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思伤脾”治疗考前焦虑性失眠30例

毛珺;王江华

关键词:考前焦虑, 失眠, 思伤脾,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思伤脾”理论治疗考前焦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籽压和中成药归脾丸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睡前口服,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进行疗效测评。结果:两组治疗3周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分明显,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TAS评分均降分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均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分更为明显,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思伤脾”理论指导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考前焦虑性失眠的症状,且较安全。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压痛点红外辐射特征分布

    目的:通过红外成像技术,观察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压痛点的红外辐射特征分布情况,为临床辨敏选穴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寒湿组(56例)和湿热组(64例),采用TSI-21型热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扫描压痛点,同时取压痛点水平外侧3 cm处及(或)躯体对称部位非压痛点为对照点进行扫描,用红外辐射图像数字分析软件,分别对压痛点及对照点进行红外辐射温度阈值比较,观察不同证型患者压痛点的红外特征差异;并采用热敏灸方法对压痛点进行感传激发,以热敏灸感出现率为指标,观察不同证型、不同红外特征的压痛点的灸性感传激发率的差异。结果:(1)以压痛点与对照点温度的差值△F为观察指标,寒湿组患者压痛点分布在低温区,分布率为78.10%;湿热组患者压痛点在高温区,分布率为80.41%,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红外特征有显著性差异。(2)寒湿组和湿热组患者压痛点出现灸性感传率分别为62.86%和60.82%,P>0.05,两组灸性感传率无显著性差异。对比不同证型患者高温区和常温区、低温区和常温区的压痛点灸性感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高温区和低温区的压痛点的灸性感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寒湿组、湿热组患者不同红外特征情况的压痛点灸性感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红外辐射温度与证型有关,寒湿组患者压痛点以低温区特征为主,湿热组患者压痛点以高温区特征为主。(2)寒湿证、湿热证证型的不同不会影响压痛点的灸性感传激发率,压痛点的灸性感传率与其红外特征改变有关,压痛点可以作为临床热敏腧穴的初筛部位。

    作者:闻海菊;谢丁一;殷霞;刘静;张超然;李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养阴清肺汤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44例

    目的:分析养阴清肺汤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8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肺气肿治疗方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方案基础上采用养阴清肺汤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养阴清肺汤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有显著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董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浅探《黄帝内经》夏季养生之道

    通过对中医重要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关于夏季养生的论述及后世医家的相关阐释的整理分析,从夏季精神调理、夏季起居安排及夏季饮食摄养三方面来探寻《黄帝内经》夏季养生之道,得出在精神调理上应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在起居安排应夜卧早起,阴居避暑;在饮食摄养上应适于寒温,春夏养阳、省苦增辛。这样方能顺应夏季阳气生长旺盛的变化,充分调节自身阳气,达到养生的目的。

    作者:王凯勋;蒋力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金匮肾气丸对“恐伤肾”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目的:采用猫吓鼠结合空瓶实验,建立“恐伤肾”动物模型,观察情绪应激对小鼠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用金匮肾气丸进行干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情绪应激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建立“恐伤肾”动物模型,观察应激7、14、21天以及金匮肾气丸干预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应激7、14、21天组小鼠胸腺重量、胸腺指数、脾重量、脾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或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以改善应激状态下动物行为和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调节情绪应激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莹;杨军平;邱丽瑛;罗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洪亮针药并用治疗视神经疑难病医案

    洪亮教授从事眼科临床与教研40年,在中西医结合诊疗眼科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对眼底病及角膜病,针药并用,疗效显著。本文介绍其治疗眼底视神经疑难病医案三则。

    作者:黄冰林;李汝杰;谢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于四性角度探讨中药对 DNA 甲基化的干预作用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许多疾病中发现有异常的DNA甲基化模式。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干预DNA的甲基化修饰过程,而发挥其治疗的效果。众所周知,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性,本文从中药四性角度综述了中药干预DNA甲基化的研究,以寻找中药药性与DNA甲基化修饰的相关关系,为中药药性的现代化阐释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

    作者:嵇琴;彭淑红;张敏;孙振;章明;朱卫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舒凉含片喷雾干燥工艺研究

    目的:对舒凉含片浸膏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干粉得率和吸湿百分率为指标,优选了加入浸膏的辅料;采用正交设计法,以瓜子金皂苷己的转移率和干粉得率为指标,确定了工艺参数:浸膏相对密度、进风温度和浸膏进料速度。结果:佳工艺经过验证,其工艺参数为:浸膏中加入的辅料为5%的β-环糊精(β-CD),浸膏相对密度为1.05,浸膏进料速度为15 mL/min,进风温度为170℃。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余银芳;李斌;廖群;马绍龙;肖超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咪喹莫特联合他扎罗汀外用治疗扁平疣45例

