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烨;许金海;马俊明;叶洁;邬学群;莫文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水痘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7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诊治的12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备60例,2组患儿均给予痰热清治疗0.5-1mL/kg/天,,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洗剂外涂皮损表面,治疗组用康复新液外用于皮损处,每日4次.并在此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岁以下3mL/次,1岁以上5mL/次,每天3次,7天为一疗程.对照2组患儿疱疹结痂时间,有无新皮疹出现,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疱疹结痂时间(3.65±0.71)天,无新皮疹出现时间(2.75±0.65)天,退热时间(1,85±0.62)天.对照组分另为(4.35±0.76)、(3.45±0.68)、(2.35±0.55)天,2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皮损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新液联用痰热清治疗婴幼儿水痘的疗效明显,皮损恢复时间短,是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詹明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的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目前对溃疡性结肠炎尚没有十分完善的治疗方法,探讨中药薤白治疗UC是否具有疗效及潜在研究价值.方法:通过阅读古典及现代文献,综合分析UC的中西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薤白的功效、药理作用.结果:薤白可以从改善UC患者肠道免疫炎症、微生态感染等方面保护或修复肠粘膜屏障,对UC有治疗作用.结论:薤白在治疗UC方面具有疗效及潜在研究价值.
作者:笪如桥;施丽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33例符合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与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方,睡前保留灌肠;对照组用美洛沙星及替硝唑静滴.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完成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赵祖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趋于年轻化,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高.由于地区的差异,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治疗也有所不同.X线、CT及MRI的检查各有侧重,表现多以椎间孔的狭窄、钩突关节增生以及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卡压为主.颈椎病的疗效评价量表间各有优势,现多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和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治疗上本文综述了中医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口服、外用、注射疗法、同时配合物理治疗等不同方式,并对药物分类及作用进行简要分析.中医药在颈椎病的治疗中,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在方法学的研究和评定上,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夏烨;许金海;马俊明;叶洁;邬学群;莫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人体泪腺、唾液腺为主,并伴有其他外分泌腺受累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探讨了干燥综合征阴虚内热证的辨治要点,认为本证是由于素体虚弱,阴津亏虚,燥热内盛所致,日久则瘀血痹阻,络脉不通,累及皮肤、筋骨,深入脏腑而使病情进展.据此,确立滋阴生津、清热化瘀的治疗大法,自拟滋阴除燥汤.
作者:衣兰杰;周学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鉴别石斛与石仙桃.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理化反应进行鉴别.结果:通过试验发现石斛与石仙桃有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结论:该鉴别方法能准确地把石斛与石仙桃予以区别.
作者:廖宝源;肖建华;吴应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ICC(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和Cx43(Connexin43)在半夏泻心汤治疗豚鼠糖尿病胃轻瘫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制备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并建立糖尿病胃轻瘫豚鼠模型.处死豚鼠并取材胃标本后免疫组化染色标记c-Kit和Cx43抗体,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实验各组豚鼠ICC和Cx43的数量及变化,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ICC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明显增加糖尿病胃轻瘫豚鼠ICC数量,并能修复其受损的超微结构.结论:ICC的数量显著减少并发生变性是发生糖尿病胃轻瘫的一个重要原因,半夏泻心汤含药血清能明显增加豚鼠ICC的数量并修复其受损结构,进而增强实验豚鼠的胃动力并恢复其功能,从而起到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
作者:张燕;刘换新;梁敏燕;张宏;袁怀文;刘梅;叶春;邢德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甲状腺损害(主要包括甲状腺弥漫性损害和甲状腺结节)患者甲功及抗体水平,以及患者乳腺增生及患有子宫肌瘤的几率的研究,探讨三者的联系.方法:随机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70例,对其进行甲状腺彩超,对彩超显示甲状腺弥漫性损害的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测定,及其乳腺彩超、妇科彩超的检查,观察甲状腺损害患者甲功水平及同时患有甲状腺损害、良性乳腺疾病、子宫肌瘤的三种疾病的研究调查,并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中医对其的认识.结果:B超显示甲状腺弥漫性损害或甲状腺结节患者甲功正常者占48.6%,甲亢患者阳性率8.6%,甲减患者阳性率20%,单纯抗体高者阳性率22.8%,甲状腺功能及抗体异常者阳性率51.4%;B超显示仅单纯甲状腺损害而乳腺、妇科彩超正常者阳性率仅5.7%,甲状腺损害并乳腺增生阳性率42.9%,甲状腺损害并子宫肌瘤患者阳性率5.7%,三者并存者阳性率45.7%.结论:在甲状腺B超检测到甲状腺损害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阳性率50%以上.检测出甲状腺损害患者同时伴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阳性率为94.3%,应值得关注.
