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登红;杨冬梅
中药炮制对辅料的运用自古以来是十分讲究的.近年来,研究人员对多种中药炮制辅料比如酒、醋、蜜、盐水、米泔水等,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分析和研究,以便阐述辅料对于炮制的作用和影响.米泔水作为一种古老而常用的炮制辅料,有它特殊的用途和价值.作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以时间为线索,对米泔水以及米泔制的古今应用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使用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米泔水这种炮制辅料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张钰祺;龚千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从三仁汤临床应用探析异病同治之渊源及内涵.认为异病同治是中医传统治则之一,后人在继承的同时,也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其内涵、适用范围,并加以发展和创新.
作者:蔡行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例锁骨中段骨折采用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微创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0个月(平均5.5个月),愈合时间6-8周(平均6.8周),无畸形或延期愈合,并无并发症发生,肩部外观良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是一种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优良的手术方法.
作者:杜兰翔;肖嵘;卢红梅;张晓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凉血地黄汤联合蓝科肤宁治疗顽固性湿疹疗效.方法:81例顽固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l例,用凉血地黄汤联合蓝科肤宁治疗,对照组40例,用蓝科肤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对照组总有效率62.5%.结论:凉血地黄汤联合蓝科肤宁治疗顽固性湿疹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蓝科肤宁.
作者:赖登红;杨冬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昏迷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164例昏迷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静脉滴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神志转清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病种和中医证型与疗效比较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是治疗急诊内科昏迷病人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叶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手段多样,但有效率低.综合运用针刀、牵引、口服中药及结合西药脱水,营养神经和功能锻炼治疗,临床疗效肯定,复发率低,预后较好.
作者:刘金钟;许明健;苏占国;詹艳辉;郭文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内服,治疗组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蒸,2组疗程均20天;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疼痛、关节僵硬、生理功能积分及指数总积分等骨关节指数(WOMAC)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好,值得肯定.
作者:刘俊峰;张卫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屈曲位安瓿瓶固定法治疗近节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3例,对照组15例.试验组应用屈曲位安瓿瓶固定治疗手指近节指骨骨折;对照组应用全手功能位石膏固定治疗.两组均在定期复查时间歇活动患指关节.结果:两组全部治愈,试验组手部骨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时间平均(39.22±3.93)天;对照组手部骨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时问平均(42.87±1.57)天.试验组在临床疗效方面与对照组相同,手部骨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发生功能障碍关节数:试验组(2.57±0.90)个,对照组(3.93±1.28)个.试验组发生功能障碍关节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曲位安瓿瓶固定法治疗近节指骨骨折,明显促进手部骨关节功能恢复,减少功能障碍关节个数,骨折愈合后功能康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禚从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采用Taguchi实验设计良肤乳膏药物加入方式,采用体外Franz扩散池法,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采用HPLC同时测定接受液和皮肤中有效成分的含量,考察药物不同加入方法对良肤乳膏中丹皮酚、白鲜碱及甘草次酸的累积透过量、渗透速率及皮肤滞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药物加入方式对良肤乳膏中主要有效成分经皮渗透性无显著影响,药物经皮渗透性均良好.
作者:任红;陈丽梅;王森;陈爱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论述了体质学说在中医睡眠医学中的运用和掌控领域,从阴虚的角度剖析了体质和不寐的相关性,从文献整理和临床的角度举例说明了阴虚体质致阴虚不寐证的特征和治疗效果.
作者:付晓兵;贾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桡骨远端骨折系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以远部位的骨折,是人体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7%[1],其中的不稳定骨折常需手术治疗[2-3].本科自2001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外固定支架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粱;邹高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阐述中药抑制骨性关节炎滑膜炎症的作用机制.中药可以改善软骨退变过程中软骨组成及代谢紊乱,调节骨性关节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氧自由基的损伤,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骨内压以及具有直接的抗炎作用等等,为中药治疗骨关节炎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蔡美煌;修忠标;江陟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海螵蛸、大黄碳、炉甘石等中药材脱除卷烟烟气中HCN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中药材粉碎、烘干活化处理,苦味酸显色法进行筛选.结果:海螵蛸、粉防己、禹余粮等可以明显降低卷烟烟气中HCN的含量.结论:可利用海螵蛸制成烟用中药颗粒,再复合成卷烟滤嘴,可脱除卷烟烟气中的HCN.
