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灿;刘小河
目的:建立消痔坐浴剂剂中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Shimadzu VP2ODS(250 mm ×4.6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分;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对制剂中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的线性范围为2.56-25.62 μg/mL (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9%(RSD=1.02%).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田晓东;侴桂新;蓝悠;李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配到椎针配合针刺组(简称为试验组)和单纯针刺组(简称为对照组).2组各35例,每日1次,10天一疗程,共治疗1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目测类比定级法(VAS)和现有疼痛强度(PPI)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PRI、VAS、P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结束后试验组PRI、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PI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显愈率为50.00%,对照组显愈率为23.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针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针刺疗法.
作者:袁莉蓉;邹军;吴焱兵;洪恩四;付勇;迟振海;彭睿芳;黄河;周娟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金匮要略方论》系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肾气丸一方源于《金匮要略方论》,故后世称之为金匮肾气丸.考究《金匮要略方论》原文,肾气丸见于《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等5篇中,分别用于治疗脚气、虚劳、痰饮、消渴以及妇人转胞等5种疾病,可谓仲景“异病同治”的典范.经现代临床研究,肾气丸的功效被不断发掘,现将笔者临床应用体会列举如下.
作者:张宝霞;饶克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从吴氏表里九传入手分析用表、里、半表半里三分法对寒温界立下的毒邪传变形式,有必要以六经界立为用,纳入卫气营血,三焦界立参辨,对建立以脏腑为经,以表、里、半表半里为纬完整毒邪致病理论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钱超尘先生利用韵文知识考证了《平脉》一节隶属于原书部分,解决了《辨脉》、《平脉》是否属于原书的问题.但他认为序言中“平脉”就是现在书中的《平脉》一节,且序言中“辨证”也是一书名,这一问题值得商榷.本文目地在于说明序言中的“平脉辨证”不是二书名,而是张仲景提出的一条诊察疾病的重要原则.
作者:易云龙;蒋小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从病因病机病理角度谈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总结出运用疏肝健脾法,切中病机,邪正兼顾,改善症状,减少复发.
作者:刘争辉;史英;张永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大柴胡汤出自《伤寒杂病论》,其组成为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生姜、枳实、大黄、大枣,功用为和解少阳、内泻热结,用于治疗少阳阳明合病而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者.综观全方有和解少阳、通利三焦、调理气机、宣通内外、运转枢机之功.临床加减后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而不可拘泥于少阳阳明合病之诸症悉具.笔者现就其加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举例阐述.
作者:楚会奉;周文娟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临床观察高尿酸血症的中医分型治疗.方法:将3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分痰浊内阻和湿热内蕴2型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1个月后复查血尿酸.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6%),优于对照组(74.0%),P<0.05.结论: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
作者:陈鑫;黄兵;钟成家;邱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痰邪既是中风的病因,也是中风的病理产物,与中风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风后吞咽困难作为中风病的一个重要合并证候,亦当从痰论治.笔者从痰论治中风后吞咽困难有着深厚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叶宇铁;彭邦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取上印堂、通天、迎香、肺俞、神阙等穴进行热敏灸治疗.结果:治愈11例,好转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结论: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较满意.
作者:李芳;李建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客忤,俗称受惊吓,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中国古代的医生及民间对客忤有丰富、深刻的认识,在中医古籍上也有许多详细的论述.但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客忤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往往更注重仪器检查,而忽视了受惊吓的病因.
作者:张瀛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临床常用药物,中医学界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简单介绍中医学圆运动气一元论的理论,并运用此理论体系分析糖皮质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及副作用.笔者认为糖皮质激素总的作用为其对肾阳的调动,增强六气的运行而发挥其作用;其副作用则是肾阳调动过多后出现壮火食气,而致元阳亏虚、阴精凝聚,火不生土、土不伏火,肾精髓海亏虚等病机导致的各种病理反应.
作者:黄涛亮;黄振祺;李际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左右.10日为一疗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治疗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2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疗效佳.
作者:杨娜娜;周胜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对前臂双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63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外关、手三里、曲池等热敏腧穴艾灸治疗,对照组静滴20%甘露醇.设置治疗前及治疗2、4、7天4个时相点,观察肢体肿胀变化情况,疗程为7天.结果:腧穴热敏灸和20%甘露醇都有减轻骨折早期肿胀的作用.治疗2天后的疗效相当,但缓解程度在治疗4天后观察组已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7天后,观察组对肿胀治疗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5%.结论:腧穴热敏灸治疗前臂双骨折早期肿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钟发明;胡建华;肖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痤疮饮对于湿热蕴毒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嘱患者清淡饮食、舒缓情志、规律作息的基础上予清热痤疮饮加减;对照组在嘱患者清淡饮食、舒缓情志、规律作息的基础上予罗红霉素胶囊常规服,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00%,对照组有效率76.00%.结论:自拟清热痤疮饮对湿热蕴毒型痤疮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商广耀;崔云竹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本文分别从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3个方面阐述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和治疗,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作者:滕攀;马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优化五倍子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方法:以五倍子中鞣质水解成没食子酸的转移率以及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倍量等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用10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的方法可以提高五倍子中没食子酸的提取率.结论:优选得到的五倍子提取工艺提取率较高且稳定可行.
作者:郑玲英;刘芳菊;王跃生;曾文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以小儿、老人、体弱患者为多见,多因起居不当,感受外邪,或素有内伤,复感外邪所致.笔者在多年临证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加味止嗽散并随证加减治疗各型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所致剧咳、久咳、痰多患者数十例,屡获良效,现作一介绍.
作者:潘富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经方因其药物少、配伍精,疗效显著而备受临床医生的推崇.陈瑞春老先生崇尚仲景,临证喜用经方,且擅用经方.陈老认为[1],尊崇经方并不是一味执守原方不加减化裁,而是要在深究方规的基础上灵活化裁应用.时方多在经方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其特点是药物繁多,功效脏腑化,方剂配伍关系没有经方精当,但疗效却有其独到之处.陈老临证常将经方与时方合而用之,取两者之长,优化组合,以取得更佳的疗效.以下摘录几则陈老经方与时方合用的经验.
作者:张展洁;刘新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48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28例,年龄29-72岁.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抗感染等治疗,以大承气汤加味煎取药汁200mL,分2次口服或胃管内注入.结果:治愈38例,好转8例,无效2例,治愈率79%,总有效率96%.结论:大承气汤加味治疗肠梗阻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福兴;江一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