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艳芬
目的:观察自拟温肾祛瘀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CP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自拟温肾祛瘀汤,对照组服用前列通瘀胶囊.结果:经2个月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间临床痊愈率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2个月后NIH-CP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温肾祛瘀汤是治疗CP的有效方剂.
作者:胡建国;陈胜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病案1.张某某,女,58岁,2000年10月18日就诊.发病急,恶寒,微热,咳嗽气喘,全身水肿,以颜面部为甚,全身关节疼痛,无汗,口不渴,尿色微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素有慢支肺心病史.证属外感风寒,肺气不宣,治以解表发汗,宣肺利水,用麻黄加术汤加味治疗.
作者:江进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1白头翁汤合栀子豉汤治漏下邵某,29岁,2005年7月25日初诊.今年出现月经紊乱,2月13日来潮,30天未净,经服药之后方净;之后停经4个多月,经服安宫黄体酮片后,月经于6月23日方来,5天净,7月15日阴道出血,至今10余天未净,色暗,量一般,夹少量血块,今日血量已少,小腹偶有下坠感.
作者:马大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入肺肝脾经.有收敛止血、补虚、止痢、杀虫之功效.现就择举几例临床验案,以冀同道斧正.
作者:林章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桃仁、红花、丹参、川芎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4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在常规中西药治疗基础上再加用桃仁、红花、丹参、川芎;对照组20例,仅用常规西药治疗,疗效均为6周,于治疗前后检验患者空腹血糖及全血粘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空腹血糖水平,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能明显降低全血粘度(P<0.01).结论:活血化瘀法能提高糖尿病的疗效.
作者:钟之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伍炳彩教授是我院名老中医,临床以见病知源,辨证准确著称.他善用成方治疗内科疑难疾病.其中温胆汤就是他临床常用的方剂之一.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半夏、竹茹、陈皮、枳实、茯苓、生姜、大枣、甘草组成.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陈皮行气消痰;茯苓健脾渗湿;生姜、大枣、甘草益脾和胃,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理气化痰,和胃清胆之功.伍老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运用温胆汤加减治疗多种疾病,效果显著,现略举一二介绍如下:
作者:余晓清;伍建光;侯美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是艾灸疗法中的一种灸法,它是指用艾柱或艾卷,在穴位上施灸,以致灸后局部化脓、结痂、脱落形成瘢痕,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艾灸方法.然而,由于瘢痕灸有疼痛、留瘢痕等缺点,目前临床上使用不多,甚至舍弃不用,这对于有显著疗效的瘢痕灸疗法来说是一种遗感.
作者:陈日新;康明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偏头痛又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以反复发生的偏侧头痛为特征.笔者以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立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药外敷是骨伤科各种疾患治疗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中药外敷是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碾成细末或捣烂放置于体表或损伤部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发挥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它具有消肿祛瘀、舒筋活血、温经通络及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等功效.笔者近年来临证治疗无移位骨折、足跟骨刺、软组织损伤、出血、肩周炎、骨髓炎等,均获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洪向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明确速力菲及速力菲联合止嗽散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所致咳嗽的疗效.方法:87例由ACEI引起咳嗽的病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速力菲联合止嗽散组)32例,B组(速力菲组)29例,C组(必嗽平组)26例,均在继续服用原ACEI药物基础上进行治疗,比较用药3周后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愈12例,好转17例,有效率90.63%;B组治愈7例,好转15例,有效率75.86%;C组好转1例,有效率3.85%.A组与B组比较(P>0.05),B组与C组比较(P<0.01).结论:补铁剂(速力菲)能治疗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所致的咳嗽,速力菲联合止嗽散与单用速力菲疗效相近.
作者:徐海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十味安神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用自拟十味安神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46例,用西药地西泮、谷维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1%,对照组为80.4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临床痊愈病例停药1个月后病情复发情况比较,治疗组复发率为11.11%;对照组复发率为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十味安神汤联合耳穴贴压治疗肝肾阴虚、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等虚证失眠疗效可靠,且无药物依赖性.
作者:秦艳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在西方国家非常高,人群患病率达51%.我国患病率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但在北京、上海两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却相对较高,可达5.77%[1].其发病机制主要为食管对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的防御机制下降及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对食管膜的攻击作用有关.GERD的西医治疗费用高、疗程长、停药后易复发,而中医中药因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复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医家的重视.
作者:郭莉;许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头皮脂溢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皮肤病.笔者自2004年2月~2005年6月采用海艾汤外洗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并与采乐洗剂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单敏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笔者于2002~2003年诊治56例流行性腮腺炎,均使用自拟中药痄腮方内服,外敷止痛消炎软膏,内外兼治,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吴海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五更泄泻一病,前人多责之于肾阳虚弱,脾失温养所致,以温养脾肾法治疗大多有效,但也会碰到效果不理想的病人.作者在临床中发现用温养脾肾法无效的五更泄泻病人多伴有胸胁胀闷、嗳气、脉弦等肝郁表现,故考虑其腹泻可能为肝郁犯脾,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所致,采用疏肝理脾法治疗,获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焕彬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川芎茶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疏风止痛之功,笔者运用该方治疗偏头痛,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红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4年6月~2005年8月,我采用自拟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100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福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益气养阴活血法对32例2型糖尿病患者32例,观察其对空腹血糖、血脂代谢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等的影响.结果:益气养阴活血法不仅可显著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还可显著地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等.结论:提示益养阴活血法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
作者:曾纪斌;陈可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心悸包括惊悸、怔仲,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也是多种疾病中的常见症状.本文就中医药治疗心悸的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黎鸿富;林钟香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秋季腹泻为婴幼儿的多发病.笔者用加味四苓散治疗本病12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海卫;刘国梅;王润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