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止嗽散临证运用心得

潘富荣

关键词:止嗽散, 咳嗽, 辨证论治
摘要:咳嗽是临床常见病,以小儿、老人、体弱患者为多见,多因起居不当,感受外邪,或素有内伤,复感外邪所致.笔者在多年临证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加味止嗽散并随证加减治疗各型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所致剧咳、久咳、痰多患者数十例,屡获良效,现作一介绍.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热敏灸治疗痰浊阻遏型原发性高血脂20例

    目的:比较热敏灸与非热敏灸法、药物治疗痰浊阻遏型原发性高血脂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60例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20例,采用热敏灸治疗;B组20例,采用非热敏灸法治疗;C组20例,口服血脂康胶囊治疗.3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及结束后3个月根据中医证侯积分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热敏灸组在改善患者临床证侯方面优于非热敏灸法对照组、药物组.经3个月的随访,热敏灸的疗效优势依然保持.结论:热敏灸治疗痰浊阻遏型原发性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非热敏灸法、血脂康胶囊对照组.

    作者:梅丽俊;曾玲;付勇;黄河;章海凤;万毓华;胡丹;熊鹏;周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复方天麻片中天麻素含量测定方法提高研究

    目的:建立快速高分离度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天麻素含量的方法.方法:以Doamonsil@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乙腈-0.05%磷酸(2:98)为流动相;进样10μL;检测波长为220nm,测定天麻素含量.结果:测定更加准确,天麻素在0.1564-3.128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回收率达到100.7%,RSD为0.48%.以波长220nm作为检测波长,比波长270nm测定所得天麻素峰面积大,出峰干挠小,出峰时间快.结论:本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得到准确的结果,有效控制复方天麻片的质量.

    作者:郭军文;李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试用吴又可表里九传论统识寒温界立的毒邪理论问题

    从吴氏表里九传入手分析用表、里、半表半里三分法对寒温界立下的毒邪传变形式,有必要以六经界立为用,纳入卫气营血,三焦界立参辨,对建立以脏腑为经,以表、里、半表半里为纬完整毒邪致病理论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32例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取上印堂、通天、迎香、肺俞、神阙等穴进行热敏灸治疗.结果:治愈11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满意.

    作者:李芳;李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旴江医家医籍及地域分布略考(续二)

    经考证,发现早在汉代江西的旴江流域已经有了医家的医事活动和著述,浮丘公、张陵、葛玄曾隐居南城的麻姑山和清江的阁皂山,立坛、采药、制药、炼丹、传医和中药炮制法、治病,开旴江流域医药学之先河,因此旴江医学和“建昌”、“樟树”两大药帮得以兴起;“医药相济”,也促进了旴江医药的兴盛.自汉代迄民国,旴江流域16个县市有医家963人、医籍684种;其中,抚州市区域有医家399人、医籍271种,宜春市区域(丰城、清江)有医家246人、医籍96种,南昌市区域有医家324人、医籍340种(三地重复计算医家6人、医籍23种).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有八人出自旴江流域.可见,历史上,旴江医学兴起和繁盛于抚州市区域,发展于南昌市区域.

    作者:谢强;周思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平脉辨证”不是书名

    钱超尘先生利用韵文知识考证了《平脉》一节隶属于原书部分,解决了《辨脉》、《平脉》是否属于原书的问题.但他认为序言中“平脉”就是现在书中的《平脉》一节,且序言中“辨证”也是一书名,这一问题值得商榷.本文目地在于说明序言中的“平脉辨证”不是二书名,而是张仲景提出的一条诊察疾病的重要原则.

    作者:易云龙;蒋小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0.03 mol/mL磷酸酸二氢钾溶液-乙腈-甲醇(25∶ 45∶ 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流速1.0mL/分柱温30℃;进样量20uL.结果:有关物质各杂质峰与主峰之间分离良好,能较好控制杂质.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

    作者:梁芬;刘旭海;王燕霞;李露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应用于荨麻疹的理论探讨与临床体会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出自《伤寒论》,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尤其是皮肤病的治疗.本文对其应用于荨麻疹的理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阐述了临床应用的经验与体会,其临床疗效有待规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价.

    作者:李振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相关指标研究进展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患者则表现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一系列症状,伴有胰腺的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及慢性胰腺炎2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发展的后期极易出现系统并发症和腹腔内并发症,从而造成多器官损伤其病情凶险,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占到急腹症中的第3-5位[1].近几年来,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治疗过程长,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2].随着对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其相应的指标也被认识和不断应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万盼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海药本草》中的薰陆香和乳头香

    《海药本草》是我国古代收载外来药物的专著,有一定学术价值,但存在部分药物品种不清的情况.本文对其中的薰陆香和乳头香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乳头香和薰陆香是植物来源不同的两味胶状树脂药,但历代本草中多有交叉,而在维吾尔医药书籍中,却能够明确区分薰陆香和乳香的不同,但总体而言,两味药物的功用是非常接近的.

