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然杀伤细胞对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

王艳辉;张南征;陈复兴;刘军权;周忠海;孙蕾清

关键词:NK细胞, 小鼠, Heps肝癌, 过继性回输
摘要:目的 研究自然杀伤(NK)细胞对原发性肝癌Heps移植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方法 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治疗1组(输注的NK细胞数为1×104/只)、治疗2组(输注的NK细胞数为1×105/只)和治疗3组(输注的NK细胞数为1×106/只),每组15只.接种肝癌细胞当天,分别于尾静脉注射不同数量的NK细胞,对照组注射NS.观测小鼠移植瘤体积及各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各组于输注NK细胞后第15天分别处死2只小鼠,对移植瘤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脾细胞NK的含量;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脾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接种移植瘤后第8天,治疗3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较其他组小鼠显著减慢(P<0.05).第20天时治疗1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2组和3组移植瘤体积非常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1组小鼠平均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和治疗2、3组(P<0.01).治疗1-3组脾细胞杀伤活性以及NK细胞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适量输注NK细胞可以有效抑制HepS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期,为临床应用NK细胞治疗时数量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在接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同时进行常规基础和个体化方案的30例恶性脑胶质瘤病人进行护理.结果 3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方案,副反应较轻.结论 对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的恶性脑胶质瘤病人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很有必要,会很大程度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

    作者:于婷;张丽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相关性的探讨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与甲状腺癌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年间来我院检查甲状腺的女患(共计8875例)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有乳腺癌病史分成两组,即乳腺癌组650例,其中后被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有14例;非乳腺癌组8225例,其中后被确诊为甲状腺癌的有42例.结果 乳腺癌组患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2.15%)高于非乳腺癌组(0.51%),他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肿瘤的大小、包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乳腺癌病史的患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高于无乳腺癌病史的患者.甲状腺超声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检查应该作为甲状腺外科的常规检查.

    作者:田淞宇;秦华东;石铁锋;刘垚;孙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宫颈癌患者日益年轻化,因此,寻找宫颈癌的早期筛查方法 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 和近年出现的新方法 加以介绍,包括宫颈细胞涂片形态检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测、分子细胞遗传学检测、宫颈癌筛查系统.

    作者:吕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男性原发性绒毛膜癌伴肺、肝、肾转移一例

    原发性绒毛膜癌是一种罕见的与妊娠无关的恶性肿瘤,其血行转移,病情发展快,治疗困难,预后差.本文报道一例男性原发性绒毛膜癌伴肺、肝、肾转移,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面,结合文献分析原发性绒毛膜癌的临床特点和佳治疗方案的选择.

    作者:蔡辉;沈思钰;赵智明;李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6-2010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住院病例的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疾病构成的情况,重点对女性肿瘤的发病部位、年龄及转归情况做具体分析,为妇女预防保健和临床诊治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肿瘤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理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6-2010年住院病人资料.结果 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依次为乳腺癌、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包括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癌、输卵管癌等)、肺癌、直肠癌、胃癌、肝癌、结肠癌、泌尿道恶性肿瘤、食道癌、脑恶性肿瘤.结论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女性恶性肿瘤以乳腺癌、女性生殖恶性肿瘤、肺癌、直肠癌、胃癌为高发,尤以乳腺癌为甚,应加强肿瘤防治措施,降低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作者:陈亦新;刘金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腱鞘纤维瘤12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腱鞘纤维瘤(fibroma of tendon sheath,FTS)病理学形态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光学显微镜及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12例腱鞘纤维瘤,并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腱鞘纤维瘤好发于成年人,多发生于手部,部分病例可位于足趾,前臂及下肢等处,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小结节,病变界限常清楚,多呈分叶或结节状,质地坚韧,有弹性,橡皮样,可引起局部活动受限,部分病例有外伤史.典型病例由稀疏散在的纤维母细胞、狭窄的血管腔隙和大量致密深染嗜伊红色的胶原纤维组成,间质伴有黏液变性的区域细胞呈星芒状,少数病例可出现多形性核和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Vimentin(+),a-SMA(弱+),actin(弱+),CD68(部分细胞+),S-100(-),CD34(-),FVⅢ(-),NSE部分病例少数细胞(+).结论 FTS是一种少见的好发于手和足的小结节,常与肌腱和腱鞘相连,生长缓慢,病变无浸润且从不转移.

