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旴江医家医籍及地域分布略考(续二)

谢强;周思平

关键词:旴江医学, 医家, 医籍, 地域分布, 中医学术史, 地方流派
摘要:经考证,发现早在汉代江西的旴江流域已经有了医家的医事活动和著述,浮丘公、张陵、葛玄曾隐居南城的麻姑山和清江的阁皂山,立坛、采药、制药、炼丹、传医和中药炮制法、治病,开旴江流域医药学之先河,因此旴江医学和“建昌”、“樟树”两大药帮得以兴起;“医药相济”,也促进了旴江医药的兴盛.自汉代迄民国,旴江流域16个县市有医家963人、医籍684种;其中,抚州市区域有医家399人、医籍271种,宜春市区域(丰城、清江)有医家246人、医籍96种,南昌市区域有医家324人、医籍340种(三地重复计算医家6人、医籍23种).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有八人出自旴江流域.可见,历史上,旴江医学兴起和繁盛于抚州市区域,发展于南昌市区域.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测定消痔坐浴剂中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消痔坐浴剂剂中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himadzu VP2ODS(250 mm ×4.6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分;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对制剂中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线性范围为2.56-25.62 μg/mL (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9%(RSD=1.02%).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田晓东;侴桂新;蓝悠;李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5例

    目的:研究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配到椎针配合针刺组(简称为试验组)和单纯针刺组(简称为对照组).2组各35例,每日1次,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PRI、VAS、P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结束后试验组PRI、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PI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显愈率为50.00%,对照组显愈率为23.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作者:袁莉蓉;邹军;吴焱兵;洪恩四;付勇;迟振海;彭睿芳;黄河;周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正交试验优选硅油乳膏的基质及制备工艺

    目的:优选硅油乳膏的基质及制备工艺.方法:用单因素试验对原处方中乳化剂的用量进行调整;用正交设计法,以乳化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乳膏外观、涂展性及以4 000 r/分离心分层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乳膏的佳制备工艺.并辅以乳膏耐温实验进行综合考察.结果:佳的乳化剂用量聚山梨酯80 10g、平平加A-20 20g优的制备工艺乳化温度为90℃,搅拌时间为25分钟,搅拌速度为600r/分.结论:该制剂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许时贵;丁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声带麻痹验案1例

    北京中医药大学许文忠教授从医20余载,擅长治疗妇科、肝胆科及五官科疑难杂症,他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治疗风格,尤其是中医中药治疗不孕症、慢性肝炎、耳鸣及声带疾患疗效显著.现将许文忠教授治疗声带麻痹1例介绍如下.

    作者:王军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慢性心力衰竭中西医治疗进展

    本文分别从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3个方面阐述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和治疗,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作者:滕攀;马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热敏灸治疗痰浊阻遏型原发性高血脂20例

    目的:比较热敏灸与非热敏灸法、药物治疗痰浊阻遏型原发性高血脂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纳入60例合格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A组20例,采用热敏灸治疗;B组20例,采用非热敏灸法治疗;C组20例,口服血脂康胶囊治疗.3组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及结束后3个月根据中医证侯积分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3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热敏灸组在改善患者临床证侯方面优于非热敏灸法对照组、药物组.经3个月的随访,热敏灸的疗效优势依然保持.结论:热敏灸治疗痰浊阻遏型原发性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非热敏灸法、血脂康胶囊对照组.

    作者:梅丽俊;曾玲;付勇;黄河;章海凤;万毓华;胡丹;熊鹏;周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平脉辨证”不是书名

    钱超尘先生利用韵文知识考证了《平脉》一节隶属于原书部分,解决了《辨脉》、《平脉》是否属于原书的问题.但他认为序言中“平脉”就是现在书中的《平脉》一节,且序言中“辨证”也是一书名,这一问题值得商榷.本文目地在于说明序言中的“平脉辨证”不是二书名,而是张仲景提出的一条诊察疾病的重要原则.

    作者:易云龙;蒋小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运用圆运动气一元论探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临床常用药物,中医学界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简单介绍中医学圆运动气一元论的理论,并运用此理论体系分析糖皮质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及副作用.笔者认为糖皮质激素总的作用为其对肾阳的调动,增强六气的运行而发挥其作用;其副作用则是肾阳调动过多后出现壮火食气,而致元阳亏虚、阴精凝聚,火不生土、土不伏火,肾精髓海亏虚等病机导致的各种病理反应.

