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Connexin2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秦维香;张晓艳;吕振涛

关键词:乳腺癌, connexin26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Connexin2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Connexin26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4例正常乳腺组织、56例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病变及136例乳腺癌中Connexin2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乳腺标本中Connexin26蛋白全部呈阳性表达,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病变中Connexin26蛋白阳性率71.4%,乳腺癌中Connexin26蛋白阳性率38.2%.Connexin26蛋白表达的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Connexin26蛋白表达缺失对判断乳腺癌的发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Injection,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化疗相关性贫血的患者36例,其中21例行rHuEPO治疗,用法为:150 u/kg·次,皮下注射3次/周,疗程418周,同时给予中药及支持治疗.15例未用rHuEPO治疗.所有36例患者若出现严重贫血则给予输血治疗,以保证化疗继续进行.观察rHuEPO对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等的影响,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Hb水平显著提高,4周有效率66.7%,对照组无明显提高;治疗组治疗后两周内网织红细胞计数显著提高,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应用rHuEPO无严重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结论 rHuEPO治疗肿瘤化疗相关性贫血的疗效肯定.rhuEPO不仅有效提高Hb水平,而且安全性高,副反应少,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纯慧;张艳桥;李志伟;娄长杰;燕飞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龄胃癌手术病人SOD和LPO变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龄胃癌病人手术前后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脂质(LPO)测定值的变化.方法 测定30例高龄胃癌病人在麻醉前后45 min、麻醉后150 min和麻醉后24 h的血红细胞中SOD(RBC-SOD)和血浆LPO的变化.结果 麻醉及手术开始后SOD进行性下降,麻醉后120 min时为明显,24 h后仍处于对照值以下;血浆LPO含量不断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高龄胃癌病人全身麻醉后,体内自由基生成增多,脂质过氧化率增加,麻醉结束后24小时仍不能恢复至正常.因此,高龄胃癌病人手术中可酌情给予自由基清除剂.

    作者:杨舜;佟德惠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气管肿瘤4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气管肿瘤临床特征,探讨原发性气管肿瘤的误诊原因和提高临床对气管肿瘤的早期诊疗水平.方法 对我院经支气管镜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原发性气管肿瘤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原发性气管癌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后期可有咯血、活动后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喘鸣及类似哮喘样表现.胸部X线片2例表现为肺气肿征象,2例正常.胸部CT检查提示腔内结节型2例、腔内结节及管壁弥漫浸润2例.支气管镜检查显示病变在气管上1/3者有1例、气管中1/3者2例、气管下1/3和隆凸弥漫浸润1例.病理类型腺癌2例、未定型1例、纤维瘤1例.误诊为哮喘2例,支气管炎2例.3例肺功能检查提示流量-容积曲线(flow-volume loop F-V)有异常改变.结论 原发性气管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极易漏诊和误诊.F-V检查对气管肿瘤引起的上气道梗阻有重要价值.病变难以在X线胸片上发现,胸部CT可准确反映原发病变的部位和生长方式.支气管镜检查不但能够准确发现气管内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及管腔受累情况并能够活检取得组织学依据,同时可行镜下治疗,诊断意义大.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积极进行胸部CT检查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减少误诊.

    作者:黄奕娟;任自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清补体C3a检测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血清补体C3a检测对结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癌、胃癌、肝癌以及结肠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补体C3a水平.结果 结肠癌患者血清补体C3a水平是600±189 ng/ml,明显高于其它各组(P<0.05).结肠良性疾病患者,胃癌、肝癌组血清补体C3a水平与健康人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补体C3a检测对结肠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且可能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作者:任瑞霞;宫存杞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及影像学

    1979年WHO制定了基于组织类型的第1版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法,此后分别在1993年和2000年公布了第2版和第3版分类法,2007年WHO公布了第4版分类法[1].现将此分类及新增肿瘤、肿瘤亚型作一介绍.

    作者:钱银锋;余永强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膀胱动脉化疗栓塞对膀胱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膀胱动脉化疗栓塞对膀胱癌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30例膀胱癌患者化疗栓塞前后的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测定VEGF表达,并对化疗后膀胱癌组织进行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及3年生存率随访.结果 本组患者化疗栓塞前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43.3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微结构观察到化疗栓塞后的癌细胞有明显受损改变,经随访3年复发率为16.67%.结论 化疗栓塞能降低膀胱癌组织VEGF的表达,提示化疗栓塞可能调节膀胱癌的分化程度,使肿瘤降级降期,减少术后转移,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作者:王荣江;邵四海;石麒麟;赵红星;郑银元;李辉;陈晓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光动力治疗喉癌患者的护理

    目的 通过对喉癌光动力治疗患者进行护理,探讨光动力治疗喉癌患者的佳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患者在治疗前实施细致的心理护理和完善准备工作,治疗后进行口腔护理、气管插管护理、吸痰护理,详尽严格的避光期健康指导,进行护理经验总结.结果 30例患者经心理护理,无1例紧张、焦虑、恐惧;经呼吸道护理,无1例呼吸道阻塞及感染;经避光期健康指导,无1例光敏反应.结论 :加强光动力治疗期间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及避光期健康指导,才能保证病人顺利完成光动力治疗.

