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钱草冲剂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152例

杨迎民;邢宏志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 急性发作期, 金钱草冲剂
摘要:目的:观察医院自制制剂金钱草冲剂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方法:将28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与对照组.治疗组152例,予金钱草冲剂治疗;对照组128例,予利胆醇胶丸治疗.观察治疗后胁腹疼痛、发热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8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疼痛缓解所需时间为(16.82±6.09)、(24.12±11.43)小时,治疗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金钱草冲剂具有良好抗菌、消炎、利胆、镇痛作用,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有显著疗效,优于利胆醇胶丸.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正颜汤加味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

    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即口眼歪斜,属中医中风病(中经络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焦树德教授经验方正颜汤为主方,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继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气郁与老年期痴呆病相关性的理论探讨

    老年期痴呆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有多个高级皮质功能受损,使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语言、判断、视空间等能力下降,常伴有情感控制、社会行为或动机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1].

    作者:于梅;李连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犀角地黄汤治疗内伤杂病临床应用近况

    犀角地黄汤是一首凉血化瘀名方,古代多用其治疗外感温热病证.近年来,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内伤杂病因虚致热,由热生瘀,亦可使用犀角地黄汤治之,应用此方治疗内伤杂病的临床报道屡见不鲜,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作者:仇伟;虞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金钱草冲剂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152例

    目的:观察医院自制制剂金钱草冲剂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方法:将28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与对照组.治疗组152例,予金钱草冲剂治疗;对照组128例,予利胆醇胶丸治疗.观察治疗后胁腹疼痛、发热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8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疼痛缓解所需时间为(16.82±6.09)、(24.12±11.43)小时,治疗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金钱草冲剂具有良好抗菌、消炎、利胆、镇痛作用,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有显著疗效,优于利胆醇胶丸.

    作者:杨迎民;邢宏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48例

    自2005~2006年,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48例,现就针刺方法及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偏头痛42例

    本人在2001~2006年中,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42例,并设西药40例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辨证治疗小儿目劄160例

    小儿目劄,系胞睑频频眨动,不能自主,本症在《审视瑶函》一书中有记载,认为小儿目劄者,肝有风也,风入于目,上下左右如风吹,不轻不重而不能任,故目连劄也,多见于风热攻目或疳积初起,以6~13岁小儿多发,但治法不详,现将本人用清肝健脾法为主,佐以祛风,治疗160例小儿目劄的临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有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赵纪生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用药经验

    赵纪生教授系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治学严谨,对治疗中医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有独特的见解.现将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庆珍;吴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针药并用治疗顽固性耳鸣132例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应用,治愈率不断提高,但对于一些顽固性耳鸣,则无好的方法.近几年来,我们针药并用治疗该病,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强;周士华;祝天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研究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目前已成为肝胆胰疾病有效的诊治方法,随着ERCP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的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由于其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住院天数及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其发生,成为医学界一个重要的临床研究内容.已有研究表明[1],短时间应用加贝酯或生长抑素不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那么通过中西医结的方法是否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目前国内外报导尚少,本究研将在这方面作一探索.

    作者:杨德平;王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蚓激酶肠溶胶囊预防脑梗死复发58例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为了找到更有效的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方法,我们选择了初次患脑梗死的120例患者,对其中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肠溶胶囊(江中博洛克胶囊),观察其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与安全性.

    作者:章洪斌;弓弦;程武;杨长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药油局封治疗结节性痒疹1例

    结节性痒疹又称疣状固定性荨麻疹或疣状结节性苔藓.表现为疣状结节性损害,黄豆至蚕豆大小,瘙痒明显,往往病程较长[1].目前认为是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变型,瘙痒剧烈难忍,治疗方法虽多但不易治愈.

    作者:徐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麦普宁治疗冠心病高粘滞血症30例

    2005年2月~2007年6月,我们用麦普宁治疗冠心病高粘滞血症30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15例患者临床疗效做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光稳;周民;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正本清源,任重道远

    如何准确理解中医理论,是阐释中医理论的基本功夫,也是中医理论建设的基础或前提.换言之,如果不能准确理解中医的概念、范畴等中医理论问题,甚至对中医理论作出错误的解释,那么由此构建起来的所谓理论体系就难免漏洞百出,不堪一诘.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四联法治疗胃下垂64例

    1 一般资料64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17~64岁,病史1~23年.诊断依据:(1)症状:身倦乏力,气短,食欲不振,腹部重坠感.脘腹胀满,甚至疼痛、嗳气、恶心或呕吐,具有进食后明显,卧床休息或空腹时症状减轻的特点.(2)体征:身体消瘦,上腹部有压痛,饱餐后站立时脐下隆起可见胃型,脐上胃脘部反见凹陷.(3)钡餐检查:X线钡餐可见胃张力低、蠕动减缓,胃小弯在髂嵴连线下2~3 cm 42例,3~5 cm 22例.(4)辨证:中虚夹饮22例,中虚气滞17例,脾胃虚寒15例,胃阴亏虚10例.

    作者:周国治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30例

    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由于该病原因不明,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已成为五官科的疑难病之一.我科运用针刺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收集自2000年起该病典型病例60例,总结如下:

    作者:方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

    慢性荨麻疹病程长,用抗组胺药治疗,停药后不久易复发.我科从2005年元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瑞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半夏泻心汤防治顺铂联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90例

    对肿瘤化疗患者常见并发症恶心呕吐的控制与否关系到患者能够完成规定化疗、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顺铂是常见化疗药物,也是容易引起呕吐药物之一.目前常见的一些止呕药(胃复安)、5-HT3受体拮抗剂(枢丹),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笔者于2005年开始试用枢丹合中药半夏泻心汤防治顺铂所致呕吐收到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龙;王根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眼外伤无光感急诊手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眼外伤无光感手术的护理对策,以提高治愈率.方法:从心理、饮食、自我护理、自助能力、出院指导五个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结果:23例患者,缩短了疾病康复时间,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可减少病人痛苦,缩短病程,使伤眼视力得到大程度的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作者:傅虹;傅茔;谢小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颊粘膜切口合牵压散加减治疗贝尔氏面瘫42例

    面神经炎在颊神经疾病中为常见,又称为茎乳突孔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产生周围神经麻痹,又称贝尔[bell's]麻痹.我科自1986年以来采用颊粘膜患侧切口法加中药牵正散内服方法治疗贝尔氏面瘫42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佟继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