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德铭;莫国友;关长德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1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1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观察疗效并使用经颅普勒(TCD)测定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8.0%,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天麻素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杨彦玲;杨勇;尹霞;刘洋;郭瑜;谢安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隔姜灸中极穴解除骨科手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分为两组.纳入60例合格骨科术后尿潴留患者.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隔姜灸中极穴.观察两组患者的排尿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尿潴留患者的排尿显效时间(t=3.43,P<0.01)及有效时间(t=2.78,P<0.05)明显提前,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7.03,P=0.0048<0.01).结论:隔姜灸中极穴配合常规护理能显著改善骨科术后的尿潴留情况.
作者:朱智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温肾健脾活血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33%和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肾健脾活血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可靠.
作者:张耕;张春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笔者整理近年来在岭南地区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用药经验,结合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及饮食习惯,认为治疗小儿外感咳嗽要轻投辛温、顾护脾胃、注重消导、多用甘寒、喜用虫类、注意饮食,希望能启发同道.
作者:李华锋;刘月婵;陈小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Chronic Guillain -Barre)又名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是一组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性疾病,呈慢性进展或复发性病程.此病起病隐匿,病前少见前驱感染,起病缓慢并逐步进展.临床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肢体远端或近端无力,大多自远端向近端发展.一般不累及延髓致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更为少见[1].
作者:刘梅花;郑绍琴;刘建武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妇女推迟生育年龄,加上子女夭折等意外情况的发生,高龄妇女寻求不育治疗的人数逐渐增加.而随着妇女年龄的增加,生育力逐渐下降[1].高龄妇女卵巢的储备卵泡数目明显下降,卵子的质量、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种植率均呈下降趋势[2],自然流产率升高[3].
作者:张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肠炎宁糖浆的抗炎止泻作用 方法: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试验、蛋清致大鼠足肿胀实验、蓖麻油致小鼠泄泻实验及体外抑菌实验观察受试药的抗炎止泻作用.结果:肠炎宁低剂量能减少小鼠腹腔依文思蓝的渗出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足趾肿胀程度,减少蓖麻油致小鼠的泻便粒数,肠炎宁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低抑菌浓度为0.144 g/ml.结论:肠炎宁具有一定的抗炎止泻作用,其机制与抑菌作用有一定关系.
作者:龚琴;陈兰英;罗颖颖;陈筱;王木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对近10年来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软瘫期相关文献的学习、总结,从针刺经络选穴(阴经、阳经、阴阳经结合)到巨刺法(健患配穴)、辨证选穴、按神经肌肉解剖学选穴配合康复训练等多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陈玲;于涛;韩虎;吴汀;何家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平喘固本颗粒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中到重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测定免疫学指标IgA IgG IgM C3 C4 及CD3+ CD4+ CD4+/CD8+及淋巴细胞总数(Lym).对照组予以基本治疗,异丙托溴胺气雾剂(爱全乐气雾剂)40μg,吸入,每8小时1次.治疗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平喘固本颗粒剂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所有患者再次测定以上指标.同时随访半年内的复发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IgA、IgG、C3、C4较治疗前有改善,Lym及CD3+ 、CD4+ 、CD4+/CD8+细胞数较前改善,半年内的复发次数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平喘固本汤能改善中到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免疫功能,减少复发次数.
作者:艾宗耀;嵇冰;王楠;肖梅红;杨春华;卢惠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金元四大家对泄泻的认识各有特点,刘完素重外感风湿热为致病之因,精于辨证,喜用茯苓、芍药、白术;张从正尤重湿邪,运用汗、吐、下三法灵活施治;李东垣强调内伤脾胃,确立升阳除湿大法,善用风药;朱丹溪则将湿、火、气虚、痰积、食积作为泄泻发病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纲进行分别论治.
作者:朱星;王明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笔者自2007年以来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6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中医内科门诊,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男21例,女39例;年龄22-68岁,病程3个月-7年.对照组57例,男20例,女37例;年龄21-65岁,病程4个月-6年.
作者:傅俏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急性再障)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6个月各阶段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的变化.方法:采用临床病例观察的研究方法.所有入组病例均采用统一的治疗方案,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急性再障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6个月时的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数量,以15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15例急性再障患者发病初期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占CD4+CD25+T细胞的(10.59±3.8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2.91±10.16)%(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3个月时CD4+CD25+Foxp3+Treg数量为(18.86±7.53)%,较治疗前增加(P<0.01),且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6个月时CD4+CD25+Foxp3+Treg数量为(28.31±3.36)%,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和治疗后第3个月(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再障患者发病初期时免疫紊乱重,CD4+CD25+Foxp3+Treg含量低,经治疗后,随着病情的好转Treg含量逐渐增加,治疗后第6个月时免疫紊乱明显减轻,Foxp3+Treg含量已接近正常.
作者:赵瑞玲;胡致平;周郁鸿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在临床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79例,同期设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75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3%,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且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黄烈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汗为心之液,心病病人多伴有异常出汗,通过对心病病机和汗证关系的原理探讨,明确心病与汗证的关系.
作者:施恒;秦琬玲;岳美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活质量的提高成为医患共同关注的焦点.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毒副作用小、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调整免疫功能等优势,故而今后应进一步发挥中医整体观的优势,将生活质量评估引入到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来.
作者:胡建国;陈湘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便秘是一种病因复杂、缠绵难愈的疾病.多表现为排出困难、时间延长.中医药的适应证广泛,针对便秘的不同分型,具有良好的治疗.
作者:杨晓蓓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地龙川芎龙牡方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地龙川芎龙牡方合阿立哌唑组(治疗组)与阿立哌唑组(对照组)各60例;阿立哌唑剂量为15-30mg/日,治疗时间均为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地龙川芎龙牡方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作者:魏青;魏绪华;王红星;刘东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利尿排石方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给予一般治疗,同时对照组予肾石通颗粒口服治疗,治疗组予自拟清热利尿排石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3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利尿排石方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显著,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张祖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板翘解毒颗粒的制粒成型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颗粒成型率、吸湿率、颗粒色泽均匀度及口感为考察指标,考察浸膏相对密度、糊精量、蔗糖粉量、搅拌时间对颗粒制粒成型的影响.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取相对密度1.30-1.35(80℃)的浸膏1份,加入0.9份糊精及1.8份蔗糖粉的混合辅料,搅拌16分钟.结论:本实验筛选的制粒成型工艺方法合理可行.
作者:赵琦;叶伟兵;张翌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本文对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归纳为中成药自身因素(内因)和临床使用因素(外因),内因为中成药的剂型、多成分、欠精的制备工艺以及注射剂的溶媒;外因为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及特殊的用药对象引起的.针对以上因素,笔者认为提高中成药的质量,辩证施治,加强临床用药指导,合理用药及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同时建立中成药处方点评制度和及时修正完善药品说明书可降低中成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钟玉兰;徐丽芳;李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