    作者:李庆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组织因子与肿瘤

    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又称凝血因子Ⅲ或组织凝血活酶,是凝血因子中唯一在细胞表面表达的Ⅰ型跨膜蛋白.不仅作为凝血因子Ⅶ的细胞膜表面受体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亦可激活凝血因子Ⅺ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近年来,随着对TF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具有信号传导受体功能,可通过介导多种信号传导影响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病理过程.

    作者:王鹏;庞新;姜达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髓外浆细胞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髓外浆细胞瘤(ExtrameduUary plasmacytoma,EMP)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16例EMP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进行研究,并与3例髓外多发性骨髓瘤(Extramedullary multiple myeloma,EMM)、3例髓内多发性骨髓瘤(medullary multiple myeloma,MM)及10例浆细胞反应性增生作比较.结果 16例EMP,Ⅰ级2例,Ⅱ级12例(富浆型9例,少浆型3例),Ⅲ级2例.3例EMM为Ⅱ级少浆及富浆型各1例,Ⅲ级1例;3例MM均为Ⅱ级(富浆型2例,少浆型1例).10例浆细胞反应性增生均为成熟浆细胞,常混有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免疫组化显示16例EMP均呈轻链限制性,CD20、CD56及CyclinD1均阴性;CD138 62.5%(10/16)阳性,Bcl-2 37.5%(6/16)阳性,但均强度较弱;CD79a 71.4%(10/14)阳性,LCA 42.8%(6/14)阳性,EMA28.5%(2/7)阳性.3例EMM和MM均呈轻链限制性,CD138均阳性.CD56阳性4例(含3例EMM),Bcl-2阳性5例(含3例EMM),均强阳性.10例浆细胞反应性增生均无轻链限制性.结论 Ⅰ级EMP应与浆细胞反应性增生相鉴别;Ⅱ级者应与小B细胞淋巴瘤、粒细胞肉瘤及浆细胞样肌上皮瘤相鉴别;Ⅲ级者应与大细胞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低分化癌、肌源性肉瘤及肾外横纹肌样瘤相鉴别.CD56和Bcl-2可能是鉴别EMP和EMM的有用标记.

    作者:黄春鑫;黄蓉;祁秀敏;邵凌波;苗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螺旋CT对喉咽癌的诊断及治疗前分期评价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喉咽癌的诊断及治疗前分期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喉咽癌的CT表现,根据CT征象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及其治疗前分期,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梨状窝癌29例(64.4%),喉咽上区癌9例(20.0%),咽后壁癌或环后癌5例(11.2%),混合型2例(4.4%).CT扫描表现为病变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咽后壁软组织增厚(杓-椎距或环-椎距增宽).梨状窝和/或喉旁间隙变窄、消失.喉移位及邻近结构受累.喉软骨破坏和颈部淋巴结转移.治疗前CT对原发肿瘤分期的准确性为82.2%(37/45).结论 CT可较准确地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及反映治疗前分期,对喉咽癌的临床治疗有很大帮助.

    作者:黄国森;胡学锋;高明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Connexin26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Connexin26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Connexin26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4例正常乳腺组织、56例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病变及136例乳腺癌中Connexin2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乳腺标本中Connexin26蛋白全部呈阳性表达,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病变中Connexin26蛋白阳性率71.4%,乳腺癌中Connexin26蛋白阳性率38.2%.Connexin26蛋白表达的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Connexin26蛋白表达缺失对判断乳腺癌的发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秦维香;张晓艳;吕振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CD44基因甲基化在肺癌进展及转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PCR杂交方法检测肺癌石蜡标本DNA中CD944甲基化和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PCR方法检测30例肺癌患者石蜡标本DNA的CD44甲基化和临床意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例肺癌患者石蜡标本基因组DNA CD44出现761条带作为判断其甲基化与否,在本研究中出现了13例甲基化条带.其中在临床资料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无关,与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CD44甲基化对肺癌患者转移和分化呈现负相关性,预示CD44甲基化能降低肿瘤转移.

