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罗德;叶俊玲;晏子友
慢性咳嗽属临床常见病,以咳嗽症状迁延不愈为特征,临床误诊率较高,因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令许多病人苦不堪言,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增加许多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浪费,因此慢性咳嗽的诊治在国内外日益受到关注.
作者:杨铁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周维顺教授认为肾癌为湿、热、毒、气、血互结于肾而成.临床将其分为4型,湿热蕴毒型治以清热利湿解毒,方选二妙散加减;气滞血瘀型治以疏肝理气,化瘀散结,方选逍遥散合失笑散加减;脾肾虚衰型治以温补脾肾,扶正祛邪,方选金匮肾气丸合四君子汤加减;气血亏虚型治以补益气血,扶正抗癌,方选八珍汤加减.
作者:周微红;奚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方法治疗中枢性高热及在其基础上联用安宫牛黄丸疗效.方法:100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中枢性高热患者,随即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病情相仿,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中枢性高热,治疗组在其基础上联用安宫牛黄丸.结果:加用安宫牛黄丸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明显缩短,预后明显改善.
作者:李海华;包新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研究表明,与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炎症因子、自由基、血流变、蛋白酶的影响有关,近几年来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有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不足,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提高实验研究的水平.
作者:迟海霞;张永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脾脏切除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小柴胡汤.结果:加服中药7天解热总有效率实验组为84.0%,对照组为76.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观察两组患者整个发热期间的平均体温与平均发热天数,实验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脾脏切除术后发热安全有效.
作者:戴春山;王雄华;陈彬;沈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定风珠加减治疗原发性震颤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震颤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大定风珠加减)和对照组(单用西药)各24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震颤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提示:本病以阴柔肝,熄风止痉为治则收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聂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以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为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伴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等.笔者根据对本病多年来的临床研究,认为:任不通,冲不盛,是PCOS的根本病机所在.因此,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为临床从冲任着手治疗PCOS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吴小燕;梁瑞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顽固性呃逆是指持续24小时以上症状不能缓解,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及睡眠的病例,中西医结合协同作用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不仅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而且远期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小勇;黄建;过克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综述了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专方、中药针剂、中成药和针刺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现状.中医结合西医抢救治疗、对缩短病程、提高视力疗效明显.
作者:王海燕;洪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影响针灸治痛疗效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仅从针灸治痛边缘的角度来探讨提高针灸治痛疗效的问题.对天人合一、时令阴阳、缪刺巨刺、针灸文化、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建立、针具选择、少用电针等诸多边缘因素进行了分析,对一些影响治痛疗效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目的是提高针灸治痛的疗效,尤其是提高低年资针灸医生的治痛疗效.
作者:曹文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因长期或间断地受到刺激而产生明显的慢性炎症改变或功能障碍,为胆囊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等.多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情志内伤、劳倦等因素所诱发.
作者:刘奕辰;杨佃会;曹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谢强教授在近40年的临床实践中,精研经典,博采众家,临床善用经方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其合理应用小青龙汤治疗鼻病(尤其是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面)颇有心得,突破小青龙汤解表剂范畴,拓展其运用范围,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刘文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热敏灸感是经气激发与传导的标志,可以指导临床灸疗准确取穴与科学定量及提高灸疗疗效.因此,研制热敏灸感量表是量化热敏灸感的必由之路,为评价热敏灸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本文根据热敏灸理论和热敏灸感的出现规律,采用现代的量表开发路径,紧扣测量对象和目的,逐一介绍研制过程的考评方法.
作者:熊俊;张波;陈日新;迟振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王少峰教授系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专长中医妇科,本文利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王少峰教授治疗肝肾亏虚型闭经,探讨王少峰教授的临床思维模式及诊疗经验.
作者:丁莎;柴丽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电脑牵引后推拿按摩治疗腰肩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用电脑间歇式牵引模式(治疗参数:牵引力25-50kg),然后实施推拿、按摩治疗159例患者.结果:平均治疗3个疗程,痊愈134例,总有效率96.63%.结论:电脑牵引后推拿按摩对治疗腰肩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俞颂华;王思民;何兴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对肠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乙酰胆碱以及组胺所致肠功能亢进模型,观察芍药甘草汤对其胃排空率、肠推进率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芍药甘草复方制剂对乙酰胆碱以及组胺所致肠功能亢进模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高剂量其胃排空率以及肠推进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芍药和甘草复方制剂可明显抑制胃肠运动,其可能与胆碱能系统以及抗组胺作密切相关.
作者:周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泄浊饮对湿热内阻型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糖尿病降糖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泄浊饮.开始治疗以及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尿NAG),并进行湿热内阻证症状量化评分.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血尿酸、尿mALB、尿NAG和证候症状量化积分与开始治疗时相比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显著,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饮对湿热内阻型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肾功能的改善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郝宗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介绍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的药理作用,为鱼腥草的合理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结果:鱼腥草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效的物质,药理作用广,并且毒副作用低.结论:鱼腥草是一种既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又具有食用价值的植物资源,极具开发潜力.
作者:杜向群;陈敏燕;许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解毒方+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ALT/AST,ALB,,TBIL)、HBV-DNA-PCR定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0.00%)与对照组(67.5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脘闷腹胀、食欲不振、神疲懒言、烦躁易怒、大便稀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胁肋疼痛、肝脾肿大、乏力、嗳气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ALT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3个月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ALB方面,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中疏肝健脾解毒法具有远期提高ALB的作用;降低 TBIL方面,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中疏肝健脾法具有降低TBIL的远期疗效;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BV-DNA定量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HBV-DNA定量数值虽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HBV-DNA转阴治疗组11例(27.00%),对照组9例(22.50%),两组转阴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法有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疗效,在改善脘闷腹胀、食欲不振、神疲懒言、烦躁易怒、大便稀溏的症状上疗效尤为显著;对降低ALT具有明显疗效;具有提高ALB和降低TBIL的远期疗效,在降低HBV-DNA定量和HBV-DNA转阴率方面未见明显临床疗效.
作者:李媛;庄康保;左俊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在利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领域内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结果表明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作者:许嵩;王木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