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内经》食养理论及其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陈荣荣;陈志宏

关键词:内经, 养生理论, 不孕症
摘要:《内经》中的饮食养生理论,对于当代养生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内经》饮食养生理论的分析研究,并探讨其对于不孕症的临床辅助疗法的指导作用.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枳术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枳术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5例诊断为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福松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及结肠传输试验,分别给予中药和福松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中药治疗组治疗前症状积分6.89±2.89,治疗1个月后症状积分3.17±1.86,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松组治疗前症状积分7.75±2.32,治疗1个月后症状积分1.94±1.53,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松组症状积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前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残留率67.78±12.39,治疗后标志物残留率50.00±14.55,治疗前后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松组治疗前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残留率67.81±19.49,治疗后标志物残留率45.00±21.29,治疗前后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枳术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佳.

    作者:冯雯;范一宏;吕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治疗干眼症36例(72眼)

    目的:探讨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并分析.方法:观察我院眼科2011年7月-2012年6月诊治的36例(72眼)符合诊断标准干眼症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6眼,显效28眼,好转12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91.67%.治疗后症状改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确切,且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易坚持按疗程治疗;通过辨证施治还可调理全身机能,标本兼治,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优势,增加泪液分泌,提高泪膜稳定性,治愈或改善干眼症状.

    作者:陈小娟;刘彬彬;陈俊;马兰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清胃散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50例

    目的:评价清胃散加减治疗寻常座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使用清胃散加减,对照组使用维胺酯胶囊口服,2组同时配合玫芦消痤膏外涂.2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皮损数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皮损数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胃散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白爱风;龚丽萍;严张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四物汤加味治验2则

    四物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组成,具有补血调经功效,[1]是临床常用滋阴养血、活血祛瘀之方.笔者在临床跟随导师裴瑞霞主任医师学习期间,辨证应用四物汤加味治疗多种糖尿病并发症,取得较好疗效.现举验案2则如下.1 皮肤瘙痒例1.王某,男,56岁.2012年11月20日初诊.患者12年前患2型糖尿病,既往血糖控制不佳,波动较大,现继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浑身皮肤瘙痒.经西医院多方诊疗效果均不佳,遂前来就诊.

    作者:徐卓婧;裴瑞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五汁饮新用

    五汁饮源自清·吴塘《温病条辨》,其药物组成大多属果子药,选用天然果汁作为药料是温病立法一大特色.通过五汁饮对痤疮和小儿暑热用法的治疗体现温病学中食疗方的广泛运用.

    作者:廖莉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升陷汤在治疗慢性心衰病中的应用

    慢性心衰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特点,主要归属于中医学“喘证”、“肺胀”、“心悸”、“怔忡”、“水肿”、“痰饮”、“阴水”等范畴.慢性心衰病是指由各种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病程往往较长,早期到终末期,症状、证候演变多,在阴阳、脏腑、气血、津液等多个层次产生很多复杂盛衰虚实变化.但大多数心衰病人的病机演变有较强规律性,应执简驭繁加以总结.

    作者:罗庆盛;杜武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筋骨痛消丸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27例

    目的:观察筋骨痛消丸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60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筋骨痛消丸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对照组不用筋骨痛消丸.统计2组治疗前后膝骨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国际普适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条目积分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夜间疼痛或不适、晨僵或起床后痛加重、行走时疼痛或不适、从坐位站起时疼痛或不适、日常活动、登楼梯、下楼梯、下蹲或弯曲膝关节、在不平路面行走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行走距离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组治疗后SF-36各维度积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SF-36各维度积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骨痛消丸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不仅显著改善KOA患者的症状体征,还明显提高KOA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

    作者:牛林;张金山;梁成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浅析从湿毒论治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学“痿病”范畴,其疾病的发生一般认为与脾肾亏虚有关.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在脾肾亏虚的基础上,水液代谢失调,水湿内聚,日久化生湿毒之邪而致.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除见脾肾亏虚证候外,还具有湿毒致病特点.脾肾亏虚、湿毒内蕴为其基本病机.祛湿化毒应贯穿其治疗始终.

