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柴苓合剂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

朱雪梅;陈凌云

关键词:加味柴苓合剂, 黄芩苷, 虎杖, 桂枝
摘要:目的:研究并建立加味柴苓合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加味柴苓合剂中的虎杖、桂枝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Alltech色谱柱,检测波长:274 n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50∶50∶1),流速:1 ml·min-1.结果:薄层斑点明显,且重复性好;黄芩苷在0.3635~3.63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形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回归方程:Y=4.338 7×107X-3.6969×105,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21%,可见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加味柴苓合剂质量控制方法.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化汤加减治疗药流出血84例

    目的:采用生化汤加减预防和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方法:药流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绒毛排出后,治疗组予服生化汤.对照予催产素肌注,口服益母草冲剂.结果:治疗组阴道流血量≤月经量者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阴道出血时间≤14天者比对照组多(P<0.05).结论:生化汤加减配合治疗药流后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程小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不同产地了哥王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了江西、湖南、广西等三个产地了哥王药材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了哥王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跟产地的土壤有关.同时,也为药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熊友香;尤志勉;卢智玲;姚振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8例疗效分析

    本组资料通过对58例行骨牵引或DHS内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经验.

    作者:张燕;陈久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推拿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8例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手法为主配合药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颈椎牵引、手法治疗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果:总有效率为98.4%.结论:用牵引推拿手法配合药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蔡华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川芎平喘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60例

    目的:川芎平喘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评价及机理.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0例,疗程10天.如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增高等感染征象均酌加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TXB2明显降低、FEV1%值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有活血行气、祛痰下气、止咳平喘之功,并具明显提高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和降低血浆血栓素B2 (TXB2)值,拮抗TXB2的合成和释放,松弛平滑肌和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作者:陈晓勤;张惠勇;邵长荣;段晨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现状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传染病,主要是柯萨奇(COX)病毒A 16,其次与COX-A427、A9、A10等有关,亦可由埃可病毒(ECHO 271) 引起,临床以口腔粘膜和手足皮肤发生疱疹为其特征.从相关研究流行病学调查情况看,该病主要在春末初夏季流行,本病高发年龄为1~5 岁的儿童,约占63.35%,主要原因由该年龄组的儿童自身抵抗力低下,母体所赋予的抗体已消失,而自身的细胞及体液免疫机制尚未发育完善所致[1].

    作者:袁海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点按剥离手法治疗网球肘60例

    目的:观察点按剥离手法治疗网球肘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点按剥离手法治疗网球肘30例,对照组用普通手法治疗30例,治疗1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点按剥离手法组总效率为93.3%,普通手法组为83.3%,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点按剥离手法治疗网球肘疗效可靠.

    作者:容斌;张松;李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自拟扶正解毒汤联合拉米夫定治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YMDD变异45例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扶正解毒汤对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YMDD变异的影响.方法:治疗组以自拟扶正解毒汤联用拉米夫定口服,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DNA定量及YMDD变异,并进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YMDD变异少(P<0.05)、HBV-DNA转阴率高(P<0.05),HBeAg转阴率高(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HBV-DNA定量下降明显(P<0.01),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自拟扶正解毒汤可减少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的YMDD变异.

    作者:黄敏华;陈建平;徐夷;黄卓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因其病程长,病变程度轻重各异,反复发作而治愈难度大,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国内外治疗UC的方法和药物均有较大进展,而中医药在本病的诊治上渐成体系,且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等特点.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积极探索本病的诊治规律,进一步拓宽用药思路,提高中医药对本病的疗效,下面就中医诊治UC的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赖旖;寇玉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中医药研究近况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生殖医学的疑难疾病,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中医治疗本病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从分型论治、专病专方、外敷、灌肠、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综述了近几年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治疗方法.

    作者:韩延华;高新源;吴效科;侯丽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3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方法:将55例术后肠粘连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0例单纯用西医常规保守疗法,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粘连松解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为65%,两组比较,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佳.

    作者:戴院华;徐志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错位肛管皮肌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肛裂52例

    自2002年开始,我科采用侧位内扩约、肌皮下潜行切断加后位肛管皮肤纵切横缝术(简称错位肛管皮肌松解术)治疗肛裂,并与单纯侧位皮下内括约肌潜行切断术做对照,治疗陈旧性肛裂104例,现将疗效观察及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曙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与疗效评价研究进展

    通过对近十年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研究及疗效评价的总结,以期从中发现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及与疗效评价的相关性及规律性,从而为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进一步使疗效评价规范化,国际化.

    作者:王磊;张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加味柴苓合剂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并建立加味柴苓合剂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加味柴苓合剂中的虎杖、桂枝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采用Alltech色谱柱,检测波长:274 nm,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50∶50∶1),流速:1 ml·min-1.结果:薄层斑点明显,且重复性好;黄芩苷在0.3635~3.635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的线形关系良好,回归方程:回归方程:Y=4.338 7×107X-3.6969×105,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1.21%,可见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靠.结论: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加味柴苓合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朱雪梅;陈凌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刺四缝加药物治疗小儿厌食症60例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的效果.方法:12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针刺四缝加口服醒脾养儿颗粒+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商品名:妈咪爱),对照组用口服硫酸锌糖浆+复合维生素B片+多潘立酮混悬液(吗丁啉混悬液).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药物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陈少春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症经验

    导师陈少春主任医师,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何子淮先生,现执业于杭州市中医院,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和科研30余年,在诊治妇科病方面,精研医理,学验俱丰,用药精炼.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良多,现将其诊治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之不孕症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爱平;王亚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O2激光配合中药洗剂治疗孕妇尖锐湿疣68例

    尖锐湿疣(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其临床治疗及控制复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孕妇CA的防治则更为棘手.为探寻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我们选择治疗上有明显优势的CO2激光与精选的一组中药洗剂联合治疗孕妇CA,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希林;杨宜;揭羽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男科郁症辨治

    男科多郁症,有因郁而病者,有因病而郁者.大抵六淫、内伤而致者,气调则愈;而情志之郁,其治不在攻补,而重在移情易性,庶几或有幸成耳.

    作者:刘承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肘后侧纵行劈开肱三头肌入路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9例

    我院从2003~2007年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病人39例,均采用肘后侧纵行劈开肱三头肌入路交叉克氏针治疗,经过1年以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四清;朱绍琼;徐金平;杨家林;谢传辉;梁水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补肾固齿丸的研究现状

    补肾固齿丸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研制而成的治疗方剂,专门应用于牙周炎的治疗,应用于临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一系列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补肾固齿丸治疗牙周炎临床疗效较为显著,针对其作用机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就补肾固齿丸的疗效和作用机理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何丽霞;李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