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
自2005~2006年,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48例,现就针刺方法及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应用,治愈率不断提高,但对于一些顽固性耳鸣,则无好的方法.近几年来,我们针药并用治疗该病,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强;周士华;祝天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消痤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寻常痤疮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用消痤汤,日1剂,水煎服,配合2/0号羊肠线双侧肺俞穴埋植,10天1次;对照组采用消痤汤,日1剂,水煎服.均1个月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好转13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15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73.08%.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痤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羊肠线肺俞穴埋植对治疗有良好效果.
作者:张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广东中山地区职业性皮肤病临床发病特点及转归.方法:对1994年6月~2006年5月该地区1 668例职业性皮肤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以19~28岁年龄组发病高;工业职业性皮肤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农业职业性皮肤病发病率逐年降低;除152例失访外,全部痊愈,中西医结合治疗者无一例复发.结论:工业职业性皮肤病有升高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防止职业性皮肤病的复发.
作者:谭少英;麦丽霞;谭少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而脑梗死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具有独特优势和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概况做一文献综述.
作者:刘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许芝银教授是江苏省名老中医,从医近50年,在甲状腺炎治疗方面多有建树,现将许老在产后甲状腺炎治疗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俊美;王娜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目前已成为肝胆胰疾病有效的诊治方法,随着ERCP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的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由于其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住院天数及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其发生,成为医学界一个重要的临床研究内容.已有研究表明[1],短时间应用加贝酯或生长抑素不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那么通过中西医结的方法是否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目前国内外报导尚少,本究研将在这方面作一探索.
作者:杨德平;王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我们自2000年开始,用椎弓螺钉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多骨折51例,效果满意,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51例,男35例,女16例;年龄25~66例,平均40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6例,交通事故、重物砸伤2例;损伤腰1椎体14例,腰2椎体10例,胸12椎体10例,胸11椎体15例,腰3椎体2例;爆裂型骨折43例,单纯压缩性骨折6例;骨折并脱位2例,有神经病者48例.术前CT及X线检查、椎盘占位>30%46例,均在伤后14天之内手术治疗,单纯压缩性骨折撑开复位10例,同时行全椎板切除椎管探查加植骨术41例.
作者:程永红;吴春林;夏益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方法:将经精液常规检查确诊的60例病人按少精症、弱精症、少精弱精症分组,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西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少精症15例,有效率为86.7%;弱精症25例,有效率为96%;少精弱精症20例,有效率为90%.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英;舒荣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紫草油及其复方系紫草和复方紫草以食用植物油为基质制成的一种制剂.具有消炎、消肿、止痛、收敛、生肌、促进伤口愈合等功效,近年临床外治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简述如下.
作者:龚丽萍;喻国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慢性神经、精神、心理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可能是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敏华;韩新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结节性痒疹又称疣状固定性荨麻疹或疣状结节性苔藓.表现为疣状结节性损害,黄豆至蚕豆大小,瘙痒明显,往往病程较长[1].目前认为是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变型,瘙痒剧烈难忍,治疗方法虽多但不易治愈.
作者:徐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1].我国的研究证明,RSV也是我国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第一位病原[2].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由RSV所致,多见于小于2岁小儿,尤其是2~6个月的婴儿.其主要病变在毛细支气管,亦可累及支气管及肺泡[3];主要表现除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外,喘憋为突出表现.胸片多见肺纹理增多、模糊或斑点状影.该病起病急,病死率高,故受到极大的关注.
作者:李华丽;李江全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即口眼歪斜,属中医中风病(中经络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焦树德教授经验方正颜汤为主方,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继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笔者对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362首方剂进行了分析统计,共有140首方剂用了姜,占总方数量的38.6%,其中生姜占总方的22%,干姜占6.8%,姜汁8.2%,其它占1.6%.[1]由此可见,姜在方剂配伍中的重要性,现分别阐述其配伍意义如下:
作者:丁舸;左志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胁痛王某某,男,56岁,2005年11月2日就诊.患者于1星期前,在无明显诱因下,突感左胸胁疼痛,即在某医院服药(药物不详),效果不佳,疼痛续作.来余处诊治.证见:左胸胁疼痛,稍用力按之即感痛,咳嗽有牵拉痛.不作寒热,口微苦,食纳尚可,睡眠、二便正常.舌苔薄黄、质淡红,脉缓略弦.分析乃肝气疏泄不利,气机运行不畅.治法:疏肝行气,解郁止痛.拟用一贯煎加味:生地10 g,北沙参15g,枸杞10 g,麦冬10 g,川楝子6 g,香附6 g,郁金6g,佛手10 g,柴胡10 g.每日1剂,水煎两服.
作者:李明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是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西医学的急性胰腺炎是腹痛常见病的一种,我院采用大柴胡汤加减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小军;高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DVT一旦形成后果严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较高,笔者自2001-2005年间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手术54例,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DVT的发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罗剑虹;方明智;杨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见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它的病理机制复杂而难治,笔者综合归纳肝硬化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认为以气血为纲辨证治疗肝硬化,能执简驭繁地指导临床.
作者:傅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痞满是一种较常见的中医脾胃病证,其作为一种症状可以兼见于其他疾病之中,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针灸治疗、及治疗他病所致的痞满兼证等方面对痞满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曹丽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