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治疗面瘫近况

杨国荣

关键词:针灸疗法, 面瘫
摘要:面瘫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但临床上运用针灸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近5年来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从痰论治精子活力减弱

    笔者自1997年起师从全国名老中医沈有庸主任中医师,在治疗精子活力减弱方面颇有心得,现介绍如下:

    作者:戎平安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生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成人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CIN)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ACIN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服用利血生和维生素B4,治疗组在对照的基础上加服益气生血方.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外周血粒细胞绝对值(ANC)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ANC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生血方联合利血生和维生素B4治疗ACIN疗效确切,不失为一治疗ACIN的良好方法.

    作者:周红;王沁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定环笑仙汤治疗宫内节育器致月经异常73例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但置环后导致的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月经先期等症状,往往使置环者反复就诊甚至停用.现代医学多采用抗纤溶、抗前列腺素等止血药物,疗效尚不够满意,且易反复.笔者运用自拟定环笑仙汤治疗IUD致月经异常者73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小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放射性食管炎辨治心得

    在对食管癌、乳腺癌、淋巴瘤等纵隔肿瘤进行胸部放射治疗时,由于食管粘膜耐受量低,如剂量达4 500~6 000 Gy,可引起粘膜水肿、糜烂、脱落、溃疡,出现吞咽疼痛、胸骨痛、呕吐等症状,临床称之为放射性食管炎.轻则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则使患者无法进食,被迫中断治疗.西医常规治疗主要是使用大剂量抗生素加激素等,疗效并不理想,且副作用较大.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独到的优势,笔者临床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以为引玉之砖.

    作者:张霆;李彦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

    咳嗽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也是中医临床病证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小儿感冒后咳嗽,经常病情迁延月余不愈.笔者从2004年5月~2004年10月间,运用自拟的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顽固性咳嗽5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李建强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成角定点旋转复位治疗颈椎病130例

    颈椎病为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颈椎间组织以及骨与关节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而出现各种症状的一种疾病.本病多见于壮年或老年人,但近年来颈椎病患者出现年轻化现象.

    作者:周才生;王胜峰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四逆陷胸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66例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它是指过多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并可导致食管炎和口、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1].GERD包括: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性反流;由异常反流或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并发症.我们用四逆陷胸汤治疗66例胃食管反流病(均属碱反流型),临床观察如下:

    作者:朱初良;谢胜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混合痔126例

    近3年来,我们采用混合痔整体切除、内扎外切及环状混合痔分段切除保留皮瓣等手术方法配合中药辨证治疗混合痔126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廖拥军;陈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治疗白血病方剂的研究与探讨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前体细胞的造血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开展较多,在1997~2004年8年间,相关的期刊文献每年有80余篇,其中涉及药理实验及临床治疗机理研究的报道约占30%,有许多研究获得科研基金资助.这些报道以研究单味中药或其单体为主,也进行了一些方剂(中药复方)的研究.

    作者:方东行;娄国菁;刘立公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药熏与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折后期粘连僵硬

    笔者自从2002年2月以来,采用中药熏洗与推拿手法相配合治疗膝关节骨折后期关节粘连僵硬5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华益雄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面瘫近况

    面瘫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疗法,但临床上运用针灸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近5年来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杨国荣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桃红圣愈祛斑汤周期性用药治疗面部色斑125例

    目的:观察桃红圣愈祛斑汤周期性用药治疗面部色斑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桃红圣愈祛斑汤周期性服药,结合自制桃花酒内服外敷及口服维生素E、C、A治疗女性面部色斑125例(黄褐斑110例,雀斑15例).结果:黄褐斑有效率为95.5%,雀斑有效率为33.3%.结论:桃红圣愈祛斑汤周期性用药对黄褐斑有明显疗效.

    作者:胡卫东;郑高坪;胡晓波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辨证施护成功抢救呼吸、心跳骤停1例

    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心跳骤停,是内科急诊常见的一种症候.对于各种意外伤害所致的心跳、呼吸骤停,若抢救正确及时,有较高的成活率.现就我院运用辨证施护配合抢救因雷电击伤致呼吸、心跳骤停成功1例作一报道.

    作者:章淑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症临床研究

    乳腺小叶增生症系女性常见疾病,较严重者常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临床上治疗该病的方法报道不少,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绝大多数只是近期疗效佳,远期疗效不理想.为寻找对近期及远期都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对乳腺小叶增生症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风岭;卢介珍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经方治验三则

    1逍遥散治疗失眠陈某,男,41岁,2003年11月12日初诊.患者自述夜不入睡,失眠多梦已8个月.曾几次就诊于西医、中医门诊,西医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谷维素、维生素B1、安定等药治疗,疗效均不佳;中医则以养血安神之品亦少效.自述失眠,多梦,夜寐不宁且伴心烦易怒、健忘、胸闷胁胀,舌红,苔黄厚,脉弦细.诊断:不寐.证属肝郁化火,扰乱心神.治以疏肝清热,养心安神,方以逍遥散加味.处方:柴胡10g,当归10 g,白芍15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10 g,丹皮12 g,栀子15 g,枸杞15 g,枣仁15 g,牡蛎20 g.每天1剂,水煎2次,每次煎汁200 mL.连服6剂,症状改善,夜稍能入眠,梦多、烦躁郁闷好转,舌苔转薄黄.嘱其按上方去栀子、枸杞,继服9剂,诸症消失,夜能入眠.随访半年未复发.

    作者:李锦盛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刺血法儿科临床应用之浅见

    笔者于2000~2004年运用三棱针刺络放血法,治疗小儿积滞、夜啼证50余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丁如根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中医复兴之路何在?(三)

    继承与创新,始终是中医挥之不去的情结.但是,是边继承边创新,还是先继承再创新,却成了中医两难的选择,甚至是中医现存的一对矛盾.前几年,中医院校有过一场大学生辩论赛,正反双方的辩题就是中医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郑海焕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郑海焕主任医师是浙江省名中医、丽水市中医院副院长兼科室主任,从事中医骨伤临床工作40余年,执问经典而思路开阔,法崇先贤而师古不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学术心得,特别在治疗颈椎病、腰突症、骨性关节炎、各种骨折、脱位等方面造诣颇深,自成风格,笔者有幸随学,获益颇多.现将郑老师治疗颈椎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刘鸿;陈晓蛟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乳癖消熨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乳癖消熨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效果.方法:将8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乳癖消熨剂治疗;对照组(40例)用乳癖克贴治疗,疗程3个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其中治愈率22.5%,显效率47.5%,有效率30%,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乳癖消熨剂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见效快、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的方法.

    作者:何清源;张宇;刘晓虹;周莺;黄继东;蒋敦厚;郭大双 刊期: 2005年第07期

  • 加味生脉汤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加味生脉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47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简称常规组,73例)和常规治疗联合加味生脉汤组(简称中药组,7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及血浆BNP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90.54%)高于常规组(69.86%),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中药组比常规组效果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脑利尿钠肽(BNP)水平下降(常规组P<0.05,中药组P<0.01),中药组比常规组效果显著(P<0.05).结论:加味生脉汤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有辅助治疗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降低血浆BNP实现.

    作者:潘光强;胡永启;叶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7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