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主证表里同病

姚荷生;姚梅龄;宋健平;伍炳彩

关键词: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主证, 表里同病
摘要:太阳经为寒水之经,寒为水之气,故寒邪很容易引动体内水饮形成,导致表有寒邪,里有水饮的表里相兼证.人体感受外寒后引起体内形成水饮之邪的具体机理,是因寒邪阻遏阳气,或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体内的阳气;一旦阳气受损或被郁,且可导致气不布津,水津聚而为水邪,造成体内化生停蓄的水邪(废水)和饮邪;另外有些太阳风寒表证的患者,因发汗不当,导致表寒不解,甚至寒邪入里伤阳停水;或误吐误下伤及里阳而停水;或饮水过多,致心下停水.诸如此类,终致形成表寒里水之证.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自拟杏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68例

    目的: 观察自拟杏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自拟杏蓉汤(杏仁、肉苁蓉、黄芪、菟丝子、当归、牛膝、制大黄、甘草等), 随症加减,2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西药果导片、莫沙必利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杏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牛豫洁;黄修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主证表里同病

    太阳经为寒水之经,寒为水之气,故寒邪很容易引动体内水饮形成,导致表有寒邪,里有水饮的表里相兼证.人体感受外寒后引起体内形成水饮之邪的具体机理,是因寒邪阻遏阳气,或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体内的阳气;一旦阳气受损或被郁,且可导致气不布津,水津聚而为水邪,造成体内化生停蓄的水邪(废水)和饮邪;另外有些太阳风寒表证的患者,因发汗不当,导致表寒不解,甚至寒邪入里伤阳停水;或误吐误下伤及里阳而停水;或饮水过多,致心下停水.诸如此类,终致形成表寒里水之证.

    作者:姚荷生;姚梅龄;宋健平;伍炳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加味鹿耳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

    笔者自2005年3月~2008年9月,应用温肾健脾活血法自拟中药加味鹿耳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60例,与同期对照组口服西药相对比,具有疗效优、见效快、复发率低等优点,现予报道如下.

    作者:张耕;吴玉冬;张春冬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在恩师身边的那些日子

    时间如流水,转眼即逝.恩师衷诚伟教授离开我们已近二载,但其博大的胸怀、谦卑的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中医事业痴痴奋斗的精神,仍历历在目.

    作者:高修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76例

    目的:观察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76例前臂双骨折患者,运用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经X线检查判定愈合时间.结果:患者76例,治愈71例,治愈率为93.4%,平均治疗时间56天.结论: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疗效肯定,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梁;梁宏业;田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胃愈疡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8例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8例服用健胃愈疡片治疗,对照组64例服用三九胃泰治疗,每周观察症状变化,治疗6周及治疗完成后6个月胃镜检查并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63、55例(P>0.05),而治疗6周及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胃炎未愈数分别为25、29和40、42例(P<0.05).结论:健胃愈疡片能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降低HP感染率,减少胃炎复发.

    作者:鲍建军;王兴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痰湿壅肺型支气管肺炎32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抗生素治疗痰湿壅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支气管肺炎、中医辨证为痰湿壅肺型的幼儿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化痰汤煎服;对照组34例予常规抗生素抗炎平喘、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咳嗽喘憋症状消失时间和5天治愈率.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5天治愈率(71.88%)明显优于对照组(44.12%)(P<0.05).结论:中药健脾化痰汤配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痰湿壅肺型疗效确切,对改善患儿的咳喘痰多症状有明显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用抗生素相比,安全性好,疗效缩短,在提高治愈率方面有明显优势.

    作者:方诚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祛风湿药镇痛作用的文献再评价

    目的:对祛风湿药药理作用中的镇痛作用进行文献再评价.方法:查阅、归纳、整理2009年以前公开发表的有关祛风湿药镇痛作用的研究文献,根据药物药理作用的评价原则和中药镇痛作用的评定标准,对<中药药理学>教材中具有镇痛作用的祛风湿药进行文献再评价,以明确其镇痛作用.结果:威灵仙镇痛作用确切,独活、木瓜、羌活、青风藤、秦艽、雷公藤实验依据不足,防己、豨莶草、臭梧桐、五加皮无镇痛作用.

