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主证表里同病

姚荷生;姚梅龄;宋健平;伍炳彩

关键词:伤寒论, 证候分类纲目, 太阳主证, 表里同病
摘要:太阳经为寒水之经,寒为水之气,故寒邪很容易引动体内水饮形成,导致表有寒邪,里有水饮的表里相兼证.人体感受外寒后引起体内形成水饮之邪的具体机理,是因寒邪阻遏阳气,或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体内的阳气;一旦阳气受损或被郁,且可导致气不布津,水津聚而为水邪,造成体内化生停蓄的水邪(废水)和饮邪;另外有些太阳风寒表证的患者,因发汗不当,导致表寒不解,甚至寒邪入里伤阳停水;或误吐误下伤及里阳而停水;或饮水过多,致心下停水.诸如此类,终致形成表寒里水之证.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脑欣治疗焦虑障碍脑血流灌注异常36例

    目的:观察心脑欣对焦虑障碍脑血流灌注异常者的影响与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焦虑障碍脑血流灌注异常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脑欣治疗.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脑血流图流入容积速度(BFV)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BFV则变化不明显.结论:心脑欣对焦虑障碍脑血流灌注异常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罗娴;喻志敏;吕品;张业祥;邱育平;饶武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76例

    目的:观察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76例前臂双骨折患者,运用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经X线检查判定愈合时间.结果:患者76例,治愈71例,治愈率为93.4%,平均治疗时间56天.结论:牵引下旋转分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前臂双骨折,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疗效肯定,能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海梁;梁宏业;田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肿胀50例

    临床上由于外力作用造成四肢受伤的情况比较多见,常有患肢软组织不同程度肿胀,严重者可影响静脉回流,甚至影响患肢的血液供应,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我院采用清·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四黄散为基础,增加白芷、田七、薄荷等制成的水煎剂外敷方在治疗外伤肿胀方面疗效较佳,使用方法简便,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建芽;蒋奇平;李建成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丹参枳术饮治疗大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研究

    目的: 从肠传输功能方面,观丹参枳术饮治疗大鼠STC促结肠动力的作用.方法:造模成功的大鼠40只均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模型对照组、丹参枳术饮低剂量组、丹参枳术饮中剂量组、丹参枳术饮高剂量组.丹参枳术饮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以生药24、12、6 g/kg灌胃给药,相当于临床用药剂量的18倍、9倍、4.5倍.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以20 ml/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5天.给药完成后,并采用活性炭悬液推进法观察肠道运输功能.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丹参枳术饮高、中剂量组炭末推进率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显著,其中高剂量组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丹参枳术饮低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且丹参枳术饮高、中剂量组炭末推进率较丹参枳术饮低剂量组高(P<0.01、P<0.05),其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枳术饮可治疗大鼠的慢传输型便秘,经丹参枳术饮治疗后的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肠道传输功能得到改善.

    作者:郑晨果;叶乐驰;金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祛风定痫汤为主治疗癫痫52例

    目的:观察祛风定痫汤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癫痫患者分为治疗组52例及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西药;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6个月为一个疗程,4个疗程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39 %,对照组相应为11、13、13、11例,总有效率77.0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祛风定痫汤治疗癫痫可明显控制癫痫发作症状,并能减少或克服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作者:宋秋云;应武江;董美红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

    目的:探讨多途径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37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单纯以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中药灌肠以及物理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共治1~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5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9%;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1.16% .两组比较,P﹤0.05.结论:多途径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作者:黄优梅;张红霞;林敏;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医教育随想录(一)

    近年来,由于中医整体水平下降,学术乏人的现象日益凸显,因而有关中医教育问题的议论峰起,有的细剖中医教育一现状,有的详论中医教育的趋势,有的直陈中医教育的弊端,有的径提中医教育改革的设想,可谓用心良苦,精神感人.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邓毓漳治疗重症肌无力经验

    邓毓漳副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名中医,业医48载,擅长于中医内、妇、儿科,尤其对疑难病的诊治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为其学术继承人,深受教益.本文就邓师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邓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吸虫病初期虫毒所伤病案分析

    笔者在临床诊治中发现,不少血吸虫病初期患者有虫毒伤气血、伤经络、伤神志、伤肠胃、伤营卫等不同临床表现,兹举述如次.

    作者:章新亮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健胃愈疡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68例

    目的:观察健胃愈疡片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3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8例服用健胃愈疡片治疗,对照组64例服用三九胃泰治疗,每周观察症状变化,治疗6周及治疗完成后6个月胃镜检查并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例数分别为63、55例(P>0.05),而治疗6周及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胃炎未愈数分别为25、29和40、42例(P<0.05).结论:健胃愈疡片能有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并可降低HP感染率,减少胃炎复发.

