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脾益肾固冲法治疗青春期崩漏36例

袁晓春;郭桂红;熊燕秀

关键词:健脾益肾固冲法, 治疗, 青春期崩漏,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固冲法治疗青春期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年龄12-20岁,辨证为脾肾两虚的门诊崩漏患者68例,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中药治疗组36例和西药对照阻32例.中药治疗组用固本止崩汤合右归丸化裁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停药后观察月经情况;西药对照组先口服诀诺酮片治疗,待病情控制后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共3个周期,观察用药时及停药后月经变化及服药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4.4%,服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81.3%,部分患者服药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脘部不适、恶心及肥胖.结论: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32例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取上印堂、通天、迎香、肺俞、神阙等穴进行热敏灸治疗.结果:治愈11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满意.

    作者:李芳;李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正交设计优选五倍子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五倍子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方法:以五倍子中鞣质水解成没食子酸的转移率以及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倍量等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用10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的方法可以提高五倍子中没食子酸的提取率.结论:优选得到的五倍子提取工艺提取率较高且稳定可行.

    作者:郑玲英;刘芳菊;王跃生;曾文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尿酸血症的中医分型及治疗方药研究

    目的:临床观察高尿酸血症的中医分型治疗.方法:将3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分痰浊内阻和湿热内蕴2型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1个月后复查血尿酸.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6%),优于对照组(74.0%),P<0.05.结论: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

    作者:陈鑫;黄兵;钟成家;邱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海药本草》中的薰陆香和乳头香

    《海药本草》是我国古代收载外来药物的专著,有一定学术价值,但存在部分药物品种不清的情况.本文对其中的薰陆香和乳头香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乳头香和薰陆香是植物来源不同的两味胶状树脂药,但历代本草中多有交叉,而在维吾尔医药书籍中,却能够明确区分薰陆香和乳香的不同,但总体而言,两味药物的功用是非常接近的.

    作者:金素安;郭忻;袁颖;何世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0.03 mol/mL磷酸酸二氢钾溶液-乙腈-甲醇(25∶ 45∶ 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流速1.0mL/分柱温30℃;进样量20uL.结果:有关物质各杂质峰与主峰之间分离良好,能较好控制杂质.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

    作者:梁芬;刘旭海;王燕霞;李露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温针灸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40例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左右.10日为一疗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治疗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2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疗效佳.

    作者:杨娜娜;周胜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复方天麻片中天麻素含量测定方法提高研究

    目的:建立快速高分离度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天麻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Doamonsil@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乙腈-0.05%磷酸(2:98)为流动相;进样10μL;检测波长为220nm,测定天麻素含量.结果:测定更加准确,天麻素在0.1564-3.128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达到100.7%,RSD为0.48%.以波长220nm作为检测波长,比波长270nm测定所得天麻素峰面积大,出峰干挠小,出峰时间快.结论:本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得到准确的结果,有效控制复方天麻片的质量.

    作者:郭军文;李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翼状胬肉与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翼状胬肉是眼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手术切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大量的眼科医生报导通过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同时也明显提高了视力.关于翼状胬肉患者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翼状胬肉通过影响角膜的形态而造成了角膜散光.现将近几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杨陈涛;陈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治疗进展

    本文分别从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3个方面阐述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和治疗,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作者:滕攀;马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气海穴基础研究进展

    气海(Qìhǎi,CV6)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气海属任脉之经穴,为肓之原穴.气海穴之名称出自《针灸甲乙经》.气海穴是临床常用的腧穴,现就近年来对其解剖学与动物实验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岳公雷;闫冰;阚俊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运用圆运动气一元论探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临床常用药物,中医学界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简单介绍中医学圆运动气一元论的理论,并运用此理论体系分析糖皮质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及副作用.笔者认为糖皮质激素总的作用为其对肾阳的调动,增强六气的运行而发挥其作用;其副作用则是肾阳调动过多后出现壮火食气,而致元阳亏虚、阴精凝聚,火不生土、土不伏火,肾精髓海亏虚等病机导致的各种病理反应.

    作者:黄涛亮;黄振祺;李际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正交试验优选硅油乳膏的基质及制备工艺

    目的:优选硅油乳膏的基质及制备工艺.方法:用单因素试验对原处方中乳化剂的用量进行调整;用正交设计法,以乳化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乳膏外观、涂展性及以4 000 r/分离心分层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乳膏的佳制备工艺.并辅以乳膏耐温实验进行综合考察.结果:佳的乳化剂用量聚山梨酯80 10g、平平加A-20 20g优的制备工艺乳化温度为90℃,搅拌时间为25分钟,搅拌速度为600r/分.结论:该制剂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许时贵;丁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拟清热痤疮饮治疗湿热蕴毒型痤疮25例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痤疮饮对于湿热蕴毒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嘱患者清淡饮食、舒缓情志、规律作息的基础上予清热痤疮饮加减;对照组在嘱患者清淡饮食、舒缓情志、规律作息的基础上予罗红霉素胶囊常规服,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00%,对照组有效率76.00%.结论:自拟清热痤疮饮对湿热蕴毒型痤疮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商广耀;崔云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加味止嗽散临证运用心得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以小儿、老人、体弱患者为多见,多因起居不当,感受外邪,或素有内伤,复感外邪所致.笔者在多年临证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加味止嗽散并随证加减治疗各型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所致剧咳、久咳、痰多患者数十例,屡获良效,现作一介绍.

    作者:潘富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试用吴又可表里九传论统识寒温界立的毒邪理论问题

    从吴氏表里九传入手分析用表、里、半表半里三分法对寒温界立下的毒邪传变形式,有必要以六经界立为用,纳入卫气营血,三焦界立参辨,对建立以脏腑为经,以表、里、半表半里为纬完整毒邪致病理论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客忤及其临床意义

    客忤,俗称受惊吓,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中国古代的医生及民间对客忤有丰富、深刻的认识,在中医古籍上也有许多详细的论述.但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客忤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往往更注重仪器检查,而忽视了受惊吓的病因.

    作者:张瀛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运用论异病同治

    《金匮要略方论》系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肾气丸一方源于《金匮要略方论》,故后世称之为金匮肾气丸.考究《金匮要略方论》原文,肾气丸见于《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等5篇中,分别用于治疗脚气、虚劳、痰饮、消渴以及妇人转胞等5种疾病,可谓仲景“异病同治”的典范.经现代临床研究,肾气丸的功效被不断发掘,现将笔者临床应用体会列举如下.

    作者:张宝霞;饶克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肠梗阻48例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48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29-72岁.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等治疗,以大承气汤加味煎取药汁200mL,分2次口服或胃管内注入.结果:治愈3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治愈率79%,总有效率96%.结论: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肠梗阻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福兴;江一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32例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对照组22例单独使用别嘌呤醇,治疗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对照组80%,2组比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复发率较低.结论: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马春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应用于荨麻疹的理论探讨与临床体会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尤其是皮肤病的治疗.本文对其应用于荨麻疹的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阐述了临床应用的经验与体会,其临床疗效有待规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价.

    作者:李振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