    目的:观察外用咪喹莫特联合他扎罗汀治疗扁平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A(38例)和对照组B(37例),观察组联合使用咪喹莫特和他扎罗汀;对照组A外涂咪喹莫特;对照组B外涂他扎罗汀凝胶。三组疗程均为8周,每两周复诊1次。结果:观察组痊愈率44.44%,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A痊愈率23.68%,总有效率73.68%;对照组B痊愈率21.62%,总有效率70.27%。两两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B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喹莫特联合他扎罗汀治疗扁平疣,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选择应用。

    作者:陈加媛;王京;宋鹏飞;贺勤;徐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热敏灸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尿潴留33例

    目的:探讨热敏灸应用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67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尿潴留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行热敏灸治疗,对照组34例行体针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第一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且排尿后症状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结论:热敏灸是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尿潴留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提供了一项新的选择。

    作者:邓永文;张全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卢桂梅治疗颈椎病经验

    总结卢桂梅教授对颈椎病标本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辨证思路和用药特色。

    作者:范德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佛家语中医文化基因解读

    文化的双向交流使中医既向世界传播,也广泛吸取外来文化。佛教在直观层面上体现出佛家语融入医籍,有些沿用至今,也有部分佛家语在传抄、引用中出现解读困难。中医古籍用语中体现出的佛学影响,反映出佛学在中国经传播和大众接受后,与中医学的结合现状。

    作者:张继;沈澍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现代化发展中的应用

    本文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及其特点,并从医案整理与名医经验传承、证候规律与标准化、用药配伍规律、疗效评价等四方面,探讨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医现代化发展中的应用。

    作者:朱彦陈;赵海梅;高健;刘端勇;胡慧明;叶青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肝主疏泄对模型动物胆固醇浓度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肝失疏泄状态下模型动物胆汁中胆固醇浓度的变化,探讨肝主疏泄对模型动物胆汁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为“胆病从肝论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CUMS以及单纯束缚的方法,对SD大鼠进行刺激后取胆汁检测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UMS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CUMS组。与正常组比较,单纯束缚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主疏泄功能失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动物胆固醇浓度,在某种肝失疏泄的状态下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呈升高趋势。

    作者:倪祥惠;赵博;曹峰;秦钟;吴大梅;黄聪;吴筱枫;吴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旴江席弘针派耳鼻喉科学术特点初探

    南宋旴江临川著名针灸医家席弘所撰《席弘赋》和其传人陈会所撰(刘瑾辑录)《神应经》内含丰富的针灸经验,席弘针派尤其在针治耳鼻喉科病症方面辨证求本,创新治法,审穴缜密,善用独穴,配穴精当,针穴效验,临证针灸辨治特色鲜明,为后世所遵崇,形成我国古代著名的席弘针派,清代著名新安喉科医家郑梅涧《重楼玉钥》亦私淑了席弘针派的针法。

    作者:黄纪彬;谢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复律宁冲剂拆方抗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对复律宁冲剂中的组成药物按药性、功效、药理作用进行分组拆方研究,从药效学方面进一步阐明原方的配伍组成原理,为精简方药、寻找佳组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氯化钡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按药性、功效、药理作用将复方药物拆方分组后,设阳性药物对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复律宁组、各拆方组及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推迟氯化钡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持续时间,与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拆方三组的作用优于拆方一组、拆方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复律宁组与拆方三组的作用非常接近,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律宁冲剂及其各拆方组可不同程度地延缓氯化钡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有较显著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各拆方组对氯化钡所致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拆方三组(精简方组)对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与复律宁组无显著差异,其药效作用与全方为接近。

    作者:许洁睿;何燕;沈琳;汤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痛106例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温针灸对106例不同原因引起的寒湿型腰痛进行治疗,每周2次,10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2个疗程。结果:106例患者中,治愈48例,好转58例,无效0例,总显效率100%。结论: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有显著疗效。

    作者:官昌;官扬;曾文雪;杨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眉棱骨疼痛30例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眉棱骨疼痛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针刺与热敏灸治疗相结合组(针灸组)与单纯针刺治疗组(针刺组)。结果:针灸组总显愈率为93.3﹪,针刺组为66.7﹪,针灸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眉棱骨疼痛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谢文慧;洪恩四;许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基于“思伤脾”治疗考前焦虑性失眠30例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思伤脾”理论治疗考前焦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籽压和中成药归脾丸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睡前口服,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进行疗效测评。结果:两组治疗3周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分明显,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TAS评分均降分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均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分更为明显,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思伤脾”理论指导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考前焦虑性失眠的症状,且较安全。

    作者:毛珺;王江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