    作者:王敏;李奕;蔡存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雌激素对机体的影响及其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制

    女性的性激素,尤其是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在女性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是由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HPOA)所形成的完整而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的结果.雌激素水平的规律性、周期性稳定,是女性高水平生活质量的保证.为促进女性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现将雌激素对女性一生的影响,包括激素替代治疗(HRT)对靶器官的影响及雌激素增高导致子宫内膜癌的分子机制,综述如下.旨在阐述如何使女性防病于未然,提高女性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先虹;杨枫;毕春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延续性护理

    目的 延续性护理在鼻咽癌放疗病人的应用后,提升医院在服务社区的信誉和满意度,促进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取得满意的社会效益.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1月在放疗科室住院的鼻咽部肿瘤放疗病人62名,在取得病人及家属同意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人,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病房统一实施的整体化护理,包括相同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指导和服务.结果 病人出院后3个月对两组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展鼻咽癌放疗病人延续性护理,可以提升放疗病人的护理技能和知识,提高放疗病人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宇殊;王颖;江婷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脂溢性角化病皮损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探讨端粒酶与脂溢性角化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文件--酶标法(TRAP-ELISA)检测30例脂溢性角化病和15例恶性黑素瘤以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结果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恶性黑素瘤皮损及正常皮损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组织中端粒酶的阳性表达,提示端粒酶可能参与了脂溢性角化病皮损的增殖过程.

    作者:尤艳;尤敏;李国库;耿敬姝;孙国荣;王红焰;李海燕;陈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化疗联合CIK细胞回输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化疗联合CIK细胞回输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经济学价值,以期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在采取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单药培美曲塞二钠化疗,二周期后序贯CIK细胞回输生物治疗一周期;对照组采用单药培美曲塞二钠方案化疗二周期.治疗结束后,计算两组平均成本及成本效果值.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7.14%,有效率为69.7%;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0%,有效率为32.1%.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8);两组的治疗成本分别为治疗组37800元,对照组21038元.治疗组的治疗成本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治疗组的成本效果比C/E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CIK细胞回输生物治疗联合单药培美曲塞二钠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好,且经济学效果较单药化疗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芳;于雁;张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舒适护理在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膀胱癌患者行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湖南省肿瘤医院2008年3月-2009年2月102例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作为实验组,抽取2007年2月-2008年2月9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的应用降低了膀胱癌患者对膀胱灌注化疗的疼痛体验程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

    作者:刘高明;朱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青黛紫草合剂治疗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通过观察青黛紫草合剂在合并有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等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疾病治疗效果,在中医药领域中寻求一个有效易行治疗此类疾病的新途径.方法 194例患者,均为经TCT筛查,HC-Ⅱ检测,组织学诊断为CINⅠ、CINⅡ,HPV阳性病例.单盲法随机分为青黛紫草合剂组和干扰素组、紫草油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PV感染疗效及CIN的疗效.结果 青黛紫草合剂组HPV转阴率为73.52%,与干扰素组无差别(P>0.05),与紫草油组有显著差别(P<0.01);青黛紫草合剂组对CIN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52.27%,与干扰素组无差别(P>0.05),与紫草油组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 紫草青黛合剂治疗HPV感染、CINⅠ、CINⅡ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宫颈疾病尤其是宫颈癌前病变一种有效的药物.

    作者:耿晓星;戴智莉;张海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然杀伤细胞对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自然杀伤(NK)细胞对原发性肝癌Heps移植瘤小鼠的治疗作用和机理.方法 建立小鼠移植性肝癌(Heps)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治疗1组(输注的NK细胞数为1×104/只)、治疗2组(输注的NK细胞数为1×105/只)和治疗3组(输注的NK细胞数为1×106/只),每组15只.接种肝癌细胞当天,分别于尾静脉注射不同数量的NK细胞,对照组注射NS.观测小鼠移植瘤体积及各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各组于输注NK细胞后第15天分别处死2只小鼠,对移植瘤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脾细胞NK的含量;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脾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接种移植瘤后第8天,治疗3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较其他组小鼠显著减慢(P<0.05).第20天时治疗1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2组和3组移植瘤体积非常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1组小鼠平均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和治疗2、3组(P<0.01).治疗1-3组脾细胞杀伤活性以及NK细胞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适量输注NK细胞可以有效抑制HepS肝癌移植瘤的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期,为临床应用NK细胞治疗时数量的选择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王艳辉;张南征;陈复兴;刘军权;周忠海;孙蕾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3′,4,4′-四甲氧基联苯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研究2,3′,4,4′-四甲氧基联苯(2,3′,4,4′-tetramethoxybiphenyl,TMBP)对HeLa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凋亡诱导作用以及对相关蛋白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体外培养HeLa细胞与不同浓度TMBP作用,应用MTT法、荧光染色法、DNA凝胶电泳及Western blot法观察TMBP对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结果 TMBP可时间、剂量依赖性的抑制HeLa细胞生长.100M的TMBP处理24h的细胞,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后可见细胞形态学变化.不同浓度的TMBP处理细胞36h后,出现明显的DNA ladder.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Caspase-3酶原蛋白被剪切.结论 TMBP可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Caspase-3的活化有关.

