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解毒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造血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中的应用

刘育明

关键词:清热解毒, 作用机制, 恶性增生, 综述
摘要:清热解毒类中药能杀灭病原微生物、拮抗内毒素、消除多种炎性细胞因子以及调整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消除热毒症状;通过其抗肿瘤作用从而抑制恶性增生,对血液系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有良好作用.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痰瘀同治临床应用举隅

    笔者在临床中常运用痰瘀同治之法,治疗内科杂症屡获良效,滋介绍数则如下:1 脂肪肝(胁痛)章某某,男,47岁,农民,2006年4月21日初诊.右胁部疼痛伴乏力、纳差、便溏3月余.某医院彩超检查示:肝外形增大,右肝斜径17.2 cm,形态饱满,肝回声细密,后场回声衰减,血管网模糊不清.

    作者:张铁兴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傅淑清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肺炎喘嗽43例

    现任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名誉校长的傅淑清教授是江西省名中医,全国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对于儿科疾病的诊治,可谓得心应手,笔者有幸跟师学习.2007年5~8月期间,老师用麻杏石甘汤加味治疗小儿肺炎喘嗽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小花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温阳固涩法治疗下元虚寒型小儿遗尿30例

    笔者近年来采取温补肾阳、固涩止溺法治疗小儿遗尿30例,取效较好,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6~12岁,病程4个月~7年;每夜遗尿1次及以上者8例,隔日遗尿1次者13例,1周内遗尿2~3次者9例.所有病例尿常规检查均无异常,辨证均为下元虚寒型.

    作者:牟德英;李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无排卵性不孕症中医药临床研究

    排卵障碍是引起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约占不孕症的25%~30%,近年来以中医、中医药结合、针灸为主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现介绍如下:1 中医治疗吕氏等[1]采用补肾宁心法治疗无排卵性不孕,治疗组在补肾滋阴养血方中加入酸枣仁、柏子仁等养心之品,对照组用克罗米酚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5%(妊娠率40%),对照组总有效率85%(妊娠率15%),两者总效相似(P>0.05),但妊娠率中药组处于优势(P<0.05).

    作者:秦小珑;乔玉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参佛胃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参佛胃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参佛胃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采用100μg/ml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2%水杨酸钠和30%酒精等综合方法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采用高中低剂量参佛康煎剂灌胃治疗,并设空白组和模型组,维酶素组,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含量.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参佛胃康大、中剂量组对胃泌素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胃动素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佛胃康能使异常改变的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参佛胃康可能是通过对胃肠激素的调节而达到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

    作者:李守朝;王峰;蔺焕萍;周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活血通络汤治疗高血压病46例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心血管疾病.本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既往多责于肝阳、肝风、痰浊、瘀血为本病的病机,论治上以潜阳、息风、祛痰、化瘀等为法.笔者经多年临床验证,应用活血通络汤治疗Ⅰ-Ⅱ期高血压病46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勤;刘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自制硅胶压迫引流管治疗痔术后大出血10例

    自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院将自制硅胶压迫引流管应用于痔术后大出血,止血效果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10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2例;年龄24~66岁,平均45岁.均为痔术后继发性大出血,其中痔注射4例,痔剥扎术后6例.入院3例血压低于60/40 mmHg,本组患者均无凝血机制障碍.

    作者:李建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乳腺散治疗乳腺增生病76例

    笔者用自拟方乳腺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良好,为进一步了解乳腺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我们做了有关研究,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随机收集152例乳腺增生病例,年龄大者46岁,小者25岁,平均33岁.

    作者:李建国;吴国庆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闭合穿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30例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在小儿全身骨折中多见,其发病率占儿童上肢骨折的50%~60%左右,发病率高峰在5~8岁,易并发肘内翻、关节僵直、肌间隔综合征等.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小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我科近3年来主要依据小儿骨骼生长发育特点,采用闭合复位穿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恒青;赵吉祥;熊名副;李韶辉;肖锐;胡永恒;朱磊智;潘仕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温针灸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症200例

    腰椎骨质增生症为中老年常见多发的慢性关节病.我们运用温针灸治疗本病20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00例,男94例,女106例;年龄21~79岁,其中21~39岁27例,40~49岁51例,50~59岁64例,60~69岁38例,70~79岁20例.

    作者:宋南昌;万福英;徐涵斌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手法为主治疗骶髂关节错缝62例

    骶髂关节错缝又叫骶髂关节错位、骶髂关节半脱位.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该病62例进行了规范治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中,男性21例,女性41例;右侧33例,左侧29例(其中前错缝24例,后错缝17例,上错缝21例);年龄9~57岁,平均30.7岁;病程1天~4年8个月,平均71天;有明确外伤史者51例,占80.9%.

