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赵炯恒运用大黄经验

岑迎东

关键词:赵炯恒, 名老中医, 大黄, 临床运用
摘要:赵炯恒主任医师系已故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医术精湛,治验丰富,笔者随师侍诊数年,对其大黄之灵活运用体会颇深,现举数例,以飨同道.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升板汤治疗肿瘤放化中血小板减少100例

    笔者于2000~2006年运用中医药治疗肿瘤放化疗后血板减少患者10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虎;姚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系统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8例

    我科自1999年10月~2005年10月期间采用系统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8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于高路;李茵;马桂敏;莫绍强;陈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排刺法配合放血法治疗痉挛性斜颈1例

    痉挛性斜颈是因颈肌的痉挛性或强直性不随意收缩而引起头部向一方强制性动作,是神经科一种顽固性疾病.笔者在临床实习期间观察排刺配合放血法治愈1例,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金宏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干骺端骨折5例

    目的:观察应用AO锁定加压接骨板(LCP)治疗近端骨折的短期疗效.方法:4例男性,1例女例,32~57岁,其中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1例,桡骨远端骨折1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3例,均行LCP内固定治疗.结果:5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观察1~5个月,1例肩关节外展达90°,其余4例邻近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无其它并发症.结论:LCP对干骺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作者:陈德红;唐锐;雷震;易子毅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中医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e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泛酸、反食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道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丰富的经验,临床疗效较满意,本文试将近年中医对本病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陆乐;叶柏;汪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儿科心鉴》博大精深

    两年前就听导师朱锦善教授说正在主持编写一部有关中医儿科学术理论与历代儿科医家及医疗经验的著作,当时想真要有一部这样的书就太好了.今年在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暨全国中医儿科高等教育研讨会议上,导师历时3年的心血力作<儿科心鉴>终于面世了,并成为我国第一部中医儿科专业著作举行了首发式.我迫不及待、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越看心情越激动,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喻闽凤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浅论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

    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的瑰宝之一.春秋时期<老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道家思想的产生,此后的<庄子>、<列子>、<管子>、<淮南子>等著作进一步继承和阐发了道家思想.道家学说,其义精深,其奥无穷,除了在哲学和政治上发挥过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以外,对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作者:李晓红;李邓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灸法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灸法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通过整体调节减缓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灸法常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以提高肿瘤的治愈率,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痛苦,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金莲;李莎莎;罗文华;张的凤;舒任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赵炯恒运用大黄经验

    赵炯恒主任医师系已故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医术精湛,治验丰富,笔者随师侍诊数年,对其大黄之灵活运用体会颇深,现举数例,以飨同道.

    作者:岑迎东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治疗鼓胀心得体会

    鼓胀病为中医的四大顽症之一,也是现代医学上的疑难病症,笔者师从于孙守才教授及常占杰主任医师,学习中医肝病的治疗,在前贤对于鼓胀论治的基础上,聆听老师教诲,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自己运用中医治疗鼓胀的心得体会.

    作者:宋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肺阳及肺阳虚研究概述

    五脏各有阴阳.综观历代医籍,言心阳、肝阳、脾阳、肾阳者,从理法到证治都极为周详,惟独避肺阳不谈或所谈甚略.现行中医类教材对此也很少涉及.但无论从阴阳存在的普遍法则,还是从长期临床实践考析来看,肺阳在生理与病理上都是客观存在的.现从文献调研、理论探讨和临床证治三个方面,对肺阳及肺阳虚研究做简要概述.

    作者:连利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益心酮泡腾片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测定益心酮泡腾片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制定益心酮泡腾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益心酮泡腾片制剂中的金丝桃苷.结果:金丝桃苷在4.96~44.64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高,稳定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9.05%.结论:所研究的方法能较好的测出益心酮泡腾片中金丝桃苷的含量并可用以有效控制益心酮泡腾片的质量.

    作者:张爱均;李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周维顺治疗前列腺癌经验

    周维顺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浙江省名老中医,经过30余年的反复临床实践,对前列腺癌采用中西医结合手段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满意.笔者有幸随师业诊,习得一二,现将管窥浅述于下.

    作者:黄芳芳;钱钧;钱钥;唐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养血祛风汤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34例

    笔者近年采用自拟养血祛风汤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2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15~54岁,平均年龄31.4岁;病程6周~6年,平均8.5个月.按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作者:王栋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五体痹发病与季节关系初探——兼与《内经》痹发时令商榷

    五体痹是根据病邪所侵袭的不同部位,将风寒湿痹按由浅至深的顺序分为:皮痹、肌痹、脉痹、筋痹和骨痹.它们在好发季节、病位、证候特征和预后等方面均有较大区别.本文通过对经典文献和现代流行病学研究的回顾,就<内经>五体痹发病与季节相互关系的论述进行探讨.

    作者:李颖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泻肺法在急危重症中的运用

    在临床急危重病人的治疗中,尽管病因病名各异,但在病的急危阶段往往出现邪实、气闭、痰涎壅盛的肺实证.临床表现为咳逆上气,痰鸣气喘壅盛,小便短少,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或周身浮肿,或胸腹积水,甚或昏迷谵语等.遇到这种情况,常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及时采用泻肺法以解除痰涎壅盛、肺气闭阻等病理表现,使病情转危为安.近年来,我以泻肺法为主治疗中毒性肺炎、急性肾炎、支气管哮喘、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等,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根据个人经验,现举例说明如下.

    作者:谢华文;康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透穴针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运用研究探讨

    中风病后,其中运动障碍偏瘫发生率高,中风偏瘫病人出现肢体痉挛是恢复的过程之一,而痉挛性偏瘫是关系到恢复程度的核心问题,到痉挛期后,肌张力的进一步增高限制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如何有效抑制痉挛、诱发部分分离运动,是患者功能恢复的关键.因此解除痉挛,尽快帮助病人度过痉挛期成为中风病康复的重点和难点,中医针灸在缓解痉挛、促进自主运动的出现方面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基于临床实践和科研思考,现将透穴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方法运用研究分析如下:

    作者:张文立;封丽华;贾小红;樊建平;张子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展

    1辨证分型治疗王氏[1]将崩漏分为四型:(1)脾肾阳虚型,治以健脾补肾,固冲止血,方用举元煎加减;(2)肝肾阴虚型,治以滋养肝肾,固冲止血,选方二至丸合两地汤加减;(3)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收涩止血,方用安冲汤加减;(4)血热型,治以清热凉血,安冲止血,选方清热固经汤.张氏等[2]将崩漏分为两类:(1)脾肾亏虚型,以归脾汤化裁作为基本方.临床随证变通:气虚盛者加太子参;脾肾虚者加山药、何首乌、山茱萸、续断、桑寄生;出血量多者加旱莲草、女贞子、仙鹤草.

    作者:于江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清热利湿通络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证60例

    我们应用根据清热利湿通络法研制的悉通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湿热证,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卫东;钱小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乳通颗粒治疗产后缺乳30例

    我们运用自拟方制成院内制剂乳通颗粒用于临床,观察了30例产后缺乳的病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萍;乔峰妮;冯俭;姜海燕;温海莹;张莹;李霞;吉红霞;刘杨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