    作者:黄涛亮;黄振祺;李际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拟清热痤疮饮治疗湿热蕴毒型痤疮25例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痤疮饮对于湿热蕴毒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嘱患者清淡饮食、舒缓情志、规律作息的基础上予清热痤疮饮加减;对照组在嘱患者清淡饮食、舒缓情志、规律作息的基础上予罗红霉素胶囊常规服,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00%,对照组有效率76.00%.结论:自拟清热痤疮饮对湿热蕴毒型痤疮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商广耀;崔云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海药本草》中的薰陆香和乳头香

    《海药本草》是我国古代收载外来药物的专著,有一定学术价值,但存在部分药物品种不清的情况.本文对其中的薰陆香和乳头香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乳头香和薰陆香是植物来源不同的两味胶状树脂药,但历代本草中多有交叉,而在维吾尔医药书籍中,却能够明确区分薰陆香和乳香的不同,但总体而言,两味药物的功用是非常接近的.

    作者:金素安;郭忻;袁颖;何世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气海穴基础研究进展

    气海(Qìhǎi,CV6)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气海属任脉之经穴,为肓之原穴.气海穴之名称出自《针灸甲乙经》.气海穴是临床常用的腧穴,现就近年来对其解剖学与动物实验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岳公雷;闫冰;阚俊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32例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取上印堂、通天、迎香、肺俞、神阙等穴进行热敏灸治疗.结果:治愈11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满意.

    作者:李芳;李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尿酸血症的中医分型及治疗方药研究

    目的:临床观察高尿酸血症的中医分型治疗.方法:将3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分痰浊内阻和湿热内蕴2型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1个月后复查血尿酸.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6%),优于对照组(74.0%),P<0.05.结论: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

    作者:陈鑫;黄兵;钟成家;邱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腧穴热敏灸治疗前臂双骨折早期肿胀63例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对前臂双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63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外关、手三里、曲池等热敏腧穴艾灸治疗,对照组静滴20%甘露醇.设置治疗前及治疗2、4、7天4个时相点,观察肢体肿胀变化情况,疗程为7天.结果:腧穴热敏灸和20%甘露醇都有减轻骨折早期肿胀的作用.治疗2天后的疗效相当,但缓解程度在治疗4天后观察组已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7天后,观察组对肿胀治疗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5%.结论:腧穴热敏灸治疗前臂双骨折早期肿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钟发明;胡建华;肖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磺酸氨氯地平分散片中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以控制其质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 mm,5μm);以0.03 mol/mL磷酸酸二氢钾溶液-乙腈-甲醇(25∶ 45∶ 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7 nm,流速1.0mL/分柱温30℃;进样量20uL.结果:有关物质各杂质峰与主峰之间分离良好,能较好控制杂质.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

    作者:梁芬;刘旭海;王燕霞;李露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翼状胬肉与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

    翼状胬肉是眼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手术切除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大量的眼科医生报导通过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同时也明显提高了视力.关于翼状胬肉患者视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翼状胬肉通过影响角膜的形态而造成了角膜散光.现将近几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杨陈涛;陈小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客忤及其临床意义

    客忤,俗称受惊吓,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中国古代的医生及民间对客忤有丰富、深刻的认识,在中医古籍上也有许多详细的论述.但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客忤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往往更注重仪器检查,而忽视了受惊吓的病因.

    作者:张瀛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相关指标研究进展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患者则表现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一系列症状,伴有胰腺的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及慢性胰腺炎2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发展的后期极易出现系统并发症和腹腔内并发症,从而造成多器官损伤其病情凶险,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占到急腹症中的第3-5位[1].近几年来,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治疗过程长,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2].随着对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其相应的指标也被认识和不断应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万盼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谈胸痹心痛的治疗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心系疾病,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影响.祖国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辩证治疗因其疗效稳定性及应用安全性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下面就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浅谈几点看法:

    作者:黄灿;刘小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从痰论治中风后吞咽困难的理论探讨

    痰邪既是中风的病因,也是中风的病理产物,与中风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风后吞咽困难作为中风病的一个重要合并证候,亦当从痰论治.笔者从痰论治中风后吞咽困难有着深厚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叶宇铁;彭邦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