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瀛颖
气海(Qìhǎi,CV6)在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气海属任脉之经穴,为肓之原穴.气海穴之名称出自《针灸甲乙经》.气海穴是临床常用的腧穴,现就近年来对其解剖学与动物实验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岳公雷;闫冰;阚俊祯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以小儿、老人、体弱患者为多见,多因起居不当,感受外邪,或素有内伤,复感外邪所致.笔者在多年临证中,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加味止嗽散并随证加减治疗各型感冒、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所致剧咳、久咳、痰多患者数十例,屡获良效,现作一介绍.
作者:潘富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5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对照组22例单独使用别嘌呤醇,治疗平均随访6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4%、对照组80%,2组比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复发率较低.结论:四妙散加味联合别嘌呤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满意,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马春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左右.10日为一疗程.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治疗组临床治愈15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00%.2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心阳不振型心悸疗效佳.
作者:杨娜娜;周胜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胸痹心痛是以胸部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心系疾病,对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有极大的影响.祖国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辩证治疗因其疗效稳定性及应用安全性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下面就中医药治疗胸痹心痛浅谈几点看法:
作者:黄灿;刘小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以提高丹参酮的体外溶出率.方法:采用溶剂法制备了含有和不含有表面活性剂的丹参酮的PVP K30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外的溶出实验,并用显微镜观察和DSC对丹参酮固体分散体进行验证.结果:丹参酮固体分散体明显地促进了丹参酮的溶出,并且含吐温80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比含SDS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要大,不含吐温80的固体分散体的溶出度比含吐温80的固体分散体要好.结论:丹参酮-PVP固体分散体能够显著的提高丹参酮的溶出度,吐温-80加入丹参酮固体分散体中对丹参酮的溶出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周焘;桂菲菲;潘俊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本文分别从西医、中医、中西医结合3个方面阐述了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和治疗,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作者:滕攀;马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客忤,俗称受惊吓,是一种小儿常见病、多发病.中国古代的医生及民间对客忤有丰富、深刻的认识,在中医古籍上也有许多详细的论述.但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客忤的认识和了解越来越少,往往更注重仪器检查,而忽视了受惊吓的病因.
作者:张瀛颖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从病因病机病理角度谈胆囊术后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总结出运用疏肝健脾法,切中病机,邪正兼顾,改善症状,减少复发.
作者:刘争辉;史英;张永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优化五倍子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方法:以五倍子中鞣质水解成没食子酸的转移率以及干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煎煮次数、煎煮时间、加水倍量等因素进行考察,以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用10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2小时的方法可以提高五倍子中没食子酸的提取率.结论:优选得到的五倍子提取工艺提取率较高且稳定可行.
作者:郑玲英;刘芳菊;王跃生;曾文雪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经考证,发现早在汉代江西的旴江流域已经有了医家的医事活动和著述,浮丘公、张陵、葛玄曾隐居南城的麻姑山和清江的阁皂山,立坛、采药、制药、炼丹、传医和中药炮制法、治病,开旴江流域医药学之先河,因此旴江医学和“建昌”、“樟树”两大药帮得以兴起;“医药相济”,也促进了旴江医药的兴盛.自汉代迄民国,旴江流域16个县市有医家963人、医籍684种;其中,抚州市区域有医家399人、医籍271种,宜春市区域(丰城、清江)有医家246人、医籍96种,南昌市区域有医家324人、医籍340种(三地重复计算医家6人、医籍23种).江西古代十大名医中有八人出自旴江流域.可见,历史上,旴江医学兴起和繁盛于抚州市区域,发展于南昌市区域.
作者:谢强;周思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优选硅油乳膏的基质及制备工艺.方法:用单因素试验对原处方中乳化剂的用量进行调整;用正交设计法,以乳化温度、搅拌时间、搅拌速度为考察因素,以乳膏外观、涂展性及以4 000 r/分离心分层时间为评价指标,筛选乳膏的佳制备工艺.并辅以乳膏耐温实验进行综合考察.结果:佳的乳化剂用量聚山梨酯80 10g、平平加A-20 20g优的制备工艺乳化温度为90℃,搅拌时间为25分钟,搅拌速度为600r/分.结论:该制剂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许时贵;丁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钱超尘先生利用韵文知识考证了《平脉》一节隶属于原书部分,解决了《辨脉》、《平脉》是否属于原书的问题.但他认为序言中“平脉”就是现在书中的《平脉》一节,且序言中“辨证”也是一书名,这一问题值得商榷.本文目地在于说明序言中的“平脉辨证”不是二书名,而是张仲景提出的一条诊察疾病的重要原则.
作者:易云龙;蒋小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患者则表现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一系列症状,伴有胰腺的水肿、充血,或出血、坏死.可分为急性胰腺炎及慢性胰腺炎2种.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发展的后期极易出现系统并发症和腹腔内并发症,从而造成多器官损伤其病情凶险,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占到急腹症中的第3-5位[1].近几年来,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治疗过程长,费用高,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2].随着对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其相应的指标也被认识和不断应用,现综述如下.
作者:万盼婷 刊期: 2013年第05期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临床常用药物,中医学界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简单介绍中医学圆运动气一元论的理论,并运用此理论体系分析糖皮质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及副作用.笔者认为糖皮质激素总的作用为其对肾阳的调动,增强六气的运行而发挥其作用;其副作用则是肾阳调动过多后出现壮火食气,而致元阳亏虚、阴精凝聚,火不生土、土不伏火,肾精髓海亏虚等病机导致的各种病理反应.
作者:黄涛亮;黄振祺;李际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干眼症是眼科临床常见疾病,本文对近几年医学工作者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调理体质,以及针刺促进泪液分泌,提高泪膜稳定性,以促进疗效进行综述..
作者:罗燕燕;洪亮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临床观察高尿酸血症的中医分型治疗.方法:将3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分痰浊内阻和湿热内蕴2型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醇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1个月后复查血尿酸.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6%),优于对照组(74.0%),P<0.05.结论:中医分型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
作者:陈鑫;黄兵;钟成家;邱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北京中医药大学许文忠教授从医20余载,擅长治疗妇科、肝胆科及五官科疑难杂症,他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治疗风格,尤其是中医中药治疗不孕症、慢性肝炎、耳鸣及声带疾患疗效显著.现将许文忠教授治疗声带麻痹1例介绍如下.
作者:王军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腧穴热敏灸对前臂双骨折早期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63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设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外关、手三里、曲池等热敏腧穴艾灸治疗,对照组静滴20%甘露醇.设置治疗前及治疗2、4、7天4个时相点,观察肢体肿胀变化情况,疗程为7天.结果:腧穴热敏灸和20%甘露醇都有减轻骨折早期肿胀的作用.治疗2天后的疗效相当,但缓解程度在治疗4天后观察组已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7天后,观察组对肿胀治疗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为75%.结论:腧穴热敏灸治疗前臂双骨折早期肿胀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钟发明;胡建华;肖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痤疮饮对于湿热蕴毒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嘱患者清淡饮食、舒缓情志、规律作息的基础上予清热痤疮饮加减;对照组在嘱患者清淡饮食、舒缓情志、规律作息的基础上予罗红霉素胶囊常规服,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6.00%,对照组有效率76.00%.结论:自拟清热痤疮饮对湿热蕴毒型痤疮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商广耀;崔云竹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