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少精、弱精症60例

崔英;舒荣惠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少精症, 弱精症, 少精弱精症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方法:将经精液常规检查确诊的60例病人按少精症、弱精症、少精弱精症分组,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西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少精症15例,有效率为86.7%;弱精症25例,有效率为96%;少精弱精症20例,有效率为90%.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目的:观察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6例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锡类散治疗.两组均以5天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秀圣;彭淑兰;徐志荣;彭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少精、弱精症60例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方法:将经精液常规检查确诊的60例病人按少精症、弱精症、少精弱精症分组,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西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少精症15例,有效率为86.7%;弱精症25例,有效率为96%;少精弱精症20例,有效率为90%.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英;舒荣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病的范围.本病的治疗,一般取滋阴清热法,从肺、脾(胃)、肾三脏论治.笔者治疗此病却以施今墨先生的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两个对药为基本方,通过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尤以脾、肾为主,滋阴培本,益气养阴,活血降糖,取得了明显疗效.

    作者:曹晓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概况

    对中医药在艾滋病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和药物开发等方面进行综述,初步归纳近几年中医药在艾滋病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中医药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药在艾滋病的防治方面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

    作者:张代芬;周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赵纪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经验

    赵纪生教授系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治学严谨,对治疗中医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有独特的见解.现将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庆珍;吴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2例

    子宫内膜异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引起盆腔疼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目的主要有控制症状和解决生育要求[1].因此我院自1998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活血化瘀止痛汤结合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爱武;盛爱华;蒋晓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东中山地区职业性皮肤病1 668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中山地区职业性皮肤病临床发病特点及转归.方法:对1994年6月~2006年5月该地区1 668例职业性皮肤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以19~28岁年龄组发病高;工业职业性皮肤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农业职业性皮肤病发病率逐年降低;除152例失访外,全部痊愈,中西医结合治疗者无一例复发.结论:工业职业性皮肤病有升高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防止职业性皮肤病的复发.

    作者:谭少英;麦丽霞;谭少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颊粘膜切口合牵压散加减治疗贝尔氏面瘫42例

    面神经炎在颊神经疾病中为常见,又称为茎乳突孔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产生周围神经麻痹,又称贝尔[bell's]麻痹.我科自1986年以来采用颊粘膜患侧切口法加中药牵正散内服方法治疗贝尔氏面瘫4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佟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正颜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

    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即口眼歪斜,属中医中风病(中经络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焦树德教授经验方正颜汤为主方,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继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治疗进展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1].我国的研究证明,RSV也是我国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第一位病原[2].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由RSV所致,多见于小于2岁小儿,尤其是2~6个月的婴儿.其主要病变在毛细支气管,亦可累及支气管及肺泡[3];主要表现除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外,喘憋为突出表现.胸片多见肺纹理增多、模糊或斑点状影.该病起病急,病死率高,故受到极大的关注.

    作者:李华丽;李江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药油局封治疗结节性痒疹1例

    结节性痒疹又称疣状固定性荨麻疹或疣状结节性苔藓.表现为疣状结节性损害,黄豆至蚕豆大小,瘙痒明显,往往病程较长[1].目前认为是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变型,瘙痒剧烈难忍,治疗方法虽多但不易治愈.

    作者:徐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谢强妙治癔病性失音1例

    导师谢强,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咽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30余年,医术精湛,擅长用针灸、中药等治疗五官科疑难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收获颇多,兹就老师妙治癔病性失音验案1例与同道分享.

    作者:荆艳君;胡启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椎弓螺钉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51例

    我们自2000年开始,用椎弓螺钉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多骨折51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1例,男35例,女16例;年龄25~66例,平均4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6例,交通事故、重物砸伤2例;损伤腰1椎体14例,腰2椎体10例,胸12椎体10例,胸11椎体15例,腰3椎体2例;爆裂型骨折43例,单纯压缩性骨折6例;骨折并脱位2例,有神经病者48例.术前CT及X线检查、椎盘占位>30%46例,均在伤后14天之内手术治疗,单纯压缩性骨折撑开复位10例,同时行全椎板切除椎管探查加植骨术41例.

    作者:程永红;吴春林;夏益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慢性神经、精神、心理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可能是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敏华;韩新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金钱草冲剂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152例

    目的:观察医院自制制剂金钱草冲剂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方法:将28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与对照组.治疗组152例,予金钱草冲剂治疗;对照组128例,予利胆醇胶丸治疗.观察治疗后胁腹疼痛、发热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8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疼痛缓解所需时间为(16.82±6.09)、(24.12±11.43)小时,治疗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金钱草冲剂具有良好抗菌、消炎、利胆、镇痛作用,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有显著疗效,优于利胆醇胶丸.

    作者:杨迎民;邢宏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痞满证中医药治疗近况

    痞满是一种较常见的中医脾胃病证,其作为一种症状可以兼见于其他疾病之中,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灸治疗、及治疗他病所致的痞满兼证等方面对痞满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曹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气郁与老年期痴呆病相关性的理论探讨

    老年期痴呆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有多个高级皮质功能受损,使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语言、判断、视空间等能力下降,常伴有情感控制、社会行为或动机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1].

    作者:于梅;李连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眼外伤无光感急诊手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眼外伤无光感手术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治愈率.方法:从心理、饮食、自我护理、自助能力、出院指导五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23例患者,缩短了疾病康复时间,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减少病人痛苦,缩短病程,使伤眼视力得到大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傅虹;傅茔;谢小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四联法治疗胃下垂64例

    1 一般资料64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17~64岁,病史1~23年.诊断依据:(1)症状:身倦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腹部重坠感.脘腹胀满,甚至疼痛、嗳气、恶心或呕吐,具有进食后明显,卧床休息或空腹时症状减轻的特点.(2)体征:身体消瘦,上腹部有压痛,饱餐后站立时脐下隆起可见胃型,脐上胃脘部反见凹陷.(3)钡餐检查:X线钡餐可见胃张力低、蠕动减缓,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下2~3 cm 42例,3~5 cm 22例.(4)辨证:中虚夹饮22例,中虚气滞17例,脾胃虚寒15例,胃阴亏虚10例.

    作者:周国治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医门法律》对外感内伤诸病的辨治特色

    《医门法律》为喻昌的代表作.该书上承《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经典,下汲前贤各名家之长,对于外感内伤诸病的病机、辨证、治则、选方等方面有许多独特的见解.本文以中寒、中风、热湿暑、燥证、痢疾、咳嗽、消渴、虚劳为例,将其辨治特色加以系统总结.

    作者:邹国辉;程传浩;李林;唐娜娜;刘中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