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Ⅲ型锤状指12例

高锋;严艳松;朱弢;茅渊;施建辉

关键词:微型骨锚, 可吸收, 指伸肌腱, 肌腱移植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Ⅲ型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Ⅲ型锤状指患者应用微型可吸收骨锚修复重建一期8指,二期4指.根据终腱止点远端残留的长度及伴肌腱缺损的情况设计2种缝合方式,术后外固定6~8周.结果:12例均获3个月以上随访,平均6.75月,参照TAM系统评定法评定:优2例,良8例,可2例.结论:采用微型可吸收骨锚治疗Ⅲ型锤状指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可以推广应用.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2例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用冠心丹参滴丸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曲美他嗪组37 例,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丹参滴丸组34 例,给予冠心丹参滴丸治疗;联合组32例,给予冠心丹参滴丸、曲美他嗪治疗.3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有效率曲美他嗪组为51.35 % ,冠心丹参滴丸组为61.76% ,联合组为90.62%.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曲美他嗪组为43.24% ,冠心丹参滴丸组为55.88% ,联合组为78.12 % .与冠心丹参滴丸组、曲美他嗪组相比,联合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 .结论:曲美他嗪联用冠心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协同作用,可以提高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

    作者:刘幼根;王河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50例

    目的:探讨中药止咳方联合西药常规疗法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5例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儿根据随机和自愿的原则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炎、止咳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止咳方,口服3天.结果:两组差异明显,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刘祖强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外用溃疡散治疗口腔粘膜局部损伤38例

    目的:观察外用溃疡散和碘甘油对口腔粘膜局部损伤的疗效.方法:将76例临床诊断为口腔粘膜局部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局部应用外用溃疡散,对照组局部应用碘甘油,用药后随访7天观察疗效,期间要求患者每日保持相同的口腔清洁次数.结果:外用溃疡散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碘甘油,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外用溃疡散作为局部用药在口腔粘膜损伤治疗中安全有效.

    作者:戴杰;徐亮;顾卫燕;金杯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喉罩浅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骨科上肢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采用喉罩(LMA)浅全麻并在保留自主呼吸条件下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骨科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骨科上肢手术臂丛神经阻滞后测阻滞程度欠完善需追加辅助镇痛镇静药物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LMLMA组(LMA组)和静脉麻醉组(静脉麻醉组),LMLMA组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术中保留自主呼吸并吸入适量的异氟醚维持麻醉,静脉麻醉组面罩吸氧下辅助镇痛镇静药物,分别在LMLMA组置入喉罩时、手术中、拔出喉罩后及静脉麻醉组用药时、手术中、停药后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末二氧化碳.结果:LMA组患者3个时间段血氧饱和度、心率、呼末二氧化碳、血压差异无显著性(P>0.05), 静脉麻醉组患者辅助用药后血氧饱和度、心率、呼末二氧化碳、血压波动明显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喉罩是集面罩与气管导管优点于一体的通气道,已在临床广泛使用,尤其应用于需辅助镇痛镇静药物且不需气管插管者,避免了气管插管的相关并发症,并提高了麻醉管理的安全性.

    作者:余洁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浙产异叶回芹花序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浙产异叶回芹花序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 GC-MS-计算机联用仪定性分析 ,按峰面积归一化法 ,求出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百分含量.结果:鉴定出38个化合物.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是主要成分为1H-Benzocycloheptene(22.8%)、Sesquiphellandrene(17.77)、beta-Chamigrene(15.94%),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榄香烯(beta-Elemene)和法尼烯(β-Farnesene).结论:浙产异叶回芹花序可作为提取榄香烯和法尼烯的原料药材开发.

    作者:林崇良;林观样;楚生辉;潘晓军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

    2006年12月~2008年10月,本院采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汉锋;林懿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疏肝清脂汤治疗混合型肝病48例

    目的:观察疏肝清脂汤治疗混合性肝病肝纤维化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8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中药疏肝清脂汤,并合用易善复胶囊,对照组仅用易善复胶囊.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肝功能(ALT、AST)、血脂(TC、TG)、肝纤维化指标(HA、PC-III、IV-C、LN)、上腹部B超等情况.结果: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和B超情况前后对比有统计学上意义(P<0.01).结论:疏肝清脂汤具有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和抗肝纤维化功能.

    作者:郑可飞;陈孟锋;杨守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药内服加穴位外敷治疗痛经40例

    笔者从2008年8月~2009年6月共收治8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中西药、中药加穴位外敷辨证治疗,并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霞;麻淑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藏药红景天抗肿瘤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红景天系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 L.)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目前全球约有90种,分布于喜马拉雅地区、亚洲西部至北部,经中国、朝鲜、日本至北美洲,并以中国为分布中心.

    作者:姜建伟;章红燕;芦柏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医药治疗母儿ABO血型不合研究概况

    对母儿ABO血型不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分别从孕前期预防、孕期截断、新生儿补救治疗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尤其对于孕期不同的治疗观点进行归纳介绍.

