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针灸适宜病症的现代文献研究

马赛花;夏天;蒋龙龙

关键词:针灸疗法, 妇科, 适宜病症, 文献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总结近10年国内期刊文献中关于针灸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归纳妇科针灸适宜病症,以更好的指导针灸疗法在妇科疾病中的运用.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期刊系列研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4个数据库中所有关于针灸疗法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类文献,统计针灸疗法治疗妇科疾病的文献频次,病例总数,高频病种等.结果:共纳入1066篇合格文献,涉及27个病症;其中,原发性痛经、慢性盆腔炎、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5个病症为高频病种.结论:针灸疗法干预的妇科病症较广泛,但分布不均,优势病种相对集中,进一步挖掘其适应症及优势病种是有价值的.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药结合治疗肾虚型卵巢早衰40例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刺腧穴治疗肾虚型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肾虚型卵巢早衰的患者采取中药联合针刺腧穴的方法治疗.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月经改变情况及血清激素FSH、LH、E2值.结果:临床综合总效率高达87.5%,月经复潮率为75%,且治疗后FSH、LH值均下降、E2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配合针刺腧穴治疗肾虚型卵巢早衰疗效显著.

    作者:周莹;蒋贵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山居四要》版本及学术思想研究

    《山居四要》是元代的一本养生著作,其主要版本为《寿养丛书》本、《格致丛书》本和清抄本.“四要”为摄生、养生、卫生、治生之要.从起居、营宅、饮药、饮食宜忌,解救饮食中毒、保存食物、人畜疾病的预防方法等方面阐述养生知识,并收录了13首常用方剂,详细记载了方剂的主治、组成、加减、服用方法等.书中还有一些农学及古代的生活知识等,在研究古代养生学上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李崇超;范崇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艾灸对运动训练小鼠耐缺氧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灸对运动训练小鼠耐缺氧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艾灸组,每组均为20只.运动对照组、艾灸组每日进行运动训练,艾灸组于运动训练后进行艾灸关元和肾俞穴,检测运动训练后小鼠的血乳酸和肌酸激酶、耐缺氧时间.结果:艾灸后,小鼠的耐缺氧时间由24.8±1.7提高到32.8±2.7(P <0.01).结论:艾灸可以防止小鼠骨骼肌微细结构在运动训练中的损伤,从而提高耐缺氧时间.

    作者:顾任钧;李忠仁;顾一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周仲瑛从瘀热论治脑出血急性期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从大量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瘀热阻窍”是脑出血急性期的核心病机,主张以凉血通瘀法治疗,使得中医药防治本病的临床疗效得到大幅地提高.肾虚肝旺,络热血溢是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基础,继而瘀热髓损,神机失用是脑出血急性期的病理状态,凉血通瘀法治疗本病在临床实践中得以验证.

    作者:陈顺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茵梅大黄汤治疗胆道蛔虫42例

    目的:观察茵梅大黄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临床疗效.方法:中药茵梅大黄汤汤剂口服.结果:42例中,病程短2小时,长者5天,治愈35例,占83.3%;好转5例,占11.9%;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95.2%.结论:中医药治疗胆道蛔虫有独到优势,且安全、简便、经济、有效.

    作者:刘睿;皮鹰;李拥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胡珂自拟胃复康方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

    目的:探讨胡珂“胃复康方”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肝郁脾虚,湿热瘀毒证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100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胃复康方+西药组(观察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对照组50例口服维酶素片及多潘立酮片;观察组50例口服胃复康方,西药同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3个月).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66%,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胃镜疗效: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好转,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病理组织活检:治疗后观察组固有腺体萎缩块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舌像: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脉象: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安全性观测: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及造血系统、心、肝、肾功能损害等.结论:胡珂“胃复康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肝郁脾虚,湿热瘀毒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秀梅;胡珂;周城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针刺结合背俞穴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呃逆1例

    患者,男,56岁,因“呃逆3d”于2014年1月8日就诊于针灸门诊.自述近日与他人争执后出现呃呃连声,声音高亢,不能自止,醒时尤甚,近几日内几乎无缓解,纳差,寐欠安,二便可,舌红苔薄白,脉弦数.中医诊断:呃逆(气机郁滞证).西医诊断:单纯性膈肌痉挛.给予放血及针刺治疗.

    作者:高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自拟盆炎1号方合耳穴压豆法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目的:观察自拟盆炎1号方合耳穴压豆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为治疗慢性盆腔炎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至本院就诊的60例中医诊断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自拟盆炎1号方内服,经期停用,4周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耳穴压豆法治疗,记录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慢性盆腔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73.3%,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采用自拟盆炎1号方合耳穴压豆法比单用自拟盆炎1号方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毛穗;戴志红;邹芸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力敏腧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及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附近的脊神经根,产生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属中医学“腰痛”范畴,因内伤、外感与跌仆挫伤致筋脉痹阻,腰府失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不一,治疗方法众多.我们采用力敏腧穴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廖希希;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外治法治疗麦粒肿近况

