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玲
目的:通过介绍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主要的药理作用,为鱼腥草的合理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相关文献,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结果:鱼腥草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效的物质,药理作用广,并且毒副作用低.结论:鱼腥草是一种既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又具有食用价值的植物资源,极具开发潜力.
作者:杜向群;陈敏燕;许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消荨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消荨汤配合热敏灸,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予盐酸西替利嗪,5 mg,口服,日1次(5 mg/片、14片/盒、生产厂家:UCB Farchim SA);1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积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78%,对照组显愈率为4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消荨汤配合热敏灸治疗血虚风燥型荨麻疹具有简便、安全,高效等特点,明显优于应用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邹国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部位的消化道出血,包括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其中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约占60%-70%,而年发病率为50-150∕10万[1].我院从2006-2010年经HUGER-2100型电子胃镜检查共确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80例,均采取住院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玲风;周高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泄浊饮对湿热内阻型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行糖尿病降糖西药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泄浊饮.开始治疗以及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尿NAG),并进行湿热内阻证症状量化评分.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血尿酸、尿mALB、尿NAG和证候症状量化积分与开始治疗时相比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效果显著,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饮对湿热内阻型2型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患者早期肾功能的改善有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郝宗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胆囊炎为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在利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领域内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结果表明中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有待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作者:许嵩;王木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胡某,男,16岁,因下肢浮肿1个月,加重1周于2010年4月19日收入住院.患者于1个月前因感冒后出现下肢浮肿,至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化验尿蛋白4+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强的松55mg /日口服治疗后浮肿消退,小便转阴.但患者出院后未遵医嘱,口服强的松20余日后自行减量(具体用量不详)出现下肢浮肿进行性加重,颜面浮肿,腹水,小便减少,化验尿蛋白3+,故于今日来我院就诊而收入住院.
作者:薛松;吴国庆;王绪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顽固性呃逆是指持续24小时以上症状不能缓解,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及睡眠的病例,中西医结合协同作用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不仅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而且远期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王小勇;黄建;过克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踝泵运动疗法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0.9%NS 250 mL+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滴注1次/天,并且配合踝泵运动训练;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腹壁脐周注射1次/12小时.结果:实验组发生DVT为9例,发生率为15.0%,对照组发生DVT为17例,发生率为28.3%,2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踝泵运动疗法能有效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鲍杰伟;王力;涂宏;许素梅;孔令山;陆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复方三芪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所含的三七、黄芪、丹参、桑椹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方中所含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三七、黄芪、丹参、桑椹,且阴性对照无干扰;黄芪甲苷在1.016~5.08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09%,RSD= 1.15 %.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三芪丹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素梅;毕晓黎;李养学;罗文汇;熊红;谭志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以持续无排卵、雄激素过多为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月经稀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和肥胖,伴双侧卵巢多囊性增大等.笔者根据对本病多年来的临床研究,认为:任不通,冲不盛,是PCOS的根本病机所在.因此,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为临床从冲任着手治疗PCOS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作者:吴小燕;梁瑞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解毒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解毒方+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ALT/AST,ALB,,TBIL)、HBV-DNA-PCR定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90.00%)与对照组(67.50%)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脘闷腹胀、食欲不振、神疲懒言、烦躁易怒、大便稀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胁肋疼痛、肝脾肿大、乏力、嗳气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ALT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第1、3个月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ALB方面,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中疏肝健脾解毒法具有远期提高ALB的作用;降低 TBIL方面,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中疏肝健脾法具有降低TBIL的远期疗效; 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HBV-DNA定量均有降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HBV-DNA定量数值虽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时,HBV-DNA转阴治疗组11例(27.00%),对照组9例(22.50%),两组转阴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解毒法有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疗效,在改善脘闷腹胀、食欲不振、神疲懒言、烦躁易怒、大便稀溏的症状上疗效尤为显著;对降低ALT具有明显疗效;具有提高ALB和降低TBIL的远期疗效,在降低HBV-DNA定量和HBV-DNA转阴率方面未见明显临床疗效.
作者:李媛;庄康保;左俊岭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大定风珠加减治疗原发性震颤的疗效.方法:选取原发性震颤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大定风珠加减)和对照组(单用西药)各24例,治疗1个月后,观察震颤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提示:本病以阴柔肝,熄风止痉为治则收到很好的疗效.
作者:聂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牵引下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和方法.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颈椎牵引下作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颈椎牵引治疗.两组均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测评,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78%,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McGill简化量表检测表明,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牵引下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庆贤;曹哲;杨金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因长期或间断地受到刺激而产生明显的慢性炎症改变或功能障碍,为胆囊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胆源性消化不良、厌油腻食物、上腹部闷胀、嗳气、胃部灼热等,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或叩击痛等.多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情志内伤、劳倦等因素所诱发.
作者:刘奕辰;杨佃会;曹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黄贵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精通中医基本理论知识,运用经方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消化内科疾病以及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类风湿方面有独特经验.笔者有幸随黄师学习,目睹其在慢性便秘的治疗效果,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慢性便秘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曾飞剑;黄贵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王少峰教授系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专长中医妇科,本文利用无尺度网络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王少峰教授治疗肝肾亏虚型闭经,探讨王少峰教授的临床思维模式及诊疗经验.
作者:丁莎;柴丽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脾脏切除术后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小柴胡汤.结果:加服中药7天解热总有效率实验组为84.0%,对照组为76.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观察两组患者整个发热期间的平均体温与平均发热天数,实验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加味小柴胡汤治疗脾脏切除术后发热安全有效.
作者:戴春山;王雄华;陈彬;沈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灵芝原料分别采用醇提水沉法、水提醇沉法制备浸膏,并对制备的灵芝浸膏分别测定多糖的含量,以筛选适宜的灵芝浸膏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于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进行回归处理.结果:灵芝原料多糖含量高,其次是灵芝水提浸膏,再次是灵芝醇提浸膏.结论;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灵芝浸膏效果较好,且安全、经济,值得在生产中推广.而采用75%乙醇制备灵芝浸膏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安全系数小,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邓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对肠道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乙酰胆碱以及组胺所致肠功能亢进模型,观察芍药甘草汤对其胃排空率、肠推进率的影响.结果:中、高剂量芍药甘草复方制剂对乙酰胆碱以及组胺所致肠功能亢进模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中、高剂量其胃排空率以及肠推进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芍药和甘草复方制剂可明显抑制胃肠运动,其可能与胆碱能系统以及抗组胺作密切相关.
作者:周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地高辛、美托洛尔片、螺内酯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温阳活血利水中药汤剂治疗,均治疗8周.观察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脏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5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6分钟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脏彩超LVPWT、LVES、LVED、LVEF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
作者:李林;方家;刘中勇;邓鹏;赖小美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