院就诊的60例中医诊断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自拟盆炎1号方内服,经期停用,4周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记录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慢性盆腔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73.3%,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采用自拟盆炎1号方合耳穴压豆法比单用自拟盆炎1号方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穗;戴志红;邹芸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市售单叶蔓荆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单叶蔓荆子挥发油;测定挥发油的含量、折光率、旋光度及相对密度,并运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市售的单叶蔓荆子挥发油得率为0.156% ~0.222%,相对密度为0.924~0.980,折光率为1.472~1.505,旋光度为-40.8°~-13.7°;广西玉林产单叶蔓荆子分离鉴定出32种化合物,江西产分离鉴定出28种化合物,共有成分13种;共有成分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55.67%、69.39%.结论:市售不同产地的单叶蔓荆子挥发油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组成存在差异.
作者:陈宇帆;谢日健;张金莲;李志强;刘明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柴葛解肌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流感发热临床疗效.方法:60例流感发热患儿予柴葛解肌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观察患儿退热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痊愈34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例(2例合并肺炎),总有效率96.67%.结论:柴葛解肌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流感效果显著,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控制体温、改善流感症状.
作者:赵金玉;郝瑞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复方益节健片中淫羊藿苷和丹参酮ⅡA的TLC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复方益节健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淫羊藿和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的淫羊藿苷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淫羊藿苷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10~50 μg/mL(r =0.999 8,n=5)和4~20 μg/mL(r =0.999 8,n=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2%和96.77%,RSD分别为1.14和1.80.结论:本方法专属性、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益节健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阿虹;李煌;洪振丰;徐伟;柳庆龙;孙照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经气感传的可接力性特征,探讨谢强教授“通经接气”针灸理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艾条悬灸委中穴,并采用“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循经接引,使经气朝大肠俞方向上行;对照组用艾条悬灸委中穴方法,两组均在艾灸1h后,观察灸感的感传程度.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分别为86.00%和41.50%,两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强感觉出现率分别为28.26%和12.20%,两组经气传导感觉程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气传导达全程的出现率分别为47.83%和17.07%,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能大幅度提高经气传导的程度,甚至气至病所,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波;陈丹;谢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黄芪建中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治疗效果显著.能够通过调节氧化/抗氧化系统,改善有关酶活性及蛋白的表达,调控生长因子和胃肠激素,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等达到保护胃粘膜,抗溃疡,助消化等作用.常用于消化系统的肠易激综合征、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食管返流等疾病.本文主要通过对黄芪建中汤在消化系统中的临床运用进行探讨和总结,确定黄芪建中临床运用的思路.
作者:李云梅;张秀;伍文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南宋旴江名医陈自明,精于内、妇、外、喉科,善治喉喑、咽痛、喉咳、咽喉口舌生疮、梅核气等喉科疾病,是旴江喉科流派的主要创始人.撰有《管见大全良方》、《妇人大全良方》及《外科精要》,有关喉科辨治思想独到,内容丰富,论述精辟,对后世旴江喉科流派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有关声病喑哑的未病先防思想和经验甚为可贵,在我国医学史上首先提出了备孕预防小儿聋哑观,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方晓颖;谢强;曾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建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大鼠模型,观察其对血液中血小板生成素(TPO)和骨髓微环境中基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18只SD大鼠依据外周血小板数量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于1、3、4、6、7、8天腹腔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正常组大鼠注射相应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各组动物外周血象的变化,实验结束后进行骨髓涂片,ELISA检测血浆中TPO的含量,体外培养并观察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状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动物血小板数量、TPO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骨髓涂片巨核细胞数目没有明显变化(P>0.05),基质细胞贴壁时间和贴壁率也显著下降(P<0.05).结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大鼠模型血小板数目降低可能与TPO含量和骨髓微环境基质细胞生长状况密切相关.
作者:彭文虎;卢晓南;徐国良;严小军;刘红宁;尚广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麦粒肿即睑腺炎,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胞睑生疮,红肿热痛,甚而影响视力,导致生活、学习、工作诸多不便,西医治疗麦粒肿红肿硬结期无速效方法,多于麦粒肿成脓后手术切开排脓,因麦粒肿易复发,反复多次手术切开排脓易造成眼睑留疤,甚而局部感染等.中医外治法治疗此病有确切的疗效,且治疗方法多样,大多无后遗症,故查阅文献,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麦粒肿临床报道总结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患者,男,56岁,因“呃逆3d”于2014年1月8日就诊于针灸门诊.自述近日与他人争执后出现呃呃连声,声音高亢,不能自止,醒时尤甚,近几日内几乎无缓解,纳差,寐欠安,二便可,舌红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诊断:呃逆(气机郁滞证).西医诊断:单纯性膈肌痉挛.给予放血及针刺治疗.
作者:高雅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