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华;石秋杰
原发性脑室出血并不多见,正确及时地选择适的治疗方法,对预后意义重大,现将我院2004~2005年的108例脑出血中原发性脑出血20例的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预后.
作者:黄海;宋淑琴;谢琼英;郭金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加味四逆散配合针刺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以中药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等药,对比两组对胆囊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配合针刺治疗胆囊术后综合征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胡地生;方名涌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膜样痛经是由于黄体功能不足,引起孕激素分泌功能低下,致子宫内膜分泌不佳不能分解而呈整快排出,及子宫平滑肌收缩力过强,或不协调收缩引起.以经行腹痛剧烈,甚至发生痛厥,直到子宫内膜呈大块腐肉样物随经血排出后疼痛始缓而得名.多见于未婚或未孕妇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孕育.本病属于功能性痛经范畴.归属于中医学经行腹痛范畴.源于先天禀赋薄弱或房劳多产,绝大多数属肾虚血瘀,在妇科临床中并不鲜见,且治疗较为棘手.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温经助阳、活血化瘀方法经过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已经证实对膜样痛经有着可靠的疗效.兹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曹慧;卢苏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蕲蛇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 acutus (Güenther)的干燥体.别名五步蛇、棋盘蛇,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症,麻风疥癣.由于本品目前市场较为紧缺,出现很多掺伪的现象,现将正品和各种伪品的鉴别方法分述如下:
作者:胡奕军;胡奕勤;黄立刚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管狭窄的有效方法.方法:195例全部经中药治疗,其中内镜介入治疗139例,开腹手术85例,腹腔镜手术44例.结果:治愈153例,好转35例,有效率为96.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管狭窄疗效肯定,内镜介入治疗针对良性病变及部分恶性病变引发肝外胆管狭窄病人优势明显.
作者:靳怀安;周振理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运用中医药治疗儿童腹泻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现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儿童腹泻的分型、方剂和疗法作一综述如下.1 辨证论治
作者:武晨亮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自2004年7月~2006年7月间,笔者应用加味血府逐瘀汤配合复方南星止痛膏外敷治疗胸部扭挫伤47例,与采用西药对照组治疗45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汤样华;全仁夫;林志青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历经患时疼痛、溃疡形成以及坏死的过程,或因不能及时截肢而死亡,具有高致残率和死亡率特点.我们将近几年来以中药辨证内服配合紫草油纱外敷治疗病例加以总结,探讨中医药治疗此病的更合理治疗方案,以期提高好转率.
作者:葛晓东;刘龙彪;陈秀琴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我院自2004年以来应用百合固金汤加减,对41例肺癌放化疗副反应病人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周国治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以长期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的全身症候群.由于CFS病因尚不明确,现代医学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治疗CFS 5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华文;曾小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调强放射治疗(IMRT)联合中药治疗对初治鼻咽癌的近期临床疗效以及对正常组织的保护和急性毒性反应.方法:2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中,Ⅰ期2例,Ⅱ期6例,Ⅲ期9例,Ⅳa期4例;13例行单纯根治性放疗,8例行放、化综合治疗.患者鼻咽和全颈及锁骨上全程实施IMRT,肿瘤靶区授予处方剂量68~70 Gy.对于Ⅲ和Ⅳ期患者,在IMRT同时,结合患者淋巴结转移及一般情况给予PDD+5-Fu化疗1~2周期.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联合中药治疗.结果:21例患者中,0、Ⅰ、Ⅱ、Ⅲ级急性放射性反应发生情况为:皮肤2、16、2、1例,口腔0、5、17、9例,口干1、16、4、0例,咽0、4、16、1例,骨髓抑制16、6、2、1例,经对症处理均未影响正常放射治疗.17例病灶完全缓解,4例病灶部分缓解.结论:IMRT在初治鼻咽癌可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正常组织得到较好的保护,中药可减轻放疗毒副反应.
作者:廖瑜露;胡爱民;黎治平 刊期: 2007年第11期
脾虚证有阴虚、阳虚之分,脾阴虚的证候特征是阴气俱虚,临床表现包括阴虚内热和运化失司两个方面.甘淡滋脾是脾阴虚基本的治疗方法,补脾阴的常用方剂有慎柔养真汤、资生汤之类,山药是滋脾阴的要药.
作者:陈本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笔者从2000年以来,选用《伤寒论》之小陷胸汤为主方,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味,制成散剂,治疗胆石症47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作者:徐人安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提高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病效的有效方法.方法:治疗组50例用针刺疗法配合美多巴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美巴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运动障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针灸能提高西药治疗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疗效,同时能减少西药用量.
作者:任晓明 刊期: 2007年第11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患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阻止COPD病情进展是治疗的关键,而重中之重是其稳定期的治疗.中医药对COPD已有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就近几年有关COPD稳定期的中医病因病机、辩证论治等方面做如下综述.
作者:涂颖廷;尹新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疗效,以提高治疗神经性头痛效果的措施.方法:将我院90例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针灸、按摩等中医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97.8%和68.9%,优于对照组的71.1%和33.3%,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比单纯用西药治疗的疗效好、治愈率高.
作者:赵岳军;潘炳仁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徐大椿乃我国清代著名医家,于医理造诣颇深,临证亦不同凡响,其所著《难经经释》在历代《难经》注本中亦是较好的一种.从该书中探讨和挖掘徐氏治学特点,以期对后来研究者略有启发.
作者:赵晶;刘姝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化积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6例)予化积口服液治疗,对照组(56例)予多酶片加葡萄糖酸锌颗粒治疗.比较治疗后2组的临床疗效、进食量及尿D-木糖排泄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36%,2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增加进食量及提高尿D-木糖排泄率方面较对照组明显,与对照组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化积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有效.
作者:吴继红;王建中 刊期: 2007年第11期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与人参、鹿茸齐名,并列为三大补品.冬虫夏草味甘性平,具有补肺益肾,止血化痰的功效.可用于久咳虚喘、劳嗽咳血、阳痿遗精、腰膝酸痛.因其资源稀少,价格昂贵,常发现有许多伪劣冬虫夏草和掺杂混淆品,需注意真伪鉴别,具体鉴别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刘卫卫 刊期: 2007年第11期
眩晕,是指头昏眼花,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等症状.现举笔者临证验案四则如下.1 痰浊中阻
作者:陈雁冰 刊期: 200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