    作者:蒋友华;李沿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FOLFOX化疗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内分泌轴的影响

    目的 观察常见的FOLFOX联合化疗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内分泌轴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和自身对照法,前瞻性监测接受FOLFOX联合化疗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等.患者化疗均为1疗程/月,共6疗程.分别在第1次化疗开始前、6疗程化疗结束时和化疗结束后6个月监测.结果 比较对照组和自身化疗前,FOLFOX化疗6次后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等明显下降,化疗结束后6个月未能恢复至正常.结论 FOLFOX方案联合化疗可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内分泌轴系功能障碍.

    作者:王雪春;陈灵芝;王宇军;赵建刚;杨关根;黄常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吉西他滨联合卡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

    目的 观察比较健择联合卡铂(GC方案)与健择联合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1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成GC方案组(40例)和GP方案组(41例).每例至少治疗2周期.结果 GC和GP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7.5%和41.5%(P>0.05).中位疾病进展期为4.8个月和5.1个月(P>0.05),中位生存期为8.8个月和9.0个月(P>0.05),1年生存率为40.0%和41.5%(P>0.05).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和皮疹.Ⅲ+Ⅳ度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恶心、呕吐在GP组较GC组表现更为显著(P<0.05).结论 GC方案与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近,GC方案有更好的耐受性,可能对老年,体力状况差患者更为适用.

    作者:舒阳春;刘魁凤;莫贤毅;温宗秋;陆崇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脑胶质细胞瘤侵袭性生长生物学特性的相关因素

    肿瘤的侵袭过程是瘤细胞从原发瘤脱落到周围组织并和细胞外基质(ECM)相互作用的过程.ECM由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组成,包括基底膜和间隙基质,具有连接、保护、支持细胞的作用,并影响细胞形态、调控细胞正常代谢、迁移增殖、分化和信息传递,与肿瘤侵袭性密切相关.

    作者:周朋;苏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消融治疗肝转移瘤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动脉化疗栓塞与消融治疗联合治疗肝转移瘤的价值.方法 选取25例不能外科切除的肝转移瘤患者,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然后再根据肿瘤大小、部位选择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微波或射频消融治疗,观察联合治疗后生存期、肿瘤局控及CEA值变化.结果 联合治疗后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后CEA值显著下降,平均生存期23.8月.结论 化疗栓塞联合肿瘤消融治疗能有效灭活肿瘤组织,延长生存期,而治疗并发症较轻,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张文宝;张献南;朱献忠;傅国良;张小坚;朱金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管生成素-2(Angiogenin-2)与肿瘤转移

    血管生成素(Angiogenin,Ang)家族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既含受体激动剂又含受体抑制剂的促血管生成家族,包括4个成员:Ang-1、Ang-2、Ang-3和Ang-4,均能识别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但效应迥然不同,其中Ang-1和Ang-4能激活Tie-2,而Ang-2和Ang-3有拮抗Ang-1的功能.

    作者:刘冬艳;魏素菊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化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辅助化疗在软组织肉瘤治疗中的作用及预后分析.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1995年1月-2006年3月间收治的高度恶性软组织肉瘤86例,行广泛手术切除,术前、术后予软组织化疗方案化疗.结果 CYVADIC组中术前行高温动脉隔离灌注化疗有效率41.7%;MAI组术前化疗有效率46.25,两组保肢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CYVADIC组复发率为26.2%(11/42),转移率为19.0%(8/42),5年生存率为69.0%(29/42);而MAI组复发率为20.1%(9/44),转移率为15.9%(7/44),5年生存率为72.7%(32/44).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温动脉隔离灌注化疗能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率,提高保肢率.CYVADIC方案适合老年、全身状态差以及低度到中度恶性肉瘤患者的姑息性治疗;MAI方案化疗可用于难治性软组织肉瘤和复发软组织肉瘤,但在生存率上两者并无明显差异.

    作者:王玉名;商冠宁;郑珂;孙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Snail、E-cadherin与上皮性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

    肿瘤经常被看作是正常发育过程的破坏形式,一些在胚胎发育期起重要作用的基因常常在癌组织中被发现,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一些启动肿瘤发生和促进肿瘤转移的关键步骤,包括局限性侵袭,通过体循环播散,甚至转移.

    作者:陈澜涛;徐世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Cyclin/Cdks复合物相关调控分子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细胞周期(cell cycle)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运转过程,这种高度有序的运转是通过cyclin/Cdks复合物来实现的.Cyclin/Cdks的作用具有时相特异性,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其作用的cyclin/Cdks分子亦不同.Cyclin/Cdks复合物的活性由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进行调控(图1),其中比较重要的调控机制是Cdk的磷酸化状态、Cdk抑制蛋白(CKI)的抑制作用以及cyclin的合成及降解等.

    作者:杨正平;石欣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