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琳
甘草为常用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合理的采收、加工有利于其疗效的更好发挥,甘草炮制以蜜炙为好,炮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本文对甘草的采收、加工与炮制作了简要概述,重点对近几年来蜜炙甘草的研究进行总结.
作者:龚千锋;郑晗;张的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占妇女总人群的1%~3.80%[1],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过早绝经者,常伴有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减少和血清中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现代医学一般诊断标准:血清促卵泡激素(FSH)>40 IU/L,黄体生成素(LH)>30 IU/L,雌激素(E2)<25pg/mL,有潮热、出汗、阴道干涩、头晕、情绪波动、失眠及性欲减退等卵巢功能低落的临床表现.
作者:王芳;张丽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小儿目劄,系胞睑频频眨动,不能自主,本症在《审视瑶函》一书中有记载,认为小儿目劄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劄也,多见于风热攻目或疳积初起,以6~13岁小儿多发,但治法不详,现将本人用清肝健脾法为主,佐以祛风,治疗160例小儿目劄的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有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见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它的病理机制复杂而难治,笔者综合归纳肝硬化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认为以气血为纲辨证治疗肝硬化,能执简驭繁地指导临床.
作者:傅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为了找到更有效的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方法,我们选择了初次患脑梗死的120例患者,对其中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肠溶胶囊(江中博洛克胶囊),观察其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与安全性.
作者:章洪斌;弓弦;程武;杨长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慢性荨麻疹病程长,用抗组胺药治疗,停药后不久易复发.我科从2005年元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瑞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犀角地黄汤是一首凉血化瘀名方,古代多用其治疗外感温热病证.近年来,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内伤杂病因虚致热,由热生瘀,亦可使用犀角地黄汤治之,应用此方治疗内伤杂病的临床报道屡见不鲜,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作者:仇伟;虞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消痤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寻常痤疮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用消痤汤,日1剂,水煎服,配合2/0号羊肠线双侧肺俞穴埋植,10天1次;对照组采用消痤汤,日1剂,水煎服.均1个月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好转13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15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73.08%.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痤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羊肠线肺俞穴埋植对治疗有良好效果.
作者:张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老年期痴呆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有多个高级皮质功能受损,使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语言、判断、视空间等能力下降,常伴有情感控制、社会行为或动机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1].
作者:于梅;李连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紫草油及其复方系紫草和复方紫草以食用植物油为基质制成的一种制剂.具有消炎、消肿、止痛、收敛、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近年临床外治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简述如下.
作者:龚丽萍;喻国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笔者自2000~2005年采用黄及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7例中男52例,女15例,年龄18~68岁,病程4小时~8天.经胃镜证实,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慢性胃炎28例,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肝硬化胃底静脉出血5例,胆道出血2例.出血情况:单纯黑便39例,黑便伴呕血28例,出血程度根据全国血证急诊研究协作组1986年制定的分级标准,分为轻、中、重度.本组属轻度出血31例,中度出血28例,重度出血8例.
作者:斯云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胁痛王某某,男,56岁,2005年11月2日就诊.患者于1星期前,在无明显诱因下,突感左胸胁疼痛,即在某医院服药(药物不详),效果不佳,疼痛续作.来余处诊治.证见:左胸胁疼痛,稍用力按之即感痛,咳嗽有牵拉痛.不作寒热,口微苦,食纳尚可,睡眠、二便正常.舌苔薄黄、质淡红,脉缓略弦.分析乃肝气疏泄不利,气机运行不畅.治法:疏肝行气,解郁止痛.拟用一贯煎加味:生地10 g,北沙参15g,枸杞10 g,麦冬10 g,川楝子6 g,香附6 g,郁金6g,佛手10 g,柴胡10 g.每日1剂,水煎两服.
作者:李明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病的范围.本病的治疗,一般取滋阴清热法,从肺、脾(胃)、肾三脏论治.笔者治疗此病却以施今墨先生的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两个对药为基本方,通过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尤以脾、肾为主,滋阴培本,益气养阴,活血降糖,取得了明显疗效.
作者:曹晓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状持续或反复3周以上者.如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慢性咽炎、鼻后滴漏综合征(包括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等)、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结核病、百日咳、气管异物等.其中CVA所占比例有增多之势,因其只咳不喘,往往被误诊.
作者:阎超;李学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无光感手术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治愈率.方法:从心理、饮食、自我护理、自助能力、出院指导五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23例患者,缩短了疾病康复时间,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减少病人痛苦,缩短病程,使伤眼视力得到大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傅虹;傅茔;谢小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应用,治愈率不断提高,但对于一些顽固性耳鸣,则无好的方法.近几年来,我们针药并用治疗该病,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强;周士华;祝天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方法:将经精液常规检查确诊的60例病人按少精症、弱精症、少精弱精症分组,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西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少精症15例,有效率为86.7%;弱精症25例,有效率为96%;少精弱精症20例,有效率为90%.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英;舒荣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即口眼歪斜,属中医中风病(中经络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焦树德教授经验方正颜汤为主方,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继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引起盆腔疼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目的主要有控制症状和解决生育要求[1].因此我院自1998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活血化瘀止痛汤结合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爱武;盛爱华;蒋晓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目前已成为肝胆胰疾病有效的诊治方法,随着ERCP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的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由于其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住院天数及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其发生,成为医学界一个重要的临床研究内容.已有研究表明[1],短时间应用加贝酯或生长抑素不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那么通过中西医结的方法是否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目前国内外报导尚少,本究研将在这方面作一探索.
作者:杨德平;王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