    作者:金素安;郭忻;袁颖;何世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

    目的:研究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配到椎针配合针刺组(简称为试验组)和单纯针刺组(简称为对照组).2组各35例,每日1次,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PRI、VAS、P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结束后试验组PRI、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PI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显愈率为50.00%,对照组显愈率为23.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作者:袁莉蓉;邹军;吴焱兵;洪恩四;付勇;迟振海;彭睿芳;黄河;周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大柴胡汤加减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应用举隅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其组成为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黄、大枣,功用为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用于治疗少阳阳明合病而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综观全方有和解少阳、通利三焦、调理气机、宣通内外、运转枢机之功.临床加减后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而不可拘泥于少阳阳明合病之诸症悉具.笔者现就其加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举例阐述.

    作者:楚会奉;周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翼状胬肉与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翼状胬肉是眼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手术切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大量的眼科医生报导通过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同时也明显提高了视力.关于翼状胬肉患者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翼状胬肉通过影响角膜的形态而造成了角膜散光.现将近几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杨陈涛;陈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正交设计优选五倍子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优化五倍子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方法:以五倍子中鞣质水解成没食子酸的转移率以及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倍量等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用10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的方法可以提高五倍子中没食子酸的提取率.结论:优选得到的五倍子提取工艺提取率较高且稳定可行.

    作者:郑玲英;刘芳菊;王跃生;曾文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正交试验优选硅油乳膏的基质及制备工艺

    目的:优选硅油乳膏的基质及制备工艺.方法:用单因素试验对原处方中乳化剂的用量进行调整;用正交设计法,以乳化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乳膏外观、涂展性及以4 000 r/分离心分层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乳膏的佳制备工艺.并辅以乳膏耐温实验进行综合考察.结果:佳的乳化剂用量聚山梨酯80 10g、平平加A-20 20g优的制备工艺乳化温度为90℃,搅拌时间为25分钟,搅拌速度为600r/分.结论:该制剂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许时贵;丁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陈瑞春临证合用经方与时方经验举隅

    经方因其药物少、配伍精,疗效显著而备受临床医生的推崇.陈瑞春老先生崇尚仲景,临证喜用经方,且擅用经方.陈老认为[1],尊崇经方并不是一味执守原方不加减化裁,而是要在深究方规的基础上灵活化裁应用.时方多在经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特点是药物繁多,功效脏腑化,方剂配伍关系没有经方精当,但疗效却有其独到之处.陈老临证常将经方与时方合而用之,取两者之长,优化组合,以取得更佳的疗效.以下摘录几则陈老经方与时方合用的经验.

    作者:张展洁;刘新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运用论异病同治

    《金匮要略方论》系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肾气丸一方源于《金匮要略方论》,故后世称之为金匮肾气丸.考究《金匮要略方论》原文,肾气丸见于《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等5篇中,分别用于治疗脚气、虚劳、痰饮、消渴以及妇人转胞等5种疾病,可谓仲景“异病同治”的典范.经现代临床研究,肾气丸的功效被不断发掘,现将笔者临床应用体会列举如下.

    作者:张宝霞;饶克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胸痹心痛的治疗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心系疾病,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影响.祖国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辩证治疗因其疗效稳定性及应用安全性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下面就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浅谈几点看法:

    作者:黄灿;刘小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健脾益肾固冲法治疗青春期崩漏36例

    目的:探讨健脾益肾固冲法治疗青春期崩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年龄12-20岁,辨证为脾肾两虚的门诊崩漏患者68例,根据患者自愿的原则分为中药治疗组36例和西药对照阻32例.中药治疗组用固本止崩汤合右归丸化裁水煎服,每日1剂,1个月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停药后观察月经情况;西药对照组先口服诀诺酮片治疗,待病情控制后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共3个周期,观察用药时及停药后月经变化及服药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周期后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94.4%,服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81.3%,部分患者服药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脘部不适、恶心及肥胖.结论:中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袁晓春;郭桂红;熊燕秀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客忤及其临床意义

    客忤,俗称受惊吓,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中国古代的医生及民间对客忤有丰富、深刻的认识,在中医古籍上也有许多详细的论述.但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客忤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往往更注重仪器检查,而忽视了受惊吓的病因.

    作者:张瀛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