    作者:隋新;孙志忠;天亮;龚显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螺旋CT扫描,图像后处理应用TOMOCON图像融合系统.对肺内病灶分别以常规二维CT及二维CT结合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肿瘤靶区勾画、体积计算及靶区横径及纵径比较.结果 48例肺癌病人CT定位扫描后常规二维CT靶区勾画结果:靶区体积(GTV)18.85~380.63cm3,中位体积103.60cm3;二维CT结合螺旋CT三维重建勾画结果:靶区体积(GTV)24.05~420.57cm3,中位体积130.55cm3.两组数据经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 P=0.037,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勾画结果 显示横径平均差异为(1.5±0.5)mm.纵径平均差异为(3.0±1.5)mm.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价值是值得肯定的.可以作为常规CT横断面扫描图像勾画的一个有力补充,使得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作者:巴志昌;冯丽娜;张颖俏;胡宝茹;尚乃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国食管癌患者p53基因改变与吸烟、饮酒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与中国人群食管癌p53基因改变的关系.方法 在Medline和CNKI数据库中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 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累积食管癌2108例,p53基因改变1142例,平均阳性率为54.2%.在中国人群中,吸烟与食管癌p53基因改变的合并OR值为1.61(95% CI:1.09-2.38),P=0.003;饮酒与食管癌p53基因改变的合并OR值为1.91(95% CI:1.44-2.53),P<0.001.结论 中国人群中,吸烟、饮酒均与食管癌p53基因改变有显著联系.

    作者:张玉雪;吴海燕;李慧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氩氦刀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氩氦靶向冷冻消融系统(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2009年3月,将我科收治的9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入三个治疗组,A组:氩氦刀手术联合全身化疗(31例);B组:单纯氩氦刀(29例);C组:单纯化疗(30例).观察患者治疗有效率、1年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后CEA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但以氩氦刀手术联合化疗组(A组)下降明显;治疗有效率为氩氦刀联合化疗组(A组)70.4%(19/27),单纯氩氦刀组(B组)55.2%(16/29),单纯化疗组(C组)42.9%(12/28),A、C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生存率在氩氦刀联合化疗组(A组)为63.0%(17/27),单纯氩氦刀组(B组)为41.4%(12/29),单纯化疗组(C组)为46.4%(13/28),三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氩氦刀联合全身化疗在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氩氦刀治疗和单纯全身化疗,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值得推广的方法.

    作者:李丁楠;张艳桥;李志伟;纪滨英;于丽娟;王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老年膀胱癌术后发生认知障碍的系统化管理

    目的 了解老年膀胱癌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探讨POCD患者系统化管理方法.方法 总结17例发生术后认知障碍的生理、疾病、治疗等因素,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17例患者经过系统化治疗护理POCD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结论 对老年膀胱癌患者术前全面评估,术后做好护理计划,早期发现,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能够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安旭姝;雷雪;李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mTOR、eIF4E、4E-BP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mTOR、eIF4E、4E-BP1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关性,为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TOR、eIF4E、4E-BP1在53例宫颈癌组织、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和1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mTOR、eIF4E和4E-BP1在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和CIN组(P<0.01),而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eIF4E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和术后复发有关(P<0.01,P<0.01,P<0.05,P<0.05);(3)mTOR表达与宫颈癌术后复发显著相关(P<0.01);(4)4E-BP1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1);(5)mTOR与eIF4E;mTOR与4E-BP1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6)生存单因素分析mTOR、eIF4E、4E-BP1均与宫颈癌的预后有关(P<0.01,P<0.05,P<0.05).结论 mTOR、eIF4E、4E-BP1的高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与预后不良有关.

    作者:夏百荣;孟凡玲;卢北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鞣花单宁多靶点治疗恶性肿瘤

    鞣花单宁(ellagitannins)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多酚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等生物活性.石榴汁中含有大量单一的鞣花单宁-安石榴甙(punicalagin).安石榴甙是目前已知的分子量大的多酚化合物.鞣花单宁不能直接被吸收入血,而是先被水解成为鞣花酸(ellagic acid),然后经肠道微生物代谢成为尿石酸(urolithins),在肝脏中结合,终自尿中排出.有研究显示,鞣花单宁通过抑制核因子Kappa-B(NF-κB)的活性发挥其抗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且这一作用已在人类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得到证实.在临床研究中,口服石榴汁可以降低经手术或放射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水平.对石榴鞣质化学预防肿瘤作用的研究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作者:张宏伟;陈洪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