    作者:余晓晓;陈颖异;蔡珠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胃肠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4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预防胃肠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78例胃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胃复安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胃复安治疗,评价患者化疗第5天食欲、恶心、呕吐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化疗后食欲预防控制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3.7%),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化疗后恶心预防控制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4.2%),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化疗后呕吐预防控制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9%),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安全性评价和实验室检查均显著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胃复安预防胃肠肿瘤化疗致胃肠道反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症恶病质3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症恶病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适合病例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以醋酸甲地孕酮治疗,治疗组除以醋酸甲地孕酮治疗外同时服用参苓白术散.结果:两组在改善食欲,增加体重,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和贫血,促进血清白蛋白合成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在减轻症状和改善生存质量方面, 治疗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其它方面疗效相当.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癌症恶病质具有显著疗效,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赵立英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急性耳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心得

    通过耳鸣发生的病理变化、听力检测等进行脏腑辨证,结合西医治疗.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探讨急性耳鸣的成因与中医五脏的辨证关系.认为实者责之肝肺脾,虚者责之心脾肾,其中与肾的关系为密切.五脏论治对急性耳鸣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肖辉良;区永康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浅谈肾阴虚为现代老年失眠症的论治核心

    失眠症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的常见病症,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难.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全球约有27%的人群存在睡眠障碍;而我国的失眠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显示,近年老年失眠症的发生率日益增高,已成为危害现代人健康的严重问题之一.

    作者:李航;郭德步;柳灵芝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阿德福韦酯合清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和HBV-YMDD变异的关系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清肝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HBV-YMDD变异的关系.方法: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院门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患者同意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分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联合组用阿德福韦酯和清肝解毒汤治疗,对照组用阿德福韦酯治疗,两组治疗后又根据HBV-DNA的情况各分HBV-DNA(-)组、野生组、变异组.观察两组用药18个月(近期)和停药后6个月(远期)HBV-YMDD变异率、HBV-DNA转阴率、HbeAb(+)、ALT、TBIL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野生组近期ALT、TBIL,远期HBV-DNA转阴率、ALT、TBI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野生组近期与远期ALT、TBIL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两野生组近期、远期HBV-DNA转阴率、ALT、TBIL与变异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变异组近期、远期HBV-DNA转阴率、ALT、TBIL及两组各自近期与远期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近期和远期变异率较对照组的同期低(P<0.05);联合组的近期和远期变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远期变异率较近期高(P<0.05).结论:HBV-DNA变异是影响慢性肝炎疗效的主要原因;联合用药可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提高HBV-DNA的转阴率,降低HBV-YMDD的变异率.

    作者:陈海斌;陈金春;武文成;王洁;陈洪亮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谢兆丰运用化瘀法治疗肝病验案五则

    谢兆丰老中医,系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学验俱丰,擅长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肝病,兹举谢老肝病化瘀验案五则于下,以飨同道.

    作者:黄晨昕;夏于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丹参注射液对发育期癫痫大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影响

    目的:观察传统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中药丹参及两者联合用药分别对发育期癫痫大鼠皮质和海马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戊四氮慢性点燃幼年大鼠成癫痫模型,在点燃过程中分别应用丹参、苯巴比妥及两者联合用药干预大鼠,同时设立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鼠皮质、海马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阳性细胞的表达.结果:药物干预均能使癫痫大鼠模型发作减轻及点燃延迟,丹参干预组大鼠皮质和海马中BDNF表达增高;丹参联合苯巴比妥用药干预组的皮质和海马中BDNF表达增高,较丹参干预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丹参单独应用及联合苯巴比妥用药能够减轻发作和延缓点燃,可能由于丹参对海马、皮质神经细胞及神经纤维有一定保护作用,通过增加内源性BDNF表达,调节神经调质的平衡,从而改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黄秋玲;唐洪丽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患者内分泌、代谢特征的研究

    目的:探讨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肥胖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特征.方法:选择25例痰湿证PCOS肥胖患者为研究组,选择22例痰湿肥胖体质妇女及21例健康非肥胖妇女为对照组,检测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激素(LH)、睾酮(T)、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LH在痰湿PCOS组明显高于痰湿肥胖组及健康非肥胖组(P<0.05),在痰湿肥胖组及健康非肥胖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SH、LH/FSH在三组妇女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在痰湿PCOS组明显高于痰湿肥胖组及健康非肥胖组(P<0.05),在痰湿肥胖组、健康非肥胖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FPG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FINS在痰湿PCOS组明显高于痰湿肥胖组及健康非肥胖组(P<0.05),在痰湿肥胖组明显高于健康非肥胖组(P<0.05);ISI在痰湿PCOS组明显低于痰湿肥胖组及健康非肥胖组(P<0.05),在痰湿肥胖组明显低于健康非肥胖组(P<0.05).三组妇女IR(胰岛素抵抗)者例数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痰湿证PCOS肥胖患者ISI与BMI、T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LH、FSH无相关性(P>0.05).结论:痰湿证PCOS肥胖患者以IR为特点,且程度较痰湿肥胖体质妇女更为严重;痰湿证PCOS肥胖患者同时以HA(高雄激素血症)为特点;IR程度更为严重与HA有关.

    作者:巫朝霞;陶莉莉;陈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81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15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治疗组81例,对照组:采用单用a-受体阻滞剂治疗,选用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前列舒通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具有良好止痛和改善排尿作用.

    作者:陈成博;张胜;陈舒;潘继豹;方伟杰 刊期: 2010年第05期

  • 沃丽汀联合三七粉冲服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43例

    目的:探讨沃丽汀联合三七粉冲服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应用沃丽汀片联合生三七粉口服.结果痊愈46.97%,显效34.85%,好转15.15%,无效3.03%.结论:沃丽汀联合三七粉治疗RVO是一种可行的安全有效治疗RVO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沈学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