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常宏;刘贵颖
笔者在临床上运用中医药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收到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 辨证分型1.1 阴虚内热症见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早泄遗精,溲黄而热.舌质红少苔,脉象细数.治宜滋阴降火.
作者:来优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80年代初,作为文革后首届中医学院在校生,根据组织安排,我随江苏名老中医、南通市第二医院陈伯涛主任医师学习,获益不浅,毕生难忘.先生对仲景学说有独特研究,在经方今用方面颇有造诣.而今业师仙逝,缅怀之余,惟愿其学术为后人光大,才是对先生好的纪念,是故今将当年在业师悉心指导下,于古方今用之临床体会整理一二,掇拾于兹:
作者:程大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参佛胃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模型血清胃泌素(GAS)和血浆胃动素(MTL)的影响,探讨参佛胃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采用100μg/ml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2%水杨酸钠和30%酒精等综合方法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采用高中低剂量参佛康煎剂灌胃治疗,并设空白组和模型组,维酶素组,放免法测定血清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含量.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血清胃泌素水平显著降低,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参佛胃康大、中剂量组对胃泌素含量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胃动素含量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佛胃康能使异常改变的胃泌素和胃动素的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表明参佛胃康可能是通过对胃肠激素的调节而达到有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
作者:李守朝;王峰;蔺焕萍;周晓燕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冠心宁组48例、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对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冠心宁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而两组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无改变.结论:冠心宁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刘莉;李明哲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周围性面瘫,现代医学又称周围性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的针灸治疗病种之一,疗效肯定.但临床上针对急性期面瘫出现耳后或面部红肿热痛,甚至疱疹的面瘫患者,单纯的针灸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疗程长,后遗症恢复慢,部分患者不能完全痊愈,甚至出现倒错现象,笔者采用大剂量清热解毒药合针灸对该类面瘫患者的早期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金水;聂容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炎2号对原发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45例和对照组(B组)30例.B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A组口服肾炎2号,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病人症状、血尿、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86.6%,B组为5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肾炎2号能明显改善病人症状,降低血尿,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炎2号治疗原发隐匿性肾炎单纯血尿,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赵新广;王暴魁;张琪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经对症治疗,大多可治愈,但易复发.多次复发,久治不愈者称为顽固性网球肘.临床发现顽固性网球肘常合并同侧颈、肩及肘外侧疼痛,笔者认为这与颈5~6脊神经根受卡压有关.临床36例患者经推拿治疗后,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军;应彬彬;李东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邵荣世主任医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内科,尤精脾胃.本人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老师脾胃病用药经验略举一二,以餐同道.
作者:顾庆华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郁证系情志所伤,气机郁滞所引起的一类病证.郁者滞而不通,郁则气滞,气滞久则化热,热郁则化火,使升降之机失度[1].人体阴阳偏颇,脏腑气血失调而从肝经开始出现病变.本病临床以中青年为多,男女皆可出现,但以女子为常见.由于病程有新、久,体质禀赋有差异,因而症状上各不尽同,在临床上分轻、中、重三种类型辨治,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燕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在小儿全身骨折中多见,其发病率占儿童上肢骨折的50%~60%左右,发病率高峰在5~8岁,易并发肘内翻、关节僵直、肌间隔综合征等.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小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我科近3年来主要依据小儿骨骼生长发育特点,采用闭合复位穿针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取得很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恒青;赵吉祥;熊名副;李韶辉;肖锐;胡永恒;朱磊智;潘仕红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是指腹压突然增加时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是女性常见病.其轻、中度首选非手术治疗.笔者采用隔盐灸神阙、关元、中极、三阴交,配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道如下:
作者:杨林峰 刊期: 2007年第12期
导师黄煌教授临床擅用经方,对于后世方防风通圣散,认为其有经方的骨架和精神,药味虽多,但配伍严谨,有指征可寻,可视为甘草麻黄汤、调胃承气汤、当归芍药散等经方的加减方,也是黄师临证常用方.
作者:古求知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东莨菪碱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男37例,女13例,年龄3~13岁;对照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3~13岁.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及临床症状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AGN诊断标准[1].
作者:肖祎;胡敏;叶乐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慢性心血管疾病.本病属于中医的眩晕、头痛等范畴.既往多责于肝阳、肝风、痰浊、瘀血为本病的病机,论治上以潜阳、息风、祛痰、化瘀等为法.笔者经多年临床验证,应用活血通络汤治疗Ⅰ-Ⅱ期高血压病46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勤;刘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1 临床资料2007年4月28日晚8时,钱某吃过土郎中给的草药瓜木侧根、须根后,于晚上9时许感到头昏、乏力,晚上11时许出现呕吐、四肢无力、胸闷气逼,于29日上午10时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而土郎中以前也用此草药给人治伤痛却没有中毒死亡,就认为不是自己给的草药瓜木侧根、须根引起的钱某死亡.从而产生医疗纠纷.
作者:姜燕;段韵;王洪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骶髂关节错缝又叫骶髂关节错位、骶髂关节半脱位.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对该病62例进行了规范治疗,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62例中,男性21例,女性41例;右侧33例,左侧29例(其中前错缝24例,后错缝17例,上错缝21例);年龄9~57岁,平均30.7岁;病程1天~4年8个月,平均71天;有明确外伤史者51例,占80.9%.
作者:王祉武;黄夏雨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近2年笔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中暑,与口服藿香正气水治疗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共观察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25~62岁,中位年龄45岁;病程2小时~7天;伴发热(腋温小于38℃)7例,头痛9例,呕吐11例,汗少8例.
作者:邹冬华;王炜;万贤亮;唐衍芳;涂水生;熊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我院自2000年6月~2006年12月采用夹板固定加接骨油纱外敷治疗老年人桡骨远端骨折36例,并以单纯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9例为对照,进行了临床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作者:廖文华;郭蓬川 刊期: 2007年第12期
自1998~2005年,我们运用温肾排石法治疗泌尿系统结石100余例,资料完整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4例患者中,男30例,女34例,年龄28~68岁.病程20天~4年;其中肾结石6例,输尿管结石13例,肾结石并输尿管结石42例,膀胱结石3例;伴肾积水21例;有手术史12例;肾损伤者8例.
作者:黄有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2003年6月~2006年4月,我院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近端骨折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18~60岁,平均42岁;胫腓骨远端骨折14例,近端11例;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7例,砸伤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14天.
作者:江平频;张新武;黄志明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