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爱民;简小同;周武;郑斌;黄礼军;陈涛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的全身症候群.由于CFS病因尚不明确,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CFS 5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华文;曾小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随着药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药物研究已进入制剂创新的时代,如缓释和控释制剂等越来越备受人们的青睐.缓控释制剂在药剂学的发展进程中为第三代制剂,属于现代给药系统.这种制剂由于克服了频繁给药的弊端,有利于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体内药物有效浓度,从而可大大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辅料、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及药物载体的修饰等,更为药剂工作者在缓控释制剂领域的探索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推动着我国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宋娟;潘金火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笔者从2000年以来,选用《伤寒论》之小陷胸汤为主方,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味,制成散剂,治疗胆石症4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徐人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千柏鼻炎分散片由千里光、卷柏、羌活、决明子、麻黄、川芎、白芷七味中药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宣肺通窍.用于风热犯肺,内郁化火,凝滞气血所至的鼻塞,流涕黄稠,或持续鼻塞,嗅觉迟钝;急慢性鼻炎,急慢性鼻窦炎见上述症候者.由于方中盐酸麻黄碱,及异欧前胡素含量较低,实验条件不易控制,决明子为方中主药,有效成分明确,笔者选择测定决明子的大黄酚含量建立标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子中大黄酚的含量,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庄妍;曾文丽;朱红 刊期: 2007年第11期
伍炳彩教授、主任中医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熟读经典,且多有发挥.本人有幸师承伍老,兹就其学术经验略述一二:1 学好经典是中医的基本功
作者:周茂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与人参、鹿茸齐名,并列为三大补品.冬虫夏草味甘性平,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可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咳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因其资源稀少,价格昂贵,常发现有许多伪劣冬虫夏草和掺杂混淆品,需注意真伪鉴别,具体鉴别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刘卫卫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阻止COPD病情进展是治疗的关键,而重中之重是其稳定期的治疗.中医药对COPD已有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近几年有关COPD稳定期的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等方面做如下综述.
作者:涂颖廷;尹新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测定蒲地蓝消炎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以甲醇-水-冰醋酸(50∶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黄芩苷在5.3~58.4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04%(RSD=0.93%).结论:此法准确、快速、精密度好,可作为该产品的主要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廖建春;屈蓉;田静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徐大椿乃我国清代著名医家,于医理造诣颇深,临证亦不同凡响,其所著《难经经释》在历代《难经》注本中亦是较好的一种.从该书中探讨和挖掘徐氏治学特点,以期对后来研究者略有启发.
作者:赵晶;刘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胸部外伤后,在肋骨正斜位片上,胸膜外血肿对肋骨骨折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肋骨正斜位片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均出现胸膜外血肿,其中17例第一次摄片均未发现肋骨骨折,复查时发现肋骨骨折,3例多次复查未发现肋骨骨折.结论:外伤患者,在肋骨正斜位片上出现胸膜外血肿均应提示骨折的可能性.
作者:廖爱民;简小同;周武;郑斌;黄礼军;陈涛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加味四逆散配合针刺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中药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等药,对比两组对胆囊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配合针刺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胡地生;方名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化积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予化积口服液治疗,对照组(56例)予多酶片加葡萄糖酸锌颗粒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的临床疗效、进食量及尿D-木糖排泄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36%,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增加进食量及提高尿D-木糖排泄率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与对照组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化积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有效.
作者:吴继红;王建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曹克光老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在随曹师侍诊的过程中,接触到不少痛风病患者,现将其治疗本病的经验总结如下:1 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唐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原发性脑室出血并不多见,正确及时地选择适的治疗方法,对预后意义重大,现将我院2004~2005年的108例脑出血中原发性脑出血2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预后.
作者:黄海;宋淑琴;谢琼英;郭金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提高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病效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50例用针刺疗法配合美多巴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美巴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运动障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灸能提高西药治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疗效,同时能减少西药用量.
作者:任晓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方法:195例全部经中药治疗,其中内镜介入治疗139例,开腹手术85例,腹腔镜手术44例.结果:治愈153例,好转35例,有效率为96.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管狭窄疗效肯定,内镜介入治疗针对良性病变及部分恶性病变引发肝外胆管狭窄病人优势明显.
作者:靳怀安;周振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自2004年7月~2006年7月间,笔者应用加味血府逐瘀汤配合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治疗胸部扭挫伤47例,与采用西药对照组治疗45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汤样华;全仁夫;林志青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体针加穴位注射治疗继发性闭经的疗效.方法:采用针刺腹部穴关元、中极、归来、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背部穴肾俞、三焦俞、次髎、委中、三阴交,结合耳穴贴压内生殖器、内分泌、肝、肾、皮质下、耳中,治疗继发性闭经50例,并随机选择30例,采用单纯体针的方法作对照.结果:体针加穴位注射组有效率91.4%、治愈率66.67%,针刺对照组分别为82%和5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针结合穴位注射是治疗继发性痛经的较好方法.
作者:段颖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为常见,笔者以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兹就临床辨治谈谈肤浅的体会.
作者:陈亚兵;陈革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王绍和先生(1914~1996)在从医的六十多年里擅治男性病,常有灵方特色,笔者侍诊近三十年间受益颇深,今将王老先生以虫类药治疗阳痿的经验简介如下:1 壮阳暖肾的蜻蜓
作者:王兆军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