    作者:刘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截瘫的腧穴研究及应用

    在万方数据库中搜索针灸治疗外伤性截瘫的临床报道,并按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所选穴位进行统计分析,为针灸治疗本病精选穴位提供理论依据,并促进其在临床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高洁;张云杰;闵友江;崔峻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潜阳封髓丹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40例

    目的:评价潜阳封髓丹治疗阳虚火浮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硫酸锌片、复合维生素B片及盐酸左旋米唑片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但显效率达40%,明显高于对照组25%;在促进溃疡愈合、缓解疼痛、改善局部水方面的疗效方面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在课题周期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远期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潜阳封髓丹治疗阳虚火浮型复发性口疮疗效较西药对照组为优.

    作者:熊国展;周文博;胡珂;熊文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抗As研究现状述评

    本文从病因病机、中医治法、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概述了中药复方抗As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为中药复方抗As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作者:李家荣;梁文龙;赵益;刘红宁;朱卫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研究进展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疾病,近年来有进一步升高趋势,而且具有慢性反复倾向,复发率高的特点,本篇综述主要从病因病机认识、辩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作者:桂茜茹;张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杏仁滑石汤治疗顽固性呕吐验案1例

    呕吐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一般给予止吐药、镇静药如胃复安、吗丁啉、阿托品、安定等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遇到某些顽固性呕吐则束手无策,往往又无特效疗法.本文病例为慢性胃炎患者,西医方法未见效,笔者从祛湿温阳方法治疗,终治愈.现将诊治过程与体会,报道于下,与同道探讨.

    作者:郭建生;刘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参柏外用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77例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7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自拟中药参柏外用方(大黄、苦参、蛇床子、地肤子、黄柏、川椒等)阴道冲洗联合外阴熏洗治疗,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愈74例,有效1例,无效2例,治愈率96.1%,总有效率97.40%.结论:采用中药参柏外用方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具有疗效肯定,效果快,疗程短,经济实惠,不易复发的特点.

    作者:牛秀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地黄栽培史考

    本文以大量文献为基础,较详尽地论述了中药地黄的栽培历史,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地黄的应用由来已久,其人工栽培约始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上,地黄常被作为贡品进贡宫廷,而其产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衍变;如咸阳、彭城、历阳、同州等地,都曾是其主要产地;自明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怀庆府为道地产区的药材品种——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的怀地黄.

    作者:袁利;张瑞贤;李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刘延龄治疗温邪迫营化疹1例

    刘延龄先生系中医学徒出身,早年师承于扬州名医吴克谦、蒋颂南二位先生,从医已50余年.刘师熟谙中医经典著作,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急性热病得心应手,并多有独到的见解.笔者跟师侍诊期间,随师诊治温邪迫营化疹患者1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文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肺积方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目的:观察肺积方维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入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肺积方维持治疗,对照组随访观察,对照统计2组维持治疗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PFS分别为5.97个月和4.50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的PFS延长了1.47个月,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5<0.05);治疗组KPS评分增加稳定率80.00%,对照组为4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积方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云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从通督升阳论治探讨

    目的:探讨从通督升阳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理.方法: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名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部位在颈项头颅部,与皮肉筋脉柱骨及脑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密切相关;肾气亏虚、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病机根本;筋骨损伤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物质基础;风寒湿邪痹阻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诱因;督阳亏虚、脉络瘀阻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结论:从通督升阳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治疗该病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诗敏;何兴伟;胡宋锋;谢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中风性失语从醒神通督论治探讨

    目的:探讨从醒神通督论治中风性失语的机理.方法:通过对中风性失语的病名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进行分析,认为中风性失语发病部位在头颅(脑髓)、五官清窍;“脑髓损伤”、“神机失用”是导致中风性失语发生的病机关键;督脉闭阻、脉络不通为中风性失语发病的经络学基础.结论:从醒神通督论治中风性失语是治疗该病的重要途径.

    作者:虞颖;何兴伟;胡宋锋;谢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精制冠心片的配伍机制研究

    精制冠心片由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从精制冠心片中医适应症,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五味中药的药性特点,西医适应症,结合中医药理论以及精制冠心片中五味中药新的药理药效研究文献,探讨精制冠心片中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五味中药的配伍机制,从而为精制冠心片的深入开发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李秀英;黄文华;涂爱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