作者:王营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现实社会竞争激烈、环境压力等因素导致人们七情过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血逆乱,阴阳失衡,其它脏腑功能失调,诸病丛生.笔者临证据《内经》“木郁达之”理论以疏肝解郁、宣泄气血、调和脏腑为法治疗疑难病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盛全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银蓝调脂胶囊对高脂血痘模型大鼠血脂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给予大鼠高脂饲料8周,制造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造模4周后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按血脂水平分组给药,测定灌服银蓝调脂胶囊4周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脂酶(LPL)、肝酯酶(HL)、游离脂肪酸(FF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银蓝调脂胶囊能明显降低高脂饲料饮食所致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含量,升高HDL-c、ApoA1含量和IPL、HL、总酯酶活性,降低LDL-c、ApoB、FFA含量,提高ApoA1/ApoB比值.结论:银蓝调脂胶囊具有明确的调节高脂血症的作用.
作者:陈玉兴;黄雪君;杜铁良;曾晓会;姚楠;黄丹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建立妇科白带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鉴别山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芍药苷的含量.结论:采用显微鉴别方法能有效鉴别山药的真伪;本品中芍药苷在11.38-113.81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0.92%,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妇科白带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龚雪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嵌顿症.方法:对28例临床诊断为髋关节滑膜嵌顿症的患儿使用特定手法进行整复治疗,并总结分析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手法整复在儿童髋关节滑膜嵌顿症治疗中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正确掌握手法整复对于此病的临床治疗有帮助.
作者:钟万珠;李陕华;张启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高血压前期应用“治未病”进行干预,希望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有所裨益.
作者:刘丽华;李林;方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本文运用解佛经的三法门,即:空门、昆勒门、阿毗昙门,如实诠释了《黄帝内经》中的“黄帝”,为中医文献的现代诠释工作提供一整套研究工具.
作者:陈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治未病”早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具影响和有特色的学说思想之一.后世所说“治未病”,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未病先防,防患未然;二是既病防变,防微杜渐.治未病思想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对于其内涵的理解及临床应用,众多学者各抒已见,见仁见智.现仅就个人陋见,略申于次,以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陈士伟;郭建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医心方》[1],综合性医著,共三十卷,日本丹波康赖撰于982年.本书辑录整理了我国唐代以前多种医书.就其总体内容而言,是一部颇具“类书”性质的医学方书.但它又与一般单纯性方书有所不同,除广收临证各科验方之外,还包括针灸俞穴、本草食疗、服石辟谷、房中养性,以及相当于“医学总论”范畴的医德修养、治疗原则、服药方法等内容.在当时来讲,可称得上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综合性医著.其中对新生儿的护理,有良多论述,现整理分析如下:
作者:徐苗凤;曹征 刊期: 2013年第10期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疑难疾病,风药以其疏肝、活血、祛湿等多种特殊功效,在治疗不孕症中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朋利;夏丽娜;崔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复方益母草胶囊对产后42天恶露不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4月164例顺产初产妇产后42-50天来我院复诊恶露不绝者.随机分组,实验组口服复方益母草胶囊1.2g,每天2次;对照组每天缩宫素肌肉20IU注射,联合治疗组每日口服复方益母草胶囊+缩官素20U肌肉注射.结果:实验组单疗程治愈率(74.0%)、总治愈率(82.0%)与对照组单疗程治愈率(77.1%)、总治愈率(8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单疗程治愈率(92.4%)、总治愈率(95.5%),与其它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复方益母草胶囊治疗产后42天恶露不绝具有较好的效果,与缩宫素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邹丽;张倩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针刺重子、重仙穴配伍肩井穴缓解颈型颈椎病急性期症状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重子、重仙组(治疗组)和针刺夹脊穴组(对照组)退各40例.2组均以1次治疗的效果作为观察对象.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治疗前后(VAS)疼痛积分.结果:针刺重子、重仙组和针刺夹脊穴组都可以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P<0.01).治疗组治疗颈型颈椎病急性期的疗效优于针刺夹脊穴组(P<0.01).
作者:陈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药柴连建中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柴连建中汤兰索拉唑治疗,14天为一疗程,总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兰索拉唑治疗,疗程同研究组.根据溃疡的愈合情况以及其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而言柴连建中汤联合兰索拉唑的效果较单用兰索拉唑单药治疗要佳,其能显著促进消化性溃疡症的愈合,稳固疗效,标本兼治,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晏肃霜;邹厚文;易琰斐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