作者:黄卫东;樊海燕;汪国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35例儿童四肢骨折病例,经过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5例患者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3-13岁,平均6.8岁;左侧20例,右侧15例.骨折类型按AO分型:肱骨干15例(A2型),桡骨小头骨骺骨折2例(A2型),尺桡骨干8例(A1型3例,A2型4例,A3型号1例),股骨干7例(A2型1例,A3型2例),胫骨3例(A2型2例,A3型1例)[1]2 手术方法2.1 骨折复位全麻成功后,先在C臂机透视下运用中医正骨手法将骨折端复位,使其达到功能复位或解剖复位.
作者:彭伟军;邓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前对儿童的体检都是用西医的观点和手段进行.但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这些检查结果对儿童体质状况的评估还不那么全面,对指导儿童的保健和抚养还不是那么到位.于是我们设想用中医理论为依据,以望诊为主,依其体征设立为均衡体质,脾肺气虚体质和蕴热体质三个证型.在实践操作中是简便易行,对儿童的保健和抚育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罗允洪;刘声玉;谢爱华;肖青云;张新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用声光可调滤光器(AOTF)-近红外(NIR)光谱法在线分析杏香兔耳风提取过程中绿原酸成分含量.方法:现场收集杏香兔耳风提取液样品,测定绿原酸成分的含量,同时采集近红外光谱图谱,用偏小二乘(PLS1)法分别建立NIR光谱与含量数据之间的校正模型,并对提取过程中收集的预测集样品进行含量预测来验证所建模型.结果:香兔耳风提取液NIR光谱与绿原酸含量数据之间的校正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92,外部样品预测平均相对偏差为5.44%;该方法精密度2.58、稳定性1.08%,预测回收率104.1%.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直接进行香兔耳风提取过程的现场含量分析.
作者:王木兰;耿炤;胡浩武;屈战果;沈丽琴;梅玲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探讨MSCT(多层螺旋CT)的MPR/(多平面二维重建)、VR(三维重建)在骨伤科中的复杂的关节内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比较60例关节内骨折患者的X线片、传统CT扫描、MSCT二维重建,对照手术所见,显示各自的诊断意义及价值.结果:X线片是骨科常用、基本的检商方法,但对于复杂关节内骨折易漏诊,且不易确定骨折类型:传统CT扫描可明确显示骨折的部位、范围、程度,但不够直观;MSCT经后处理获得MPR、VR图像显示关节内骨折非常清楚明了,直观效果好,是臼前比较理想的骨关节损伤诊断方法,对临床制定手术计划有相当高的诊断学指导意义.
作者:汪琦;卢阳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伏灸并穴位贴敷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按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伏灸并穴位贴敷法.结果:连续治疗3年后,治疗组小儿哮喘发作症状(咳嗽、喘息、胸闷)明显减轻、次数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三伏灸+穴位贴法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连续治疗三年后疗效更显著.本法且操作简便,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作者:陈团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药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nm-jobi L.vat.meyuan(Romen.)Stapf的种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除痹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等症.早期药理研究表明薏苡仁有解热、镇静、镇痛的作用,近年又发现有增强免疫、抗肿瘤及降血糖的作用,且本药也已广泛用于妇科临床中.
作者:付志红;周琼;胡著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灯盏花素胶囊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浆法,以10%乙醇溶液1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50 r/分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45 分钟时的平均溶出度不低于90%,样品溶出均一性良好,野黄芩苷在20~160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45%),重现性良好(RSD为0.2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能满足控制工艺和产品质量的要求.
作者:熊魏;彭红;徐知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