    麦粒肿即睑腺炎,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胞睑生疮,红肿热痛,甚而影响视力,导致生活、学习、工作诸多不便,西医治疗麦粒肿红肿硬结期无速效方法,多于麦粒肿成脓后手术切开排脓,因麦粒肿易复发,反复多次手术切开排脓易造成眼睑留疤,甚而局部感染等.中医外治法治疗此病有确切的疗效,且治疗方法多样,大多无后遗症,故查阅文献,将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麦粒肿临床报道总结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补肾壮骨药膳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50例

    目的:观察补肾壮骨药膳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各指标及骨密度变化,探寻食疗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途径.方法:选取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补肾壮骨药膳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法骨化醇、钙尔奇D治疗,期间检测疼痛积分、骨代谢指标及肝肾功能等确认安全性,治疗6个月后复查骨密度.结果:(1)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86%,对照组总有效率84%,二者无显著差异;(2)改善症状方面:治疗1个半月、3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3)骨代谢指标:两组B-AL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同期非参数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4)骨密度方面:治疗6个月后,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两组药物均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明显疗效,观察组在改善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骨代谢增强骨密度方面无明显差异.

    作者:翁绳和;丁宗平;马小燕;黄兰珠;曾良成;曾修钗;沈梦茜;黄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宋南昌临床验案3则

    全国名老中医宋南昌治学严谨,承古拓新,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药并施治疗肩周炎,耳压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方面有独到经验,疗效显著.

    作者:潘浩;周奕;钟光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宫颈环形电切术是近年来诊治宫颈疾病的新技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术后宫颈创面自然愈合缓慢等并发症仍然存在,近年来临床医师运用中医西医不同方法防治术后并发症取得一定进展.

    作者:刘莹;董忠芳;黄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论结直肠癌肝转移MDT理念与中西医结合的汇通

    目前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直肠癌肝转移更是造成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根治性手术是迄今为止对结直肠癌及其预防转移的有效方法,“多学科协作”(MDT)诊疗模式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结直肠癌诊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治疗理念的转变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直肠癌规划了全新的路径.应该说多学科协作(MDT)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与实践存在紧密的共通,中西医结合治疗亦是“多学科协作”(MDT)的深刻体现和进一步延伸.就现阶段中国式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现状,多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和汇通将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全新诊疗方向,中医学是多学科协作治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在针对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过颖颖;赵远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浅谈肝应春的临床应用

    本文从肝与五季的关系、肝的生理功能以及肝应春的临床指导意义入手,结合王惠珍教授辨治绝经前后诸症、月经病、月经前后诸症、腹泻等病案,探讨了肝应春理论在临床的应用及其对养生的指导意义.

    作者:李素敏;王惠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市售不同产地单叶蔓荆子挥发油成分分析

    目的:对市售单叶蔓荆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单叶蔓荆子挥发油;测定挥发油的含量、折光率、旋光度及相对密度,并运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市售的单叶蔓荆子挥发油得率为0.156% ~0.222%,相对密度为0.924~0.980,折光率为1.472~1.505,旋光度为-40.8°~-13.7°;广西玉林产单叶蔓荆子分离鉴定出32种化合物,江西产分离鉴定出28种化合物,共有成分13种;共有成分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55.67%、69.39%.结论:市售不同产地的单叶蔓荆子挥发油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组成存在差异.

    作者:陈宇帆;谢日健;张金莲;李志强;刘明贵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谢强“通经接气”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经气感传的可接力性特征,探讨谢强教授“通经接气”针灸理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用艾条悬灸委中穴,并采用“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循经接引,使经气朝大肠俞方向上行;对照组用艾条悬灸委中穴方法,两组均在艾灸1h后,观察灸感的感传程度.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分别为86.00%和41.50%,两组经气传导距离程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强感觉出现率分别为28.26%和12.20%,两组经气传导感觉程度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③观察组和对照组经气传导达全程的出现率分别为47.83%和17.07%,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能大幅度提高经气传导的程度,甚至气至病所,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波;陈丹;谢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车树强补肾活血法辨治肾性血尿经验

    血尿是慢性肾炎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西医对本症只是对症治疗,临床效果欠佳.中医学虽然没有肾性血尿之病名,但对此症认识深刻,可归属其“尿血”“溺血”的范畴.补肾活血法是全国名老中医张大宁教授继承创新中医学理论与经验的研究成果,其学术继承人车树强主任医师认为,肾性血尿的基本病因病机是肾虚血瘀,补肾活血化瘀是辨证治疗本症的根本.

    作者:田颖华;车树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复方益节健片中淫羊藿苷和丹参酮ⅡA的TLC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复方益节健片中淫羊藿苷和丹参酮ⅡA的TLC鉴别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为完善复方益节健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淫羊藿和丹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方中的淫羊藿苷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淫羊藿苷和丹参酮ⅡA分别在10~50 μg/mL(r =0.999 8,n=5)和4~20 μg/mL(r =0.999 8,n=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82%和96.77%,RSD分别为1.14和1.80.结论:本方法专属性、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益节健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阿虹;李煌;洪振丰;徐伟;柳庆龙;孙照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谈血证问题是识辨毒邪致病的重要着眼点

    中医毒邪致病,其与六淫及其他邪气如何鉴别,此是临床与理论需要明确的问题.因毒邪易入血,干血,毒邪与血分关系密切,识辨毒邪只有以血证为着眼点.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