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胡珂辨证应用花类中药经验

纪云西

关键词:胡珂, 花类中药, 临床应用
摘要:胡珂,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疾病诊治20余年,经验丰富,善于应用经方,且用药精简得当,尤其在脾胃病诊治中应用花类中药,取得满意疗效,现略介绍其中一二,以飧同道.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54例

    自2001年8月~2004年8月,我们运用本院自拟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病例均有以下特点:(1)腰部扭伤或劳损病史.(2)腰腿部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麻木不适及活动受限.(3)体检: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屈颈试验(+).(4)可在腰椎找到明确的痛点.(5)感觉、运动和腱反射的改变.(6)腰椎X线片、CT及MRI可帮助诊断.

    作者:方立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针药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针药结合疗法与西药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46例DPN患者按随机1:1分为针药组与对照组.针药组针刺足三里、阳陵泉、血海、绝骨、委中、丘墟、侠溪为主,配以六藤蛇仙汤(自拟);对照组口服弥可保.结果:针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药结合疗法治疗DPN疗效显著.

    作者:张萍;吉学群;于颂华;薛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东垣清暑益气汤儿科临症运用举隅

    清暑益气汤出自于李东垣<脾胃论>,由黄芪、人参、橘皮、当归、甘草、苍术、泽泻、升麻等15种药物组成,具有清暑、益气、养阴、健脾、燥湿之功效.在儿科临床中,小儿素体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脾常不足、元气虚弱,在诸多慢性病症的病变过程中,出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候.笔者根据其功效特点,灵活运用于临床,收到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

    作者:陈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松果体素片结合归脾汤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80例疗效分析

    慢性疲劳综合征(简称CFS)是一组以慢性或反复发作的极度疲劳为突出表现,同时伴有低热、头痛、咽痛、肌肉关节痛、失眠和多种精神神经症状,但无其他慢性器质性及精神性疾病的症状群,笔者用松果体素片结合归脾汤治疗CFS疗效满意,结果如下:

    作者:付孝永;刘存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天麻钩藤饮内服及浴足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内服及浴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Ⅰ级和Ⅱ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天麻钩藤饮组(治疗组)30例和开博通组(对照组)30例,治疗4周.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天麻钩藤饮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天麻钩藤饮内服及浴足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降压和缓、稳定持久,并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作者:叶志龙;尹静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喻文球治疗脂溢性脱发经验

    脂溢性脱发是指由于遗传或内分泌异常,体内雄激素过多或对雄激素过度敏感,使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被抑制,毛囊生长期缩短,毛囊直径变小,从而导致的一种脱发.常伴有皮脂溢出过多.该病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中医治疗也仅处在探索阶段.

    作者:丁雄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与体会

    笔者采用温针灸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门诊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人,男性41人,女性19人;年龄小40岁,大68岁,平均53岁;病程短7天,长1年.对照组59人,男性38人,女性21人;年龄小39岁,大68岁,平均52岁;病程短8天,长1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立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妇产科临床实践中尿潴留的处理

    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不论是在分娩过程中、分娩以后,还是在妇科、产科手术后,尿潴留都是常见的合并症,它也是造成女性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原因造成的尿潴留,通过对240例尿潴留患者的观察,我们总结了在临床实践中尿潴留的处理措施和护理方法.现分述如下.

    作者:张艳霞;郝丽君;姚淑贞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疗效、NK细胞活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治疗组(20例)为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Vm-26+DDP);对照组(15例)为单纯化疗,化疗方案同治疗组,两组均以30天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25%,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中位生存期明显延长,治疗组NK细胞活性及KP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鸦胆子油乳剂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延长中位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伶;张建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辨证分型治疗泄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8例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变.2002年9月~2004年9月笔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泄泻型IBS患者5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彭林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浅论湿证耳聋

    耳聋病根据病因病机通常分为风热耳聋、痰火耳聋、肾虚耳聋等诸多证型,六气之中的湿气通常没有被看作是耳聋病的致病因素.从临床病例以及古医案的整理情况来看,外感或内生湿浊所引发的耳聋在出现的几率上较其它证型的耳聋要少,因此古代诸贤未将此型耳聋定名.为了论述方便,无论外湿为因还是内湿为因,本文姑且称其为湿证耳聋.

    作者:米扬;江娟娟;肖永涛;谢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治验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除原发病因外,其一方面与先进科技确诊率的提高,更与患者自身个人卫生、人工流产、腹部手术等相关.笔者以为本病的发生是肾虚湿瘀搏结胞络而成,故在治疗上提出补肾祛瘀利湿、破瘀通络,其疗效颇为满意,现就49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相关资料小结如下.

    作者:杨晓海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药抗急性肝损伤的研究近况

    1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学认为引起肝损伤的病因多为感受时邪,或饮酒过度,或情志失调,或久病体虚等.金实等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外感湿热邪毒和饮食不当,且与体虚劳倦有关,病机变化主要为湿热邪毒蕴结肝脾,肝胆失疏,脾胃不健,气滞血瘀,脉络失和所致[1].连粤湘等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为湿热外侵或疫毒感染,郁于脾胃,以致湿热熏蒸,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肝脾不和,胆液外溢而为之[2].孙江桥等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多为湿热毒淤,肝郁气滞,瘀血阻络,脾失健运,肝肾阴虚所致[3].

    作者:张伟;杨建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沈有庸药对运用经验

    药对是利用药物相反或相成的药性及功能,相互配合,彼此取长补短,以达到佳疗效的一种组合形式.全国名老中医沈有庸主任医师,从医四十余载,不仅临床经验丰富,而且在药对运用方面也颇有特色.现介绍其药对运用经验如下,以供参考.

    作者:戎平安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崇骨廉泉对刺治疗假性球麻痹75例疗效观察

    假性球麻痹又称上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系两侧皮质脑干束损害所产生,常见于因数次或数处脑卒中的后遗症,主要症状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等,好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笔者对75例该病患者进行疗效观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莉;李兰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胡珂辨证应用花类中药经验

    胡珂,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疾病诊治20余年,经验丰富,善于应用经方,且用药精简得当,尤其在脾胃病诊治中应用花类中药,取得满意疗效,现略介绍其中一二,以飧同道.

    作者:纪云西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老慢支50例疗效观察

    1一般资料本组共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50~85岁,平均66岁;病程2~5年者18例,6~10年者23例,10年以上者9例;连续服中药1个月者14例,2~3个月者22例,3个月以上者14例.50例均作胸部X线检查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共有咳喘痰多、胸闷气短、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等症,病情变化均与天气有关,表现为冬重夏轻.严重感染高烧,合并心脏病者不在此列.

    作者:朱冬年;胡子元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祛痰化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6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脂肪性肝硬化三种类型.近2年来,我们用祛痰化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6例,并以45例(西药组)作为对照,今报道如下.

    作者:李炎戊;周德利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张力带喙锁螺钉固定治疗锁骨外侧端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外侧端骨折与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肩部损伤.其中喙突外侧部分的骨折约占锁骨骨折总数的10%.Neer[1]锁骨外侧端骨折分为Ⅲ型,其中Ⅱ型骨折虽只占外侧端骨折的1/4,但骨折不愈合率极高[1,2].笔者回顾了自1994年6月~2004年10月收治的42例此种病例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庆祥;曹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逍遥散加味配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配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高泌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味配溴隐亭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溴隐亭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催乳素(PRL)值,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的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降低催乳素(PRL)激素水平,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周期排卵率及妊娠率分别86.7%、66.7%,而对照组分别为59.2%、36.7%,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配溴隐亭治疗高催乳素血症所致不孕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用溴隐亭治疗.

    作者:李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