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洁睿;何燕;沈琳;汤诺
南宋旴江临川著名针灸医家席弘所撰《席弘赋》和其传人陈会所撰(刘瑾辑录)《神应经》内含丰富的针灸经验,席弘针派尤其在针治耳鼻喉科病症方面辨证求本,创新治法,审穴缜密,善用独穴,配穴精当,针穴效验,临证针灸辨治特色鲜明,为后世所遵崇,形成我国古代著名的席弘针派,清代著名新安喉科医家郑梅涧《重楼玉钥》亦私淑了席弘针派的针法。
作者:黄纪彬;谢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复杂的膝关节脱位骨折伴动静脉损伤多见于骨科高能量损伤,且病情严重,若治疗不当,常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截肢率,笔者认为手术修复结合韧带重建和患者的康复锻炼,可以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万鹏;许树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思伤脾”理论治疗考前焦虑性失眠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耳穴籽压和中成药归脾丸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睡前口服,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SQI)和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进行疗效测评。结果:两组治疗3周后PSQI评分较治疗前均降分明显,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后两组间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TAS评分均降分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非常显著(均P<0.01),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分更为明显,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思伤脾”理论指导的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考前焦虑性失眠的症状,且较安全。
作者:毛珺;王江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观察1例经气在足太阳膀胱经运行案例,如实记录与探讨与此相关问题,供读者参考。
作者:任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院前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及转归。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3年9月院前救护车接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5例,心电图ST-T改变明显,其中中成药组60例,西药组45例,空白对照组30例,评价患者一年内再住院率,猝死发生率,入院后30天生存质量评分,出院时心功能情况。结果:中成药干预组患者一年内再住院率、猝死发生率、入院后30天生存质量评分、入出院心功能情况均优于西药组和空白组,其中一年内再住院率、入院后30天生存质量评分、入出院心功能情况差异显著(P<0.05);中成药干预组和西药组患者预后均优于空白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成药院前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谢卫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观察肝失疏泄状态下模型动物胆汁中胆固醇浓度的变化,探讨肝主疏泄对模型动物胆汁中胆固醇含量的影响,为“胆病从肝论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CUMS以及单纯束缚的方法,对SD大鼠进行刺激后取胆汁检测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观察其变化规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UMS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CUMS组。与正常组比较,单纯束缚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肝主疏泄功能失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动物胆固醇浓度,在某种肝失疏泄的状态下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呈升高趋势。
作者:倪祥惠;赵博;曹峰;秦钟;吴大梅;黄聪;吴筱枫;吴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温胆汤对大鼠脂质代谢紊乱相关基因脂联素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肥胖SD大鼠模型,用甲基化特异性PCR研究肾周脂肪组织脂联素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SD大鼠存在脂联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情况,其中高脂喂饲形成肥胖后甲基化率高,温胆汤可以降低此甲基化率,但无统计学差异;大鼠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启动子区无CpG岛存在,其是否存在甲基化还有待研究。结论:温胆汤可能通过调整肥胖大鼠脂联素等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从而减轻肥胖。
作者:杨海燕;王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复方连芩凝胶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盐酸小檗碱、黄芩苷转移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以饮片投料,加10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1 h为佳工艺。结论:该工艺稳定、可靠,可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胡凤鸣;丁志军;罗美兰;廖银根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采用猫吓鼠结合空瓶实验,建立“恐伤肾”动物模型,观察情绪应激对小鼠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用金匮肾气丸进行干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情绪应激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建立“恐伤肾”动物模型,观察应激7、14、21天以及金匮肾气丸干预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应激7、14、21天组小鼠胸腺重量、胸腺指数、脾重量、脾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1或P<0.05)。结论:金匮肾气丸可以改善应激状态下动物行为和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调节情绪应激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王莹;杨军平;邱丽瑛;罗玉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舒凉含片浸膏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干粉得率和吸湿百分率为指标,优选了加入浸膏的辅料;采用正交设计法,以瓜子金皂苷己的转移率和干粉得率为指标,确定了工艺参数:浸膏相对密度、进风温度和浸膏进料速度。结果:佳工艺经过验证,其工艺参数为:浸膏中加入的辅料为5%的β-环糊精(β-CD),浸膏相对密度为1.05,浸膏进料速度为15 mL/min,进风温度为170℃。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余银芳;李斌;廖群;马绍龙;肖超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督脉起于小腹内胞宫,下出会阴部,沿脊上行,为“阳脉之海”,总统一身之阳气,《素问?骨空论》:“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病主要指督脉经气异常所呈现诸如角弓反张,脊背强痛,背脊畏寒,阳事不举,精冷薄清,遗精,女子小腹坠胀冷痛,宫寒不孕,腰膝酸软等病症。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发现药罐疗法治疗督脉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媛媛;杨继国;刘源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当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其常见并发症也呈逐年递增趋势。西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代谢紊乱、神经缺血损伤、自由基损伤及基因表达异常等因素有关。临床症状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后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目前针对DPN的治疗也主要是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支持处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取得一定的成果,给DPN的治疗带来了广阔的前景,现将中医药治疗该病的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徐秀梅;肖朝阳;靳雪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优化土茯苓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料液比及相互作用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35.2 min,乙醇浓度:58.05%,提取温度:68.7℃,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理论值为49.931%,验证值为49.003%,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1.89%。结论: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的参数条件准确可靠,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为土茯苓药材有效成分的提取提供了实验参考和依据。
作者:王敏;胡梦梅;陈文龙;卢传礼;朱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总结卢桂梅教授对颈椎病标本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临床辨证思路和用药特色。
作者:范德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眉棱骨疼痛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针刺与热敏灸治疗相结合组(针灸组)与单纯针刺治疗组(针刺组)。结果:针灸组总显愈率为93.3﹪,针刺组为66.7﹪,针灸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眉棱骨疼痛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疗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谢文慧;洪恩四;许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复律宁冲剂中的组成药物按药性、功效、药理作用进行分组拆方研究,从药效学方面进一步阐明原方的配伍组成原理,为精简方药、寻找佳组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氯化钡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按药性、功效、药理作用将复方药物拆方分组后,设阳性药物对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复律宁组、各拆方组及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推迟氯化钡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持续时间,与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拆方三组的作用优于拆方一组、拆方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复律宁组与拆方三组的作用非常接近,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律宁冲剂及其各拆方组可不同程度地延缓氯化钡致大鼠心律失常的出现时间,缩短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有较显著的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各拆方组对氯化钡所致心律失常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拆方三组(精简方组)对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与复律宁组无显著差异,其药效作用与全方为接近。
作者:许洁睿;何燕;沈琳;汤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后世医家,多受朱丹溪“白术、黄芩为安胎之圣药”的影响,对妊娠疾病,不问寒热虚实,皆用白术、黄芩以安胎,后患非浅。本文从白术、黄芩为安胎圣药的提出源流,后世医家对于此观点的批驳加以论述,提出妊娠胎动,若无病证则不必服药,若为病象,因素诸多,但需据证详辨,随证治之方可取效。
作者:刘海晔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属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生活。针对中药药效的稳定性,副作用小特点,本文采用辨证施治加以施今墨对药,临床得到满意疗效。
作者:张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洪亮教授从事眼科临床与教研40年,在中西医结合诊疗眼科疑难病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对眼底病及角膜病,针药并用,疗效显著。本文介绍其治疗眼底视神经疑难病医案三则。
作者:黄冰林;李汝杰;谢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