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概述

韩振翔;褚立希

关键词:针灸, 运动疗法, 肩周炎, 综述
摘要:系统回顾了近年来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文献资料,认为二者有协同效应,有着肯定的临床疗效,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五汁饮新用

    五汁饮源自清·吴塘《温病条辨》,其药物组成大多属果子药,选用天然果汁作为药料是温病立法一大特色.通过五汁饮对痤疮和小儿暑热用法的治疗体现温病学中食疗方的广泛运用.

    作者:廖莉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概况

    中医有是证、用是方,逍遥散疏肝解郁、健脾养血,被广泛的应用于肝郁脾虚证的治疗,是历来众医家所青睐的灵验妙方,逍遥散为主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大量实践证实具有显著疗效.本文试从近年文献总结逍遥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现状.

    作者:严景妍;彭莉莉;王德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论《内经》食养理论及其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内经》中的饮食养生理论,对于当代养生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内经》饮食养生理论的分析研究,并探讨其对于不孕症的临床辅助疗法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荣荣;陈志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升陷汤在治疗慢性心衰病中的应用

    慢性心衰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特点,主要归属于中医学“喘证”、“肺胀”、“心悸”、“怔忡”、“水肿”、“痰饮”、“阴水”等范畴.慢性心衰病是指由各种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该病病程往往较长,早期到终末期,症状、证候演变多,在阴阳、脏腑、气血、津液等多个层次产生很多复杂盛衰虚实变化.但大多数心衰病人的病机演变有较强规律性,应执简驭繁加以总结.

    作者:罗庆盛;杜武勋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7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于我院门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A西药对照组,B中药对照组,C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各27例患者,对A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B组组给予单纯口服中药治疗,C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临床表现、伴随症状、疾病类型、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复发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西药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5例,复发5例,治疗有效率为81.48%,复发率为18.52%,中药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6例,复发4例,治疗有效率为77.78%,复发率为14.8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1例,复发2例,治疗有效率为96.30%,复发率为7.4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2对照组之间有效率较接近,中药治疗组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或中药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董双虎;赵红;饶品浪;周剑云;曾晓春;胡韶华;吕回;熊军辉;付平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从通督升阳论治探讨

    目的:探讨从通督升阳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理.方法: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名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部位在颈项头颅部,与皮肉筋脉柱骨及脑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密切相关;肾气亏虚、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病机根本;筋骨损伤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物质基础;风寒湿邪痹阻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诱因;督阳亏虚、脉络瘀阻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结论:从通督升阳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治疗该病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诗敏;何兴伟;胡宋锋;谢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灸疗起源简析

    简要阐述了灸法治病及灸材选择的起源问题.认为灸疗起源于先民用火取暖御寒,而非先前一些文献认为的偶然被火灼伤.

    作者:鹿秀云;康明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调畅中焦防治缺血性卒中复发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目的:以中医学“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中焦如沤”思想为指导,观察调畅中焦中药汤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患者1年内复发率及其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调畅中焦中药汤剂,治疗4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随访1年,将死亡及再发缺血性血管病变记录为终点事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显效率(75%)均高于对照组(81.25%、5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复发率治疗组(5%)低于对照组(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畅中焦中药汤剂显著提高了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可有效防止缺血性卒中复发.

    作者:张桂睿;游佳华;邢亚静;姚建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清肺消痤颗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清肺消痤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含量,使用Kromasil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2%磷酸水(76:24)为流动相;流速1mL/分;柱温:30℃;检测波长:315nm.结果:黄芩苷在0.0318μg-0.523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97.23%(n=6),RSD为1.39%.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靠,操作简便,重现性良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爽;吕佳佳;马兴苗;范玲;刘志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潜阳封髓丹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40例

    目的:评价潜阳封髓丹治疗阳虚火浮型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采用潜阳封髓丹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硫酸锌片、复合维生素B片及盐酸左旋米唑片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0%,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但显效率达40%,明显高于对照组25%;在促进溃疡愈合、缓解疼痛、改善局部水方面的疗效方面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在课题周期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远期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潜阳封髓丹治疗阳虚火浮型复发性口疮疗效较西药对照组为优.

    作者:熊国展;周文博;胡珂;熊文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地黄栽培史考

    本文以大量文献为基础,较详尽地论述了中药地黄的栽培历史,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地黄的应用由来已久,其人工栽培约始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上,地黄常被作为贡品进贡宫廷,而其产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衍变;如咸阳、彭城、历阳、同州等地,都曾是其主要产地;自明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怀庆府为道地产区的药材品种——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的怀地黄.

    作者:袁利;张瑞贤;李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2例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口服雷公藤多苷20mg,3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59.4%.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可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轲;邱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治疗干眼症36例(72眼)

    目的:探讨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并分析.方法:观察我院眼科2011年7月-2012年6月诊治的36例(72眼)符合诊断标准干眼症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26眼,显效28眼,好转12眼,无效6眼,总有效率91.67%.治疗后症状改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育阴润珠颗粒剂治疗干眼症临床疗效确切,且服用方便,患者依从性好,易坚持按疗程治疗;通过辨证施治还可调理全身机能,标本兼治,充分体现了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优势,增加泪液分泌,提高泪膜稳定性,治愈或改善干眼症状.

    作者:陈小娟;刘彬彬;陈俊;马兰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刘敏勇针灸临床经验

    刘敏勇,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近40年的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对针灸具有独特的理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临床针刺理念重视“取信调神”,针刺选穴以“精妙”著称,针刺手法中以“单针远道交刺”为专长.

    作者:段红玲;郭倩;黄光辉;廖文舟;刘敏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贺支支治疗瘿病经验

    本文总结了贺支支教授以肝经为本论述瘿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特点.

    作者:贾龙睿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肺积方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目的:观察肺积方维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入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肺积方维持治疗,对照组随访观察,对照统计2组维持治疗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PFS分别为5.97个月和4.50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的PFS延长了1.47个月,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5<0.05);治疗组KPS评分增加稳定率80.00%,对照组为4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积方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云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药复方抗As研究现状述评

    本文从病因病机、中医治法、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概述了中药复方抗As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为中药复方抗As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作者:李家荣;梁文龙;赵益;刘红宁;朱卫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中风性失语从醒神通督论治探讨

    目的:探讨从醒神通督论治中风性失语的机理.方法:通过对中风性失语的病名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进行分析,认为中风性失语发病部位在头颅(脑髓)、五官清窍;“脑髓损伤”、“神机失用”是导致中风性失语发生的病机关键;督脉闭阻、脉络不通为中风性失语发病的经络学基础.结论:从醒神通督论治中风性失语是治疗该病的重要途径.

    作者:虞颖;何兴伟;胡宋锋;谢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近5年来国内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文献的归纳,主要从该病的病因病机辩证论治及遣方用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黄琳;张慧;吴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王耀光运用甘姜苓术汤治疗冷淋1例

    王耀光教授善治肾病与疑难杂病,笔者有幸随师临诊,获益匪浅,现将王师运用干姜苓术汤治疗冷淋案1则介绍如下.吕某某,女,12年11月9日初诊.患者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数年,每于感寒后复发,查尿常规:白细胞80个/uL,排尿不适,自行口服抗生素后症状未缓解,刻诊:身畏寒,喜热饮,腰腹部及双下肢发凉,自觉排尿不适,少腹坠胀,纳可,大便畅,夜间睡眠欠佳,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缓.西医诊断:泌尿系感染.中医诊断:冷淋(肾阳虚寒气客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治以温肾散寒,助阳化气兼予通利.

    作者:倪珊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