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许芝银关于产后甲状腺炎的中医分期治疗

张俊美;王娜娜

关键词:许芝银, 产后甲状腺炎, 中医药疗法
摘要:许芝银教授是江苏省名老中医,从医近50年,在甲状腺炎治疗方面多有建树,现将许老在产后甲状腺炎治疗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舒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0例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以口苦,上腹疼痛、作胀、恶心、反酸为特点.笔者自2003~2005年间运用舒肝和胃法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户稼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谢强妙治癔病性失音1例

    导师谢强,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咽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30余年,医术精湛,擅长用针灸、中药等治疗五官科疑难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收获颇多,兹就老师妙治癔病性失音验案1例与同道分享.

    作者:荆艳君;胡启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痞满证中医药治疗近况

    痞满是一种较常见的中医脾胃病证,其作为一种症状可以兼见于其他疾病之中,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灸治疗、及治疗他病所致的痞满兼证等方面对痞满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曹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目的:观察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6例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锡类散治疗.两组均以5天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秀圣;彭淑兰;徐志荣;彭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正颜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

    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即口眼歪斜,属中医中风病(中经络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焦树德教授经验方正颜汤为主方,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继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眼外伤无光感急诊手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眼外伤无光感手术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治愈率.方法:从心理、饮食、自我护理、自助能力、出院指导五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23例患者,缩短了疾病康复时间,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减少病人痛苦,缩短病程,使伤眼视力得到大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傅虹;傅茔;谢小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30例

    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由于该病原因不明,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已成为五官科的疑难病之一.我科运用针刺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收集自2000年起该病典型病例60例,总结如下:

    作者:方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48例

    自2005~2006年,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48例,现就针刺方法及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进展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状持续或反复3周以上者.如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慢性咽炎、鼻后滴漏综合征(包括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等)、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结核病、百日咳、气管异物等.其中CVA所占比例有增多之势,因其只咳不喘,往往被误诊.

    作者:阎超;李学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辨证治疗小儿目劄160例

    小儿目劄,系胞睑频频眨动,不能自主,本症在《审视瑶函》一书中有记载,认为小儿目劄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劄也,多见于风热攻目或疳积初起,以6~13岁小儿多发,但治法不详,现将本人用清肝健脾法为主,佐以祛风,治疗160例小儿目劄的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有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东中山地区职业性皮肤病1 668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中山地区职业性皮肤病临床发病特点及转归.方法:对1994年6月~2006年5月该地区1 668例职业性皮肤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以19~28岁年龄组发病高;工业职业性皮肤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农业职业性皮肤病发病率逐年降低;除152例失访外,全部痊愈,中西医结合治疗者无一例复发.结论:工业职业性皮肤病有升高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防止职业性皮肤病的复发.

    作者:谭少英;麦丽霞;谭少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四联法治疗胃下垂64例

    1 一般资料64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17~64岁,病史1~23年.诊断依据:(1)症状:身倦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腹部重坠感.脘腹胀满,甚至疼痛、嗳气、恶心或呕吐,具有进食后明显,卧床休息或空腹时症状减轻的特点.(2)体征:身体消瘦,上腹部有压痛,饱餐后站立时脐下隆起可见胃型,脐上胃脘部反见凹陷.(3)钡餐检查:X线钡餐可见胃张力低、蠕动减缓,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下2~3 cm 42例,3~5 cm 22例.(4)辨证:中虚夹饮22例,中虚气滞17例,脾胃虚寒15例,胃阴亏虚10例.

    作者:周国治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概况

    对中医药在艾滋病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和药物开发等方面进行综述,初步归纳近几年中医药在艾滋病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中医药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药在艾滋病的防治方面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

    作者:张代芬;周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偏头痛42例

    本人在2001~2006年中,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42例,并设西药40例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进展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1].我国的研究证明,RSV也是我国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第一位病原[2].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由RSV所致,多见于小于2岁小儿,尤其是2~6个月的婴儿.其主要病变在毛细支气管,亦可累及支气管及肺泡[3];主要表现除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外,喘憋为突出表现.胸片多见肺纹理增多、模糊或斑点状影.该病起病急,病死率高,故受到极大的关注.

    作者:李华丽;李江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气郁与老年期痴呆病相关性的理论探讨

    老年期痴呆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有多个高级皮质功能受损,使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语言、判断、视空间等能力下降,常伴有情感控制、社会行为或动机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1].

    作者:于梅;李连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气血为纲辨证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见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它的病理机制复杂而难治,笔者综合归纳肝硬化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认为以气血为纲辨证治疗肝硬化,能执简驭繁地指导临床.

    作者:傅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五味消毒饮加味治疗骶髂致密性骨炎12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从X线摄片确诊为致密性骨炎的病例中,选择12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0例;年龄20~43岁,平均32岁.按照X线解剖学分型:骶骨型3例,髂骨型7例,混合型2例.内服中药治疗期为5~10天,平均7天.

    作者:吴春华;曾文泓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麦普宁治疗冠心病高粘滞血症30例

    2005年2月~2007年6月,我们用麦普宁治疗冠心病高粘滞血症30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15例患者临床疗效做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光稳;周民;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黄帝内经》对人类健康所作的重大贡献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下同),包括了《素问》与《灵枢》两大部分,其内容甚为丰富,涉及面广泛,有天文、地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诊疗、养生等诸多方面,几千年来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廖利平;喻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