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48例

李毅

关键词:针刺疗法, 单纯性肥胖, 疗效观察
摘要:自2005~2006年,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48例,现就针刺方法及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许芝银关于产后甲状腺炎的中医分期治疗

    许芝银教授是江苏省名老中医,从医近50年,在甲状腺炎治疗方面多有建树,现将许老在产后甲状腺炎治疗方面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张俊美;王娜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蚓激酶肠溶胶囊预防脑梗死复发58例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为了找到更有效的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方法,我们选择了初次患脑梗死的120例患者,对其中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肠溶胶囊(江中博洛克胶囊),观察其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与安全性.

    作者:章洪斌;弓弦;程武;杨长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气血为纲辨证治疗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临床上见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它的病理机制复杂而难治,笔者综合归纳肝硬化的病理机制和临床表现,认为以气血为纲辨证治疗肝硬化,能执简驭繁地指导临床.

    作者:傅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48例

    自2005~2006年,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48例,现就针刺方法及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李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

    目的:观察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方法:将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6例用抗生素、激素、维生素、锡类散治疗.两组均以5天为一疗程,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4%,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涌泉穴外敷合中药内服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秀圣;彭淑兰;徐志荣;彭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患者日益增多,而脑梗死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致死率和致残率高.中医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具有独特优势和较好的疗效,本文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概况做一文献综述.

    作者:刘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少精、弱精症60例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方法:将经精液常规检查确诊的60例病人按少精症、弱精症、少精弱精症分组,根据辨证分型给予中西药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少精症15例,有效率为86.7%;弱精症25例,有效率为96%;少精弱精症20例,有效率为90%.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少精弱精症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崔英;舒荣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广东中山地区职业性皮肤病1 668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广东中山地区职业性皮肤病临床发病特点及转归.方法:对1994年6月~2006年5月该地区1 668例职业性皮肤病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率以19~28岁年龄组发病高;工业职业性皮肤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农业职业性皮肤病发病率逐年降低;除152例失访外,全部痊愈,中西医结合治疗者无一例复发.结论:工业职业性皮肤病有升高趋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防止职业性皮肤病的复发.

    作者:谭少英;麦丽霞;谭少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谢强妙治癔病性失音1例

    导师谢强,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咽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30余年,医术精湛,擅长用针灸、中药等治疗五官科疑难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收获颇多,兹就老师妙治癔病性失音验案1例与同道分享.

    作者:荆艳君;胡启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半夏泻心汤防治顺铂联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90例

    对肿瘤化疗患者常见并发症恶心呕吐的控制与否关系到患者能够完成规定化疗、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顺铂是常见化疗药物,也是容易引起呕吐药物之一.目前常见的一些止呕药(胃复安)、5-HT3受体拮抗剂(枢丹),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笔者于2005年开始试用枢丹合中药半夏泻心汤防治顺铂所致呕吐收到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龙;王根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54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DVT一旦形成后果严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较高,笔者自2001-2005年间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手术54例,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DVT的发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罗剑虹;方明智;杨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

    慢性荨麻疹病程长,用抗组胺药治疗,停药后不久易复发.我科从2005年元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瑞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研究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目前已成为肝胆胰疾病有效的诊治方法,随着ERCP的广泛开展,其并发的急性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由于其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住院天数及费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其发生,成为医学界一个重要的临床研究内容.已有研究表明[1],短时间应用加贝酯或生长抑素不能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那么通过中西医结的方法是否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目前国内外报导尚少,本究研将在这方面作一探索.

    作者:杨德平;王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析姜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笔者对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方剂学》362首方剂进行了分析统计,共有140首方剂用了姜,占总方数量的38.6%,其中生姜占总方的22%,干姜占6.8%,姜汁8.2%,其它占1.6%.[1]由此可见,姜在方剂配伍中的重要性,现分别阐述其配伍意义如下:

    作者:丁舸;左志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金钱草冲剂治疗胆囊炎急性发作152例

    目的:观察医院自制制剂金钱草冲剂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方法:将280例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与对照组.治疗组152例,予金钱草冲剂治疗;对照组128例,予利胆醇胶丸治疗.观察治疗后胁腹疼痛、发热症状缓解或消失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7.37%、87.5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疼痛缓解所需时间为(16.82±6.09)、(24.12±11.43)小时,治疗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金钱草冲剂具有良好抗菌、消炎、利胆、镇痛作用,对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期有显著疗效,优于利胆醇胶丸.

    作者:杨迎民;邢宏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黄及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7例

    笔者自2000~2005年采用黄及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7例中男52例,女15例,年龄18~68岁,病程4小时~8天.经胃镜证实,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慢性胃炎28例,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肝硬化胃底静脉出血5例,胆道出血2例.出血情况:单纯黑便39例,黑便伴呕血28例,出血程度根据全国血证急诊研究协作组1986年制定的分级标准,分为轻、中、重度.本组属轻度出血31例,中度出血28例,重度出血8例.

    作者:斯云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概况

    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占妇女总人群的1%~3.80%[1],是指妇女在40岁以前过早绝经者,常伴有卵巢分泌雌激素水平减少和血清中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现代医学一般诊断标准:血清促卵泡激素(FSH)>40 IU/L,黄体生成素(LH)>30 IU/L,雌激素(E2)<25pg/mL,有潮热、出汗、阴道干涩、头晕、情绪波动、失眠及性欲减退等卵巢功能低落的临床表现.

    作者:王芳;张丽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麦普宁治疗冠心病高粘滞血症30例

    2005年2月~2007年6月,我们用麦普宁治疗冠心病高粘滞血症30例,并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15例患者临床疗效做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钟光稳;周民;张丽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糖尿病的中医治疗体会

    糖尿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消渴病的范围.本病的治疗,一般取滋阴清热法,从肺、脾(胃)、肾三脏论治.笔者治疗此病却以施今墨先生的苍术配玄参、黄芪配山药两个对药为基本方,通过辨证和辨病相结合,从肺、脾、肾三脏入手,尤以脾、肾为主,滋阴培本,益气养阴,活血降糖,取得了明显疗效.

    作者:曹晓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甘草采收、加工与炮制

    甘草为常用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合理的采收、加工有利于其疗效的更好发挥,甘草炮制以蜜炙为好,炮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本文对甘草的采收、加工与炮制作了简要概述,重点对近几年来蜜炙甘草的研究进行总结.

    作者:龚千锋;郑晗;张的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