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利军
五体痹是根据病邪所侵袭的不同部位,将风寒湿痹按由浅至深的顺序分为:皮痹、肌痹、脉痹、筋痹和骨痹.它们在好发季节、病位、证候特征和预后等方面均有较大区别.本文通过对经典文献和现代流行病学研究的回顾,就<内经>五体痹发病与季节相互关系的论述进行探讨.
作者:李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近年采用自拟养血祛风汤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15~54岁,平均年龄31.4岁;病程6周~6年,平均8.5个月.按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王栋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中医药,采用健脾助运、通降胃气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118例,并与西药吗丁啉片作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青媛;邱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痉挛性斜颈是因颈肌的痉挛性或强直性不随意收缩而引起头部向一方强制性动作,是神经科一种顽固性疾病.笔者在临床实习期间观察排刺配合放血法治愈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金宏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之一.春秋时期<老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道家思想的产生,此后的<庄子>、<列子>、<管子>、<淮南子>等著作进一步继承和阐发了道家思想.道家学说,其义精深,其奥无穷,除了在哲学和政治上发挥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以外,对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李晓红;李邓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阿是穴镇痛的疗效.方法:将79例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行针灸治疗,和对照组(40例)口服洛芬待因片治疗.结果:针刺1次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80.0%,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阿是穴镇痛疗效满意.
作者:蒋亚文;余衍亮 刊期: 2008年第01期
1辨证分型治疗王氏[1]将崩漏分为四型:(1)脾肾阳虚型,治以健脾补肾,固冲止血,方用举元煎加减;(2)肝肾阴虚型,治以滋养肝肾,固冲止血,选方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3)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收涩止血,方用安冲汤加减;(4)血热型,治以清热凉血,安冲止血,选方清热固经汤.张氏等[2]将崩漏分为两类:(1)脾肾亏虚型,以归脾汤化裁作为基本方.临床随证变通:气虚盛者加太子参;脾肾虚者加山药、何首乌、山茱萸、续断、桑寄生;出血量多者加旱莲草、女贞子、仙鹤草.
作者:于江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我们运用自拟方制成院内制剂乳通颗粒用于临床,观察了30例产后缺乳的病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萍;乔峰妮;冯俭;姜海燕;温海莹;张莹;李霞;吉红霞;刘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在临床急危重病人的治疗中,尽管病因病名各异,但在病的急危阶段往往出现邪实、气闭、痰涎壅盛的肺实证.临床表现为咳逆上气,痰鸣气喘壅盛,小便短少,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周身浮肿,或胸腹积水,甚或昏迷谵语等.遇到这种情况,常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时采用泻肺法以解除痰涎壅盛、肺气闭阻等病理表现,使病情转危为安.近年来,我以泻肺法为主治疗中毒性肺炎、急性肾炎、支气管哮喘、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等,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根据个人经验,现举例说明如下.
作者:谢华文;康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e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泛酸、反食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较满意,本文试将近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陆乐;叶柏;汪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应用AO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近端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4例男性,1例女例,32~57岁,其中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1例,桡骨远端骨折1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例,均行LCP内固定治疗.结果: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观察1~5个月,1例肩关节外展达90°,其余4例邻近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无其它并发症.结论:LCP对干骺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陈德红;唐锐;雷震;易子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灸法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通过整体调节减缓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灸法常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以提高肿瘤的治愈率,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痛苦,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金莲;李莎莎;罗文华;张的凤;舒任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鼓胀病为中医的四大顽症之一,也是现代医学上的疑难病症,笔者师从于孙守才教授及常占杰主任医师,学习中医肝病的治疗,在前贤对于鼓胀论治的基础上,聆听老师教诲,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自己运用中医治疗鼓胀的心得体会.
作者:宋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笔者临床跟师学习,辨证诊治小儿过敏性紫癜,取得较好疗效,兹择病例介绍如下.例1.李某某,女,11岁,2005年2月5日就诊.因食鱼虾,复感寒受凉,发热3天,体温38.8℃,伴恶风寒,鼻塞流涕,咳嗽痰稠,在当地按感冒治疗,发热渐退,肤痒不舒,全身皮肤骤现瘀点、瘀斑,伴有腹部疼痛,右膝关节肿胀不舒.来昌诊治,诊见周身瘀点、瘀斑散在,双下肢及臀部居多,瘀斑大小不一,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双下肢瘀点、瘀斑呈对称性,色泽鲜红,舌红苔薄,咽喉红肿,乳蛾肿大,脉象浮数.
作者:曾鸿鹄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由于乙型肝炎病毒长期慢性刺激肝脏,使肝窦内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胶原等细胞外基质成分代谢失衡,生成大于降解,促使肝脏ECM沉积与组织结构重构.目前现代医学对其并无特殊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学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近10年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俊杰;刘文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周维顺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浙江省名老中医,经过30余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对前列腺癌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笔者有幸随师业诊,习得一二,现将管窥浅述于下.
作者:黄芳芳;钱钧;钱钥;唐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中医对背肌筋膜炎有较好疗效.我院骨科近几年来采用推拿、针刺配合拔罐治疗背肌筋膜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小波;节晓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健脾养胃药对是指由健脾和养胃药配伍形成的,具有益气健脾、理气和胃的对子药.药对发挥治疗作用,一方面固然是中药基本性能决定,而另一方面其剂量配伍亦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忽视药对的剂量关系,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药对的剂量数据量化分析对临床用药具有积极指导意义.
作者:陈彪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久咳证得之于体虚或治之不当,病情迁延,其中尤以阴虚痰热久咳较常见.所谓阴虚痰热证,是指患者痰热未清,肺阴已伤.症见久咳不已,晨起及夜间为甚,咯痰白粘或黄,或伴盗汗,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甚或花剥,脉见细滑数.此证好发于儿童及老年人,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辨证属虚实夹杂,既有水液代谢异常之病理产物——痰,又有水液亏虚之象——阴虚.若以清肺化痰为法,则有伤及肺阴之虞,兼以养阴润肺则虑助痰湿之弊.临床上姑且治以清热化痰、养阴润肺兼用,疗效不尽如人意.
作者:张桂睿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