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曹晓琳

关键词: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摘要: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病的范围.本病的治疗,一般取滋阴清热法,从肺、脾(胃)、肾三脏论治.笔者治疗此病却以施今墨先生的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两个对药为基本方,通过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尤以脾、肾为主,滋阴培本,益气养阴,活血降糖,取得了明显疗效.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辨证治疗小儿目劄160例

    小儿目劄,系胞睑频频眨动,不能自主,本症在《审视瑶函》一书中有记载,认为小儿目劄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劄也,多见于风热攻目或疳积初起,以6~13岁小儿多发,但治法不详,现将本人用清肝健脾法为主,佐以祛风,治疗160例小儿目劄的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有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医门法律》对外感内伤诸病的辨治特色

    《医门法律》为喻昌的代表作.该书上承《内经》、《伤寒杂病论》诸经典,下汲前贤各名家之长,对于外感内伤诸病的病机、辨证、治则、选方等方面有许多独特的见解.本文以中寒、中风、热湿暑、燥证、痢疾、咳嗽、消渴、虚劳为例,将其辨治特色加以系统总结.

    作者:邹国辉;程传浩;李林;唐娜娜;刘中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耳鸣132例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应用,治愈率不断提高,但对于一些顽固性耳鸣,则无好的方法.近几年来,我们针药并用治疗该病,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强;周士华;祝天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目的:观察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6例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锡类散治疗.两组均以5天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秀圣;彭淑兰;徐志荣;彭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麦普宁治疗冠心病高粘滞血症30例

    2005年2月~2007年6月,我们用麦普宁治疗冠心病高粘滞血症30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15例患者临床疗效做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光稳;周民;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黄帝内经》对人类健康所作的重大贡献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下同),包括了《素问》与《灵枢》两大部分,其内容甚为丰富,涉及面广泛,有天文、地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诊疗、养生等诸多方面,几千年来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廖利平;喻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偏头痛42例

    本人在2001~2006年中,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42例,并设西药40例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病的范围.本病的治疗,一般取滋阴清热法,从肺、脾(胃)、肾三脏论治.笔者治疗此病却以施今墨先生的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两个对药为基本方,通过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尤以脾、肾为主,滋阴培本,益气养阴,活血降糖,取得了明显疗效.

    作者:曹晓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黄及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7例

    笔者自2000~2005年采用黄及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7例中男52例,女15例,年龄18~68岁,病程4小时~8天.经胃镜证实,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慢性胃炎28例,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肝硬化胃底静脉出血5例,胆道出血2例.出血情况:单纯黑便39例,黑便伴呕血28例,出血程度根据全国血证急诊研究协作组1986年制定的分级标准,分为轻、中、重度.本组属轻度出血31例,中度出血28例,重度出血8例.

    作者:斯云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气血为纲辨证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见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它的病理机制复杂而难治,笔者综合归纳肝硬化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认为以气血为纲辨证治疗肝硬化,能执简驭繁地指导临床.

    作者:傅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概况

    对中医药在艾滋病的病因病机、临床治疗和药物开发等方面进行综述,初步归纳近几年中医药在艾滋病领域的研究成果,说明中医药对艾滋病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中医药在艾滋病的防治方面存在巨大的开发潜力.

    作者:张代芬;周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4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DVT一旦形成后果严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较高,笔者自2001-2005年间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手术54例,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DVT的发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罗剑虹;方明智;杨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金钱草冲剂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152例

    目的:观察医院自制制剂金钱草冲剂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方法:将28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与对照组.治疗组152例,予金钱草冲剂治疗;对照组128例,予利胆醇胶丸治疗.观察治疗后胁腹疼痛、发热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8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疼痛缓解所需时间为(16.82±6.09)、(24.12±11.43)小时,治疗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金钱草冲剂具有良好抗菌、消炎、利胆、镇痛作用,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有显著疗效,优于利胆醇胶丸.

    作者:杨迎民;邢宏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研究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目前已成为肝胆胰疾病有效的诊治方法,随着ERCP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的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由于其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住院天数及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其发生,成为医学界一个重要的临床研究内容.已有研究表明[1],短时间应用加贝酯或生长抑素不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那么通过中西医结的方法是否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目前国内外报导尚少,本究研将在这方面作一探索.

    作者:杨德平;王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眼外伤无光感急诊手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眼外伤无光感手术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治愈率.方法:从心理、饮食、自我护理、自助能力、出院指导五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23例患者,缩短了疾病康复时间,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减少病人痛苦,缩短病程,使伤眼视力得到大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傅虹;傅茔;谢小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少精、弱精症60例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方法:将经精液常规检查确诊的60例病人按少精症、弱精症、少精弱精症分组,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西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少精症15例,有效率为86.7%;弱精症25例,有效率为96%;少精弱精症20例,有效率为90%.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英;舒荣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甘草采收、加工与炮制

    甘草为常用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合理的采收、加工有利于其疗效的更好发挥,甘草炮制以蜜炙为好,炮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本文对甘草的采收、加工与炮制作了简要概述,重点对近几年来蜜炙甘草的研究进行总结.

    作者:龚千锋;郑晗;张的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48例

    自2005~2006年,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48例,现就针刺方法及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四联法治疗胃下垂64例

    1 一般资料64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17~64岁,病史1~23年.诊断依据:(1)症状:身倦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腹部重坠感.脘腹胀满,甚至疼痛、嗳气、恶心或呕吐,具有进食后明显,卧床休息或空腹时症状减轻的特点.(2)体征:身体消瘦,上腹部有压痛,饱餐后站立时脐下隆起可见胃型,脐上胃脘部反见凹陷.(3)钡餐检查:X线钡餐可见胃张力低、蠕动减缓,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下2~3 cm 42例,3~5 cm 22例.(4)辨证:中虚夹饮22例,中虚气滞17例,脾胃虚寒15例,胃阴亏虚10例.

    作者:周国治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赵纪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经验

    赵纪生教授系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治学严谨,对治疗中医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有独特的见解.现将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庆珍;吴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