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洪斌;弓弦;程武;杨长娥
面神经麻痹,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即口眼歪斜,属中医中风病(中经络证).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焦树德教授经验方正颜汤为主方,治疗面神经麻痹2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继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消痤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痤疮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寻常痤疮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用消痤汤,日1剂,水煎服,配合2/0号羊肠线双侧肺俞穴埋植,10天1次;对照组采用消痤汤,日1剂,水煎服.均1个月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好转13例,未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15例,未愈14例,总有效率73.08%.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消痤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显著,羊肠线肺俞穴埋植对治疗有良好效果.
作者:张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耳鸣是一种常见症状,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和应用,治愈率不断提高,但对于一些顽固性耳鸣,则无好的方法.近几年来,我们针药并用治疗该病,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克强;周士华;祝天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笔者自2000~2005年采用黄及止血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7例中男52例,女15例,年龄18~68岁,病程4小时~8天.经胃镜证实,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慢性胃炎28例,胃溃疡18例,十二指肠溃疡14例,肝硬化胃底静脉出血5例,胆道出血2例.出血情况:单纯黑便39例,黑便伴呕血28例,出血程度根据全国血证急诊研究协作组1986年制定的分级标准,分为轻、中、重度.本组属轻度出血31例,中度出血28例,重度出血8例.
作者:斯云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子宫内膜异症是妇科的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引起盆腔疼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目的主要有控制症状和解决生育要求[1].因此我院自1998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活血化瘀止痛汤结合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爱武;盛爱华;蒋晓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慢性荨麻疹病程长,用抗组胺药治疗,停药后不久易复发.我科从2005年元月~2006年12月,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荨麻疹3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瑞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导师谢强,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咽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30余年,医术精湛,擅长用针灸、中药等治疗五官科疑难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收获颇多,兹就老师妙治癔病性失音验案1例与同道分享.
作者:荆艳君;胡启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从X线摄片确诊为致密性骨炎的病例中,选择12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10例;年龄20~43岁,平均32岁.按照X线解剖学分型:骶骨型3例,髂骨型7例,混合型2例.内服中药治疗期为5~10天,平均7天.
作者:吴春华;曾文泓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为了找到更有效的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方法,我们选择了初次患脑梗死的120例患者,对其中5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蚓激酶肠溶胶囊(江中博洛克胶囊),观察其预防脑梗死复发的效果与安全性.
作者:章洪斌;弓弦;程武;杨长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对肿瘤化疗患者常见并发症恶心呕吐的控制与否关系到患者能够完成规定化疗、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顺铂是常见化疗药物,也是容易引起呕吐药物之一.目前常见的一些止呕药(胃复安)、5-HT3受体拮抗剂(枢丹),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笔者于2005年开始试用枢丹合中药半夏泻心汤防治顺铂所致呕吐收到了较好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龙;王根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腹痛是指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经脉失养而成,是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西医学的急性胰腺炎是腹痛常见病的一种,我院采用大柴胡汤加减结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钟小军;高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多发性抽动症,又称Tourette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是一种儿童期起病的慢性神经、精神、心理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可能是遗传因素与非遗传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在发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者:王敏华;韩新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神经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由于该病原因不明,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已成为五官科的疑难病之一.我科运用针刺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收集自2000年起该病典型病例60例,总结如下:
作者:方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下同),包括了《素问》与《灵枢》两大部分,其内容甚为丰富,涉及面广泛,有天文、地理、阴阳五行、藏象、经络、诊疗、养生等诸多方面,几千年来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者:廖利平;喻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老年期痴呆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有多个高级皮质功能受损,使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语言、判断、视空间等能力下降,常伴有情感控制、社会行为或动机障碍,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其生活质量下降[1].
作者:于梅;李连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结节性痒疹又称疣状固定性荨麻疹或疣状结节性苔藓.表现为疣状结节性损害,黄豆至蚕豆大小,瘙痒明显,往往病程较长[1].目前认为是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变型,瘙痒剧烈难忍,治疗方法虽多但不易治愈.
作者:徐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状持续或反复3周以上者.如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慢性咽炎、鼻后滴漏综合征(包括急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副鼻窦炎等)、肺炎支原体感染、小儿结核病、百日咳、气管异物等.其中CVA所占比例有增多之势,因其只咳不喘,往往被误诊.
作者:阎超;李学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本人在2001~2006年中,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刺五加注射液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42例,并设西药40例对照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赵纪生教授系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40年,治学严谨,对治疗中医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有独特的见解.现将其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庆珍;吴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犀角地黄汤是一首凉血化瘀名方,古代多用其治疗外感温热病证.近年来,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内伤杂病因虚致热,由热生瘀,亦可使用犀角地黄汤治之,应用此方治疗内伤杂病的临床报道屡见不鲜,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作者:仇伟;虞舜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