    作者:王祉武;黄夏雨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25例

    2003年6月~2006年4月,我院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8~60岁,平均42岁;胫腓骨远端骨折14例,近端11例;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7例,砸伤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14天.

    作者:江平频;张新武;黄志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三种纤维素醚的助悬效果探讨

    复方硫磺洗剂用于保护皮肤,抑制皮脂分泌,轻度杀菌、收敛,对于脂溢性皮炎,效果较好.剂型为混悬剂,其制剂有严格的要求:沉降速度要慢,沉降后不应有结块现象,轻摇后迅速分散均匀,应有一定的粘度要求,易涂布等.本文主要考察三种助悬剂分别制成的复方硫磺洗剂的助悬效果.

    作者:万华根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肾炎2号治疗原发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45例

    目的:探讨肾炎2号对原发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45例和对照组(B组)30例.B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A组口服肾炎2号,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症状、血尿、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6.6%,B组为5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肾炎2号能明显改善病人症状,降低血尿,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炎2号治疗原发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赵新广;王暴魁;张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浅谈气郁化火致郁证的辨证施治

    郁证系情志所伤,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郁者滞而不通,郁则气滞,气滞久则化热,热郁则化火,使升降之机失度[1].人体阴阳偏颇,脏腑气血失调而从肝经开始出现病变.本病临床以中青年为多,男女皆可出现,但以女子为常见.由于病程有新、久,体质禀赋有差异,因而症状上各不尽同,在临床上分轻、中、重三种类型辨治,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燕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烧伤系列宝中黄芩苷的含量

    烧伤系列宝是由十三味中草药组成的复方制剂,由黄芩、地榆、大黄、黄柏、紫草、虎杖等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利尿通淋、消肿止痛之功效.对治疗烧伤、烫伤有明显的止痛效果,能够促使毒素快速排泄,具有减少疼痛,快速愈合,深Ⅱ.烧伤不留疤痕的功效.为控制其质量,用HPLC法测定烧伤系列宝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作者:巩福恒;巩军;高长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归肾丸合热敏灸治疗卵巢早衰32例

    2005年7月~2007年7月,我们用归肾丸合热敏灸治疗卵巢早衰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2例均为2005年7月~2007年7月就诊于江西省中医院门诊的卵巢早衰患者,年龄28~40岁,平均(34.56±5.14)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18.56±13.18)个月.

    作者:蒋贵林;王转丽;刘晓燕;王晨媛;黄玮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新斯的明三阴交封闭治肛门术后尿潴留44例

    目的:比较新斯的明三阴交封闭与肌肉注射治疗肛门手术后尿潴留效果.方法:将肛门术后尿潴留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44例应用新斯的明三阴交封闭治疗,B组41例应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治疗.结果:A、B两组自行排尿的有效率分别为97.73%、85.37%,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斯的明三阴交封闭治疗肛门术后尿潴留的效果优于肌肉注射法.

    作者:陈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新癀片的临床新用途

    本文介绍新癀片近年来的一些临床新用途.1 主要成分与制剂肿节风、三七、人工牛黄、猪胆汁膏、肖梵天花、珍珠层粉、水牛角浓缩粉、红曲等.片剂:每片0.32 g.2 药理作用新癀片口服给药,在57.5~460.0 mg/kg剂量范围内,对实验动物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巴豆油鼠耳水肿、角叉菜胶足肿、佐剂关节炎)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对实验动物的化学刺激和物理刺激引起的痛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实验动物的非感染性发热有明显的退热作用,其小剂量为57.5mg/kg,显示起效快,有效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作者:肖瑛;肖丰;黄媛平;朱伦中;吁淑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自拟消壅肃肺汤治疗右肺中叶综合征1例

    何某,女,68岁,2005年11月6日初诊.患者半月多前感冒引发咳嗽、咯痰,不伴发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予抗炎治疗十几天,症状加重,于11月1日到某三甲医院做CT、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右肺中叶综合征(机化性炎症).为求中医治疗,随即来找我院刘贵颖主任诊治.症见:咳嗽,晨起及晚间睡前阵发,咳声剧烈,咯白粘痰,同时伴胸闷,寐差,舌红、苔薄腻而干,脉弦.听诊:右下肺呼吸音减弱.

    作者:田常宏;刘贵颖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