    作者:程玥;王瑞昙;张恩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微创克氏针髓内交叉固定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肱骨髁上骨折40例

    目的:观察微创克氏针髓内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均借助C臂手法复位,治疗组采用微创克氏针髓内交叉固定,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均结合中药熏洗并加强功能锻炼.结果:6个月后随访两组骨折复位愈合、肘内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相当(P<0.05).结论:微创克氏针髓内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中药熏洗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冯仁优;刘智明;黄辉;罗洪波;刘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丹参枳术饮治疗大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研究

    目的: 从肠传输功能方面,观丹参枳术饮治疗大鼠STC促结肠动力的作用.方法:造模成功的大鼠40只均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模型对照组、丹参枳术饮低剂量组、丹参枳术饮中剂量组、丹参枳术饮高剂量组.丹参枳术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生药24、12、6 g/kg灌胃给药,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18倍、9倍、4.5倍.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以20 ml/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5天.给药完成后,并采用活性炭悬液推进法观察肠道运输功能.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丹参枳术饮高、中剂量组炭末推进率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显著,其中高剂量组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丹参枳术饮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且丹参枳术饮高、中剂量组炭末推进率较丹参枳术饮低剂量组高(P<0.01、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枳术饮可治疗大鼠的慢传输型便秘,经丹参枳术饮治疗后的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郑晨果;叶乐驰;金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肿胀50例

    临床上由于外力作用造成四肢受伤的情况比较多见,常有患肢软组织不同程度肿胀,严重者可影响静脉回流,甚至影响患肢的血液供应,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我院采用清·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四黄散为基础,增加白芷、田七、薄荷等制成的水煎剂外敷方在治疗外伤肿胀方面疗效较佳,使用方法简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芽;蒋奇平;李建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拟声嘶方治疗声带息肉63例

    近年来笔者对患声带息肉而不愿做手术或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者,利用自拟声嘶方治疗,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疏风清热固表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3例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它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使全身或眼部免疫力低下,导致本病发病率有所增加,甚至反复发作.我科从2008年2月~2009年11月以疏风清热固表法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23例(28眼),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笑笑;陈国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不稳定骨折24例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近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方法:对24例股骨近端不稳定骨折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24例患者经治疗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均未出现髋内翻畸形、内固定物折断等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近端骨折手术简单,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效果满意.尤其合适于内侧结构不稳定或大转子碎裂的股骨转子间骨折以及转子下骨折.

    作者:王忠;张其峰;金国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古代中医情志相胜的心理疗法初探

    情志相胜心理疗法与方法,源于中国传统医学.是古代典型而系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内经>对它的基本原理和治疗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随后,历代医家又不断加以完善和发展.情志相胜心理疗法对中国古代医学和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石君杰;徐发莹;陈树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直指横推为主辨证分型治疗腰肌劳损150例

    目的:观察直指横推为主辨证分型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成肾虚型组(41例)、寒湿与湿热型组(59例)、血瘀型组(50例),采用单盲法,肾虚型采用推拿和中药内服治疗;寒湿与湿热型采用推拿和中药熏蒸治疗;血瘀型采用推拿和刺络拔罐治疗,1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9.3%与9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2.7%与34%,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内分组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虚型组与其余二组在治愈率方面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治疗组的疗效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寒湿与湿热型组和血瘀型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肾虚型.

    作者:陈龙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伤寒论》针灸应用浅析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书中涉及针灸的条文不多,应用可分为防疾病变化、针灸误治及辨证治疗.笔者不拘孤陋寡闻,试作浅析如下.

    作者:曾志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医教育随想录(一)

    近年来,由于中医整体水平下降,学术乏人的现象日益凸显,因而有关中医教育问题的议论峰起,有的细剖中医教育一现状,有的详论中医教育的趋势,有的直陈中医教育的弊端,有的径提中医教育改革的设想,可谓用心良苦,精神感人.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黄、芒硝敷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敷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肝硬化腹水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护肝降酶、支持、利尿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另加大黄、芒硝外敷脐部神阙穴,每日1次,连续贴敷7次为一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临床疗效、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α)、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SB)、白蛋白(ALB) 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ALT、SB、ALB及P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芒硝敷脐能降低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对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丕慈;李桂芳;林德谦;林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

    目的:探讨多途径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单纯以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灌肠以及物理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9%;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1.16% .两组比较,P﹤0.05.结论:多途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黄优梅;张红霞;林敏;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