    作者:鲍建军;王兴权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在恩师身边的那些日子

    时间如流水,转眼即逝.恩师衷诚伟教授离开我们已近二载,但其博大的胸怀、谦卑的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中医事业痴痴奋斗的精神,仍历历在目.

    作者:高修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崇尚中医倡导中西医结合

    编者按:衷诚伟(1930~2007年)江西南昌人,中西医结合儿科著名专家、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4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1958年参加首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3年,1961年秋结业,获中央卫生部西医离职学习中医奖,留江西中医学院任教创建中医儿科学教研组,先后担任儿科教研组组长及附属医院儿科主任等职.是江西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创始人、学术带头人.

    作者:衷诚伟;衷晓;朱锦善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腰椎间盘摘除术后颅内低压的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摘除术后颅内低压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发生颅内低压21例,减少利尿脱水药物使用,加大补液量,积极对症治疗,并平衡膳食.结果:经治疗3~5天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消失.随访 2~ 12个月无复发和后遗症遗留.结论:腰椎间盘摘除术后颅内低压的相关原因主要在手术中预防和术后用药.

    作者:杨军;汤样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伤寒论》证候分类纲目——太阳主证表里同病

    太阳经为寒水之经,寒为水之气,故寒邪很容易引动体内水饮形成,导致表有寒邪,里有水饮的表里相兼证.人体感受外寒后引起体内形成水饮之邪的具体机理,是因寒邪阻遏阳气,或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体内的阳气;一旦阳气受损或被郁,且可导致气不布津,水津聚而为水邪,造成体内化生停蓄的水邪(废水)和饮邪;另外有些太阳风寒表证的患者,因发汗不当,导致表寒不解,甚至寒邪入里伤阳停水;或误吐误下伤及里阳而停水;或饮水过多,致心下停水.诸如此类,终致形成表寒里水之证.

    作者:姚荷生;姚梅龄;宋健平;伍炳彩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自拟杏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68例

    目的: 观察自拟杏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汤剂自拟杏蓉汤(杏仁、肉苁蓉、黄芪、菟丝子、当归、牛膝、制大黄、甘草等), 随症加减,2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西药果导片、莫沙必利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杏蓉汤治疗老年性便秘疗效肯定.

    作者:牛豫洁;黄修解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肝病8号方灌肠治疗肝衰竭59例

    目的:观察肝病8号方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要求绝对卧床休息,给予腺苷蛋氨酸、促肝细胞生长素、白蛋白、血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肝病8号方保留灌肠,4周为一个疗程,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PT、PTA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83%、6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8号方保留灌肠治疗肝衰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明显优于单用西药者,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谢冬梅;程志文;何俊毅;姚立红;杨壮智;麻飞玲;徐小佩;李永丰;陈飞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伤寒论》针灸应用浅析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书中涉及针灸的条文不多,应用可分为防疾病变化、针灸误治及辨证治疗.笔者不拘孤陋寡闻,试作浅析如下.

    作者:曾志纯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直指横推为主辨证分型治疗腰肌劳损150例

    目的:观察直指横推为主辨证分型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又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成肾虚型组(41例)、寒湿与湿热型组(59例)、血瘀型组(50例),采用单盲法,肾虚型采用推拿和中药内服治疗;寒湿与湿热型采用推拿和中药熏蒸治疗;血瘀型采用推拿和刺络拔罐治疗,1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天.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9.3%与92%,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2.7%与34%,两组总有效率、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内分组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肾虚型组与其余二组在治愈率方面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治疗组的疗效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寒湿与湿热型组和血瘀型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肾虚型.

    作者:陈龙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金匮要略》异病同治特点探析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的原则.<金匮要略>中异病同治的条文占据70多条,涉及的方剂有30余首.现笔者对其中异病同治特点作一探析.

    作者:钱俊华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黄、芒硝敷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敷脐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IL-6及TNF-α的影响.方法:将肝硬化腹水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护肝降酶、支持、利尿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另加大黄、芒硝外敷脐部神阙穴,每日1次,连续贴敷7次为一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在临床疗效、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α)、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SB)、白蛋白(ALB) 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ALT、SB、ALB及PT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黄、芒硝敷脐能降低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IL-6及TNF-α水平,对肝硬化腹水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丕慈;李桂芳;林德谦;林朗 刊期: 2010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