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刚
胆汁反流性胃炎为消化系统常见病,以口苦,上腹疼痛、作胀、恶心、反酸为特点.笔者自2003~2005年间运用舒肝和胃法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户稼庆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们自2000年开始,用椎弓螺钉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多骨折51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1例,男35例,女16例;年龄25~66例,平均4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6例,交通事故、重物砸伤2例;损伤腰1椎体14例,腰2椎体10例,胸12椎体10例,胸11椎体15例,腰3椎体2例;爆裂型骨折43例,单纯压缩性骨折6例;骨折并脱位2例,有神经病者48例.术前CT及X线检查、椎盘占位>30%46例,均在伤后14天之内手术治疗,单纯压缩性骨折撑开复位10例,同时行全椎板切除椎管探查加植骨术41例.
作者:程永红;吴春林;夏益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占妇女总人群的1%~3.80%[1],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过早绝经者,常伴有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减少和血清中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现代医学一般诊断标准:血清促卵泡激素(FSH)>40 IU/L,黄体生成素(LH)>30 IU/L,雌激素(E2)<25pg/mL,有潮热、出汗、阴道干涩、头晕、情绪波动、失眠及性欲减退等卵巢功能低落的临床表现.
作者:王芳;张丽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而脑梗死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具有独特优势和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概况做一文献综述.
作者:刘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6例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锡类散治疗.两组均以5天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秀圣;彭淑兰;徐志荣;彭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老年期痴呆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有多个高级皮质功能受损,使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语言、判断、视空间等能力下降,常伴有情感控制、社会行为或动机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1].
作者:于梅;李连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应用,治愈率不断提高,但对于一些顽固性耳鸣,则无好的方法.近几年来,我们针药并用治疗该病,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强;周士华;祝天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医院自制制剂金钱草冲剂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方法:将28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与对照组.治疗组152例,予金钱草冲剂治疗;对照组128例,予利胆醇胶丸治疗.观察治疗后胁腹疼痛、发热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8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疼痛缓解所需时间为(16.82±6.09)、(24.12±11.43)小时,治疗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金钱草冲剂具有良好抗菌、消炎、利胆、镇痛作用,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有显著疗效,优于利胆醇胶丸.
作者:杨迎民;邢宏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无光感手术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治愈率.方法:从心理、饮食、自我护理、自助能力、出院指导五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23例患者,缩短了疾病康复时间,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减少病人痛苦,缩短病程,使伤眼视力得到大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傅虹;傅茔;谢小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下同),包括了《素问》与《灵枢》两大部分,其内容甚为丰富,涉及面广泛,有天文、地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诊疗、养生等诸多方面,几千年来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廖利平;喻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由于该病原因不明,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已成为五官科的疑难病之一.我科运用针刺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收集自2000年起该病典型病例60例,总结如下:
作者:方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目前已成为肝胆胰疾病有效的诊治方法,随着ERCP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的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由于其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住院天数及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其发生,成为医学界一个重要的临床研究内容.已有研究表明[1],短时间应用加贝酯或生长抑素不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那么通过中西医结的方法是否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目前国内外报导尚少,本究研将在这方面作一探索.
作者:杨德平;王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引起盆腔疼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目的主要有控制症状和解决生育要求[1].因此我院自1998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活血化瘀止痛汤结合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爱武;盛爱华;蒋晓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一般资料64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17~64岁,病史1~23年.诊断依据:(1)症状:身倦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腹部重坠感.脘腹胀满,甚至疼痛、嗳气、恶心或呕吐,具有进食后明显,卧床休息或空腹时症状减轻的特点.(2)体征:身体消瘦,上腹部有压痛,饱餐后站立时脐下隆起可见胃型,脐上胃脘部反见凹陷.(3)钡餐检查:X线钡餐可见胃张力低、蠕动减缓,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下2~3 cm 42例,3~5 cm 22例.(4)辨证:中虚夹饮22例,中虚气滞17例,脾胃虚寒15例,胃阴亏虚10例.
作者:周国治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本人在2001~2006年中,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42例,并设西药40例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面神经炎在颊神经疾病中为常见,又称为茎乳突孔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产生周围神经麻痹,又称贝尔[bell's]麻痹.我科自1986年以来采用颊粘膜患侧切口法加中药牵正散内服方法治疗贝尔氏面瘫4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佟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胁痛王某某,男,56岁,2005年11月2日就诊.患者于1星期前,在无明显诱因下,突感左胸胁疼痛,即在某医院服药(药物不详),效果不佳,疼痛续作.来余处诊治.证见:左胸胁疼痛,稍用力按之即感痛,咳嗽有牵拉痛.不作寒热,口微苦,食纳尚可,睡眠、二便正常.舌苔薄黄、质淡红,脉缓略弦.分析乃肝气疏泄不利,气机运行不畅.治法:疏肝行气,解郁止痛.拟用一贯煎加味:生地10 g,北沙参15g,枸杞10 g,麦冬10 g,川楝子6 g,香附6 g,郁金6g,佛手10 g,柴胡10 g.每日1剂,水煎两服.
作者:李明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慢性神经、精神、心理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可能是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敏华;韩新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痞满是一种较常见的中医脾胃病证,其作为一种症状可以兼见于其他疾病之中,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灸治疗、及治疗他病所致的痞满兼证等方面对痞满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曹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即口眼歪斜,属中医中风病(中经络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焦树德教授